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得再也不挑食了,這位媽媽的做法你敢嘗試嗎?
一次去朋友家聚會, 她9歲女兒菲菲的表現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天, 吃飯前菲菲一直幫著媽媽在廚房打下手, 儘管客廳裡孩子們早已鬧成了一片, 可她好像絲毫不為所動。
我好意跑進廚房叫她出來和大家一起玩, 結果朋友阻止了我:「這是她今天的任務, 完成了才能出去玩呢!」
只 見菲菲一會兒幫著媽媽擇菜洗菜, 一會兒又洗了好幾盆水果端了出來, 鋪桌布、擺碗筷, 看著她忙碌乖巧的小模樣, 所有在場的大人們直誇菲菲好懂事。 吃飯的時候, 有的小朋友跑來跑去鬧著不肯吃, 還有的必須媽媽餵飯才肯吃幾口, 而且只挑自己愛吃的那盤菜吃別的菜任憑媽媽怎麼哄勸也不願意多吃一口。
而菲菲呢, 安安靜靜地坐在媽媽旁邊, 媽媽夾過來的菜她幾乎沒有拒絕過, 而且還主動讓媽媽多夾點青菜, 旁邊一朋友問她為什麼喜歡吃青菜, 她想都沒想就直接回答說:「因為這是我和媽媽一起種的,
而且還是我自己洗的呢!」
飯後, 媽媽們聚在一起聊天, 免不了讓菲菲媽傳授點育兒經。 原來, 菲菲剛入幼兒園時候起就開始幫著媽媽做飯了, 剛開始時純粹是因為爸爸每天下班遲, 讓孩子一個人單獨在客廳玩實在有些不放心, 於是每次都把菲菲叫到廚房待著。 沒想到小傢伙在廚房裡根本閒不住, 媽媽剝豆她也要剝, 媽媽擇菜她也忍不住要拿起來自己挑挑, 看她那麼有興趣, 媽媽索性每次都故意把一些容易完成的活兒都交給了她。 而且, 細心的媽媽還發現, 小傢伙自己挑過或者洗過的菜她都搶著要吃,
以前愛挑食的毛病慢慢的竟然沒有了。
後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媽媽也就開始把做家務活列為了菲菲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了, 比如幫媽媽一起洗菜做飯、掃地、擦桌子、澆菜澆花等等。 如今的菲菲還經常會和媽媽研究起美食來, 週末的時候兩人一起在廚房做蛋糕、烘焙餅乾, 小傢伙這兩年過生日時的生日蛋糕竟然全是她在媽媽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完成的。 菲菲媽還說, 女兒現在的理想就是長大後要當一名最出色的糕點師, 做出各種好看又美味的糕點給大家吃。
也許是受菲菲媽的影響, 打那以後我再也沒把廚房列為女兒俏妞的「禁地」。 想想之前自己在廚房忙活的時候, 只要女兒一進廚房我就神經緊張的把她給攆走,
有時候孩子趁我們不在時偷偷溜進廚房翻箱倒櫃, 每次都會被我狠狠訓斥一通。
可是, 又有哪個孩子不願進廚房瞧瞧呢?我開始有意識地帶俏妞走進廚房, 慢慢的我發現:原來所謂「早教」並不是一定要花大價錢去培訓機構才能進行, 只要有心, 哪怕在鍋碗瓢盆中也照樣能輕鬆帶娃。
一、廚房裡學認知, 直觀又有趣。
與其指著書本上的那些水果蔬菜圖片讓孩子指認, 倒不如直接帶她進廚房一個一個去認識, 廚房裡的鍋碗瓢盆甚至是油鹽醬醋都可以告訴孩子它的名稱以及作用分別是什麼。
而且, 我還會告訴孩子廚房裡哪些東西有危險, 並告訴她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二、讓孩子在廚房幫忙, 你會有意外的收穫。
其實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可以讓他進廚房學著幫忙了。孩子如果有挑食的毛病,不如嘗試下讓孩子和一起大人準備飯菜,從挑選食物到擇菜、洗菜再到如何烹飪,都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無形中會讓孩子對菜肴產生更大的興趣,吃起來自然也就覺得更香了。
而且,只有讓孩子走進廚房,他才能更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也更懂得愛惜糧食的道理。通過在廚房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也都可以得到鍛煉。
三、和孩子一起做美食,享受親子時光。
帶著孩子製作酸奶、榨果汁、做蛋糕麵包,或者是一起包餃子擀麵條,我想這些事情沒有哪個孩子會不感興趣吧。一起製作食物的過程何嘗不是最美好的親子時光呢?
俏媽說:
還在把孩子擋在廚房外面嗎?如果有心,你也一定能發現藏在廚房裡的「育兒經」。
只是,廚房確實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帶娃進廚房時一定要時刻多小心,千萬別把孩子一個人單獨留在廚房裡,而且要反復叮囑孩子哪些物品不能碰。俏妞自從被我「強制」伸手碰了下盛滿熱燙的碗以後,小傢伙算是徹底體會了「燙」是種多麼不好受的滋味了,所以但凡我提醒她「這個你別碰,很燙哦」,她是絕對不敢貿然嘗試了。
如果你家也有位挑食不愛吃飯的娃,不如帶他進廚房「玩玩」吧,讓孩子愛上吃飯並沒你想像的那麼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