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文化台獨」路線
從台新當局最近公布文化及教育兩個重要「部會」的「首長」人事來看,「文化台獨」將是未來林全「內閣」的主旋律,兩岸認同繼續撕裂的趨勢已成定局。這也使得蔡英文目前有關「維持現狀」、「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九二事實」的談話全都成為掩飾真實企圖的修飾詞,也讓蔡英文「520」的談話更難取信於對岸了。
(圖左,準台文化部門主管鄭麗君,圖右,準台教育部門主管潘文忠)
鄭麗君即將任「文化部長」,潘文忠也將任「教育部長」。鄭麗君這位新「內閣」中最年輕的「部長」,卻也是意識型態上「最獨的部長」。
近年來,民進黨內對歷史課綱問題著墨最深、動作最大的,鄭麗君絕對是個中翹楚,就在人事公布前幾天,她還跟幾位「獨派」學者一起,要求馬當局立即撤廢微調課綱,這當然不只是在向馬當局示威,也是代表新當局傳達訊息。
因此可以斷言,在鄭麗君主政下的「文化部」,顯然必將是「文化台獨」的急先鋒。
(資料圖,圖片來自中評社)
潘文忠得到教改團體支持,打敗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出任「教育部長」。熟悉這幾年馬當局在推動文史課綱調整過程的人都知道,潘有其角色。
馬8年任內,文史課綱調整大概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半只約完成課綱修訂的工作,而真正開始落實新課綱則已進入馬的第二個任期。在課綱落實的過程中,潘文忠剛好擔任了一個對課綱而言,十分關鍵的職位,也就是台灣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當新課綱通過後,新版教科書就交由台灣教育研究院負責審查,而此一工作就是潘所主管。
當時,潘文忠聘請了多位「獨派」的學者擔任歷史科審查委員,以致新版教科書幾乎仍然維持了扁當局時期的內容。關於這件事情,由於了解過程的人不多,所以外界多不知曉。但像這樣掌握關鍵職位的技術官僚,以其意識型態在行政過程中上下其手,正是馬當局在課綱問題之撥亂反正上一事無成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由於兩個關乎文化意識型態的職位,都已由「文化台獨」傾向甚明的人所擔任,也因此幾乎可斷言,無論蔡英文未來會在政治上或口頭上做多少的妥協與修飾,但「文化台獨」的政策走向是昭然若揭的。這樣的政策走向,必然將更進一步造成兩岸的認同斷裂,當兩岸的認同徹底斷裂之後,兩岸的和平也就沒有了最重要的地基,到那時就算是口頭上還維持所謂的「九二共識」,還有任何實質意義嗎?
從「太陽花運動」之後,北京也都看清楚了,台灣近年來越來越甚囂塵上的「文化台獨」運動,才是兩岸和平發展最大的潛在威脅。當新當局的兩位「部會首長」,都是這樣的「文化台獨」或明或暗的推手,北京能沒有深切的警惕嗎?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蔡英文當局的文化教育政策必然將以「去中國化」為主軸。如此看來,蔡英文520就職演說有多少華美的辭藻似乎已經不重要了。「沒有認同,就難有和平」,兩岸關係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