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復興|【咖啡豆處理法的種類淺談】

@ 2016-05-15

你知道咖啡生豆其實是咖啡果實最裡面的種子嗎?

一顆完整的咖啡果實自樹上取下後,由外而內的結構分別是外皮、果肉、果膠層、內果皮、銀皮,最後才是咖啡種子。

咖啡果實為達到去皮取豆的目的,延伸出不同種類但用意相同的處理方法,

基於成本的經濟考量, 或者氣候等天然環境條件的不同,延伸出不同的處理方式!

大方向來說,處理法分為三類: 水洗處理法、日曬處理法、蜜處理法;

水洗處理法:

水洗法是咖啡處理法中最廣泛使用的,佔咖啡產量70%,此技術適合多雨地區,

咖啡的味道酸味較強、乾淨且明亮,雜質也較少。

1.篩除浮豆 (將果實丟進大水槽,挑掉水面上未成譨的果實與雜質,進行選豆)

2.去果肉 (將果實送近果肉篩除機,脫去果皮果肉)

3.發酵槽去果膠 (放入發酵槽發酵18~36小時,使發酵菌溶掉咖啡櫻桃表面的果膠,在以清水洗淨

4.乾燥 (水洗後,太陽曝曬1至3週,在以機器乾燥)

最後用脫殼機去除內果皮、脫殼,並取得生豆,整個處理過程較繁瑣。

----------------

日曬處理法:

日曬法的作業過程單純,投資在設備上的花費較少,成本較低,早在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就以日曬法處理咖啡果實,而有些國家因為沒有足夠的水應付生產量龐大的咖啡豆,所以才採日曬處理法

1.乾燥 (咖啡果實採收後曝曬於陽光下,在這過程中每天均勻翻動,日曬的天數則視果實的成熟度而定,成熟度高的僅需數日,未成熟的需要曬上兩週左右)

2.脫殼及打磨 (以脫殼機去果肉及果皮)

———————

蜜處理法:

蜜處理法源起於哥斯大黎加,一開始是因為咖啡農覺得此種處理法能使他們的咖啡品質提升,增加咖啡本身的body及甜度,香氣又相對細緻,此處理法耗時,工法又相對講究

1.篩除浮豆 (同水洗法)

2.去果肉 (將果實送近果肉篩除機,脫去果皮果肉)

3.乾燥 (利用日曬來使黏膜乾燥並將黏膜及外殼去除)

———————

咖啡從種植、採集、處理過程、烘焙、研磨並沖煮,最後到您的手中這杯熱騰騰的咖啡,它背後究竟藏著多少人的心血?

多少人對於品質的用心及堅持!

這一杯杯咖啡蘊藏著多少豐富的故事,是多麼得來不易,您知道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