近日,我刊收到一份兒科醫生髮來的病例報告,因類似病例鮮有報道,現發到平台供各位醫學生和家長們參考學習。文章來自上海市某兒童專科醫院皮膚科門診,講述的是門診接診的一個真實病例:
患兒今年3歲,男孩,因手指甲和腳趾甲全部脫落就診,現狀不忍直視,看著直讓人心酸,一個3歲小男孩竟要忍受如此慘烈現狀,讓人揪心,讓人心疼,直接上圖,供大家參考。
翻看就診記錄發現,患者在2月前有一次大面積皮疹,且伴有發熱病史,持續時間約兩周左右,後經住院治療痊癒出院。經監護人陳述,其在監護照顧期間也出現皮疹發熱。
從症狀看,患兒僅脫甲嚴重,並未發現其他症狀,2月前皮疹發熱是確診手足口病治療,現脫甲懷疑是手足口病合併脫甲症,是由柯薩奇病毒A6(CA6)感染導致的手足口病(HFM)引發的脫甲症(onychomadesis)。脫甲症患兒無明顯疼痛,這是其非特異性表現(在指甲基質的指甲生長突然停止所致)。此病例如不考慮之前的皮疹發熱史及其傳染性,單從脫甲還可考慮川崎病的可能,但根據治療史和症狀局限性我們仍按手足口病合併脫甲治療。
手足口病脫甲的原因,目前沒有定論,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1. 局部原因:認為是繼發於甲床炎症或手指水皰浸漬引起,但有些沒有影響到的手指有時候也會脫甲。2.全身因素:也有人認為脫甲是由於手足口病的全身影響所致,因為脫甲多發生在全身症狀較重的孩子。雖然脫甲病與手足口病並非同時出現,但普遍認為脫甲病是手足口病的後期併發症。
總之,脫甲不是什麼大問題,一般無需任何治療,兩三個月指甲就又長出來了。我們作為醫生,遇到嚴重的手足口病時,要告訴家長:孩子過一段時間有可能脫甲。家長遇到脫甲也就不用緊張了。
真正預防的應該是「手足口病」
那什麼是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所以一旦發現手足口等部位皮疹或皰疹應及時就醫治療。預防仍是防止感染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預防應勤洗手,飯前便後及時洗手,如有條件可用醫用抗菌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凝膠進行手部消毒,及時進行環境衛生清理,勤通風,衣物被褥經常暴曬,手足口流行季切勿帶寶寶至人群集聚地,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