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第一顆牙跟第一次走路一樣,時間是因人而異的,但一般來說,第一顆牙出現在6個月左右,有的更早一些,有的再晚一些。這跟遺傳有關係。如果你的母親還記得你小時長牙的日子,可以用來推測寶寶長牙的時間。
事實上,嬰兒一出生就有20顆完整的乳牙,只是都藏在牙齦里,等待時機到來再「破土」而出。上下牙齒一般是成雙成對出現的,不過通常下排要早於上排,女寶寶又要比男寶寶早。
長牙一般根據「四四規則」,也就是說,從第6個月開始,每4個月長出4顆新牙,全部長完通常要到兩歲半。有些牙一出來就是直的,也有些是歪的,但會漸漸變直。不要擔心空隙問題,牙縫大反而更容易清潔,而且乳牙有牙縫並不一定代表恆牙也有。
那麼媽媽該怎麼判斷寶寶要長牙齒了呢?除了標誌性的流口水和其他相關症狀外,還可以試試牙齦按摩測試。
媽媽要知道,寶寶更喜歡你把指頭放進嘴巴,而不是張開嘴巴讓你看。用指頭摸嘴巴中央靠前的牙齦,你會感覺到要長牙時的牙齦是腫脹的。有時候很難判斷寶寶是否在卡在長牙,因為不同寶寶不適的程度相差很大。有些寶寶是穩定的, 一個月一次,也有些忽而爆發,忽而停頓,突然某個星期寶寶疼得要命,你能感覺到牙齦上有4個腫脹的點。
一次同時長幾顆牙是最不舒服的。有些寶寶在長臼齒時疼痛和腫脹得最厲害。如果寶寶願意給你看的話,你會看到腫脹的組織包圍著一個剛剛冒出尖的牙齒。
如果在剛冒出來的牙齒上有糊狀的藍色水皰,不必擔心,這是牙齦組織的表層血管。這時最好給寶寶一個能緩解腫脹的冷的東西,如冰棒。
提供最豐富,最全面的育兒、親子、早教、懷孕知識等資訊,伴您和小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關注「跟我學做好媽媽」,公眾號搜索「mamagenwoxue」(長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