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這樣毀掉一個自信孩子的!
魚爸的話:最近有很多媽媽在微信上跟我交流說,孩子非常地不自信,有一個小女孩的媽媽甚至說孩子在班上只要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她就哭!
還有媽媽說,孩子在外邊都不敢說話的,更不用說主動和人打招呼或者去爭取點什麼。自己的玩具被同學拿走了,還要媽媽去給他拿。
其實這都是孩子的自信心出了問題!
那麼,孩子們的自信心源自哪裡?
魚爸查閱了大量資料及根據自己的一些經驗總結了三個:
1、孩子的信心來源父母無條件的愛
2、孩子的信心來源父母的鼓勵和認可
3、孩子的信心來源獨立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當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內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
爸爸媽媽都會永 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父母的鼓勵和肯定是給予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和信心培養的一個基礎。
尊重和愛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賞、讚美孩子,需要家長學會從多個角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用發自內心的喜悅感染、打動孩子,充分發揮正面管教的力量。
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幼小的心靈藏著大大的自尊。
心理學家(美)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說:「有千百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失去自信心,但重建自信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
所以」父母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來教育孩子,對孩子的自信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提到獨立對於自信的影響,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我家小小魚身上我就看到了這個,他喜歡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搬椅子、接漱口水,
甚至在我教他開門之後,他一定要堅持開門,每次我都要在邊上等半天。
可是我不能幹擾,因為他每做好一件事,我都會給予他鼓勵,肯定他的小成就,稍微說一下下次還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有哪些,這樣他的小臉上都會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所以他是一個內心很自信的小傢伙,雖然剛開始跟人接觸會比較小心翼翼的。
如果父母一直選擇當一個全方位的保姆,過分的「關懷」就會剝奪了孩子自立的空間,干擾了孩子獨立意識的養成;也因此影響了孩子自信的形成。
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緊緊包裹著孩子的心稍微打開,讓孩子們自己有機會去證明自己,走上自信的道路。
為人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下面是18種破壞孩子自信心的行為,如果你常犯,那就要開始改。改好了,孩子的信心不會差。
你是不是經常這樣?
①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②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③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④和孩子說話時口氣生硬
⑤不給孩子自由
⑥遷怒
⑦不陪伴孩子
⑧譏諷孩子,或者出口成髒
⑨犯了錯誤不及時指出……有時需要成長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1、你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
例如:一直跟他說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你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摧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你讓孩子產生罪惡感。
父 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 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
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 了。
4、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口氣從來都很硬。
從來不 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還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詞組。
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麼傻的」「怎 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等等。好像一定要這樣才能震懾住自己的孩子,這樣有利於你控制他。
養一個乖乖仔是你的夢想嗎?
5、想要決定孩子的一切,沒有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都密切注視。
例如: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裡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
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上進的。
6、你經常遷怒孩子
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後要想方設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麼事都歸功於孩子的過錯然後教訓他,並制止他流眼淚。
這樣做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你在孩子的詛咒敏感期說髒話時,譏笑他
俗語說「3歲的孩子狗都嫌」,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在3歲的時候叛逆,什麼都愛跟你對著來,更多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熱衷於說髒話!
「我打你啦!」、「打死你!」「壞蛋」「討厭」......都是TA們的口頭禪,你如果經常嘲笑孩子,只會讓他抬不起頭。
8、孩子犯了錯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怕孩子受打擊
這樣他將來出去偷東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你一時的放縱,反而害他一輩子。
9、你給孩子包辦一切,不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免得他累著
這樣他會養成習慣,遇事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10、關於閱讀,不論好壞書刊,任其自看,不聞不問,更不予指導。
而家裡倒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餐具也做了徹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腦袋裡裝了多少垃圾。
11、你和孩子相處時也總是盯著手機或電腦
這樣做不僅僅錯過了美好的親子時光,還讓孩子也學你的樣子,今後容易電子遊戲上癮。
12、當眾出孩子的丑
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
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您所見到的,也許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