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鈕承澤導演是不是一到拍戲就水逆,最近他的新片又被曝出問題……
小妹不知道各位聽沒聽說過這位台灣導演,但即使你對「鈕承澤」三個字不熟悉,也一定聽說過或者看過他的電視劇電影。
他的故事十分精彩,所以今天小妹想跟大家聊聊這位導演。小妹保證絕對有趣,不要走開~
咱們先來說說這個拍電影水逆的事……
2013年6月,鈕承澤為拍《軍中樂園》,帶大陸攝影師曹郁假冒台灣籍人士進入「海軍」左營軍港登艦勘景,拍攝軍事設施,被高雄地檢署以違反「要塞堡壘地帶法」起訴。
曹郁是姚晨老公,知名的電影攝影師。
2014年11月,鈕承澤被判有期徒刑5個月,緩刑2年。
因為這件事,還被台灣的「奇葩」名嘴周玉蔻批「偽君子」……
周玉蔻就是這個女人,大家應該有印象吧
2年後,也不知道鈕承澤導演的緩刑期過沒過,又被曝出事了。
他監製的電影《青禾男高》劇組本月10日被爆料在高雄排練武打動作,造成古蹟被破壞。
電影在高雄「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海軍明德訓練班)辦公廳舍進行拍攝,拍攝完畢之後,數面牆面遭受重力破壞,有多處破洞,古蹟慘被損壞。劇組或被判處5年以下或並罰100萬元罰金。
目前該事件結果如何,還不知道,小妹只能祝福鈕承澤導演好運。
接下來,就進入本篇最精彩的環節,鈕承澤導演的身世部分。你知道他是皇族後裔嗎?知道他是軍閥後代嗎?知道他還在蔣介石府邸上過大號嗎?
權貴子弟出:
祖上出六位皇后,在蔣介石府邸上大號
鈕承澤父親的家族是滿族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鈕祜祿」,意為「狼」(狼是女真人崇拜的對象)。漢化後,鈕祜祿氏人以姓氏首字「鈕」為姓或改姓「郎」。
所以他的名字應該是「鈕祜祿·承澤」,他在採訪時說過「我的祖先是鈕祜祿氏,祖上出過六位皇后,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就是咸豐皇帝的母親,傳被慈禧太后毒死的那位。
寶寶們有木有覺得「鈕祜祿」這個姓很熟悉呢?那是甄嬛改姓後的姓氏啊!鈕承澤竟然是甄嬛後人!
在這裡,小妹要請關之琳和吳京出來客串一下,一個是「祺貴人」瓜爾佳氏後代,一個是「皇后宜修」烏蘭那拉氏後代,不知道他們仨會不會「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呢?
這些都是小妹開玩笑,各位莫要當真,咱們回到正題~
鈕承澤爺爺那一代還有很多土地,在一九九六年返回北京探親時,堂哥指著北京火車站對他說,以前這就是我們家的土地。
鈕承澤的父親19歲跟著國民黨軍隊到台灣,壯年時期患運動神經元萎縮症,也就是「漸凍症」。一家人到台灣的時候,他的爺爺奶奶仍舊留在北京。
他曾說「父親在生病後的十年間一天一天消瘦,雙手捲曲發抖,他最大的慰藉就是跟北京通信。」 80年代兩岸還沒有交流,得通過其母親的日本朋友轉信。
鈕承澤母親的家族向上追溯發源自安徽,後來也落戶北京,「我太婆的父親當過恭親王的總管,而太公的舅舅據說是袁世凱身邊的親信,在袁去世的時候,也守在旁邊。」
他的太外公是北洋軍閥孔繁錦,陝甘督辦被稱「隴南王」,馮玉祥的把兄弟,還能自己印鈔票……
外公張載宇是將軍,「他曾經是一個律師,抗戰的時候投筆從戎了。」外公飽讀詩書,就算是罵人,也要用八個字開場: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之後才開始訓示。還曾經帶鈕承澤到蔣介石官邸的廁所上大號。
鈕承澤生長在台灣嘉禾新村,非一般印象的眷村,沒有竹籬笆。外公有當局提供的獨棟四百坪房子(相當於1200平方米)。從小就和外公、舅舅一家子住在一起,自小被送進私立的貴族小學。
所以鈕承澤的口音幾乎沒有台灣腔,但也不是北京胡同式濃重的兒化音,而是一口字正腔圓的京腔,帶有些八旗子弟的餘韻。「我小時候的口音更加京腔,後來讀書為了融入大眾,才刻意學了些台灣口音。」
對於自己的身世,在央視紀律片《客從何處來》中,鈕承澤自嘲「滿清餘孽、軍閥後代」。
出身於傳統的家庭,鈕承澤卻被家人推上了演藝之路。
演藝之路:
從演員到導演,傾家蕩產也要記錄歷史
鈕承澤從9歲開始演戲,17歲時演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小畢的故事》中的男主角「小畢」,名聲大噪(一位眷村青少年的成長故事)。
他說「我演戲根本不是對家裡的叛逆,而是所有人對我支持得一塌糊塗,我母親還非常積極地推動,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們並不需要靠我賺錢。」
雖然享受做演員的經歷,但因為看不到自己想看的作品,於是轉型做導演,人稱「豆導」。「不管是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只好自己來當導演當編劇當演員,拍想拍的東西。」
2006年以前,他基本上拍的都是台灣偶像劇,比如《花樣少男少女》《我在墾丁天氣晴》等。
然後2006年,拍了第一部電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也許跟成長背景有關,他的電影,多多少少都帶有自己的影子。
2009年電影《艋舺》是一段台灣幫派的往事。太子幫五兄弟一起闖黑道,然而後壁厝老大的死,使整個艋舺黑道局勢發生了劇烈動盪,五兄弟在黑道與友情的抉擇。
傳言稱,鈕承澤也有校園黑幫背景,與黑幫林小明是好友。
但是黑道背景的傳言,並沒有得到證實,所以事實為何,寶寶們只能自己判斷了。
這裡還有一個花邊故事,小妹給大家插播一下~
阮經天憑藉《艋舺》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3年後,金馬50周年典禮本邀請40位歷屆帝後和2位新科帝後同台合影留下經典畫面,阮經天卻提早離席。
鈕承澤看直播,眼看鏡頭一個一個影帝帶,輪到阮經天卻不見了,馬上就打電話,卻找不到人,隔天看到對方出現在片場,破口大罵:「你給我滾!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啊!你是什麼東西啊!」
Ok,讓我們回到正題。
2012年電影《LOVE》中,趙又廷飾演的馬克是來北京投資四合院的滿族台灣人,這就是鈕承澤本人的身世。
還有最近的2014年電影《軍中樂園》,前面提到過,就是因為這片,鈕承澤和曹郁才惹上風波。這個電影講國民黨退到台灣10餘年後,被強制入伍的年輕阿兵哥進入特約茶室(軍中性工作者工作場所)工作後的經歷。
他心疼這些一生流落異鄉,被時代操弄的長輩們,他說「傾家蕩產也要記錄歷史」。
在電影方面,鈕承澤最佩服的人就是導演侯孝賢,對他來說,是像父親一樣的存在。
「他站著,我就不會坐著。他拿煙,我就會點火。他手上有包,我就接過來。」
同樣的是,侯孝賢也是在眷村度過少年時代,他的作品也瀰漫對宿命和時間的無力感。他們都是台灣的優秀影人。
侯孝賢,這位公認的台灣電影大家長,曾經如此評價鈕承澤的《艋舺》,「如果說《艋舺》開創了台灣電影的10年榮景,一點兒也不過分。」
皇室後裔、軍閥後代、長於眷村……這些獨特的人生經歷,構成了這位說著京腔的台灣導演。從演員到導演,他喜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情感來拍電影,被評為「開創台灣電影十年榮景的人」。
鈕承澤說「我在十七歲的時候就發下豪語,總有一天我要自編自導自演,成為一個全才電影工作者」,如今他做到了。小妹期待,豆導再次帶來看清現實思索未來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