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業績好、客流量大的餐廳有時會面對這樣的情況:外面等位的人滿為患,裡面吃完的就是不走。
怎麼破?攆人肯定不行,那麼翻台率去哪提高?
凡是餐廳,沒有不在意翻台率的,當一個品牌的客流量達到一定規模時,翻台率更是其盈利的決定因素,這個詞已成為走大眾餐飲路線或者「小本經營」的店的「命門」。
海底撈7次,外婆家6到8次,綠茶6到8次、探魚8到9次、雲味館9次、樂凱撒9次……這樣的翻台率,眼饞吧?
一些業績好、客流量大的餐廳有時會面對這樣的情況:外面等位的人滿為患,裡面吃完的就是不走。怎麼破?攆人肯定不行,那麼翻台率去哪提高?
對於餐飲來說,客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利潤,所以翻台率是每家餐飲店的命脈,但如何提高翻台率卻是個問題。
優化經營流程是基本,從餐廳內部節省時間,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嚴格控制各服務環節的時間,甚至通過精細化管控壓縮服務環節的耗時,從上菜、傳菜、收拾檯面等環節,餐廳都要嚴格控制員工的服務時間,確保效率為翻台率服務。
然而餐飲屬於服務行業,講究的是消費體驗,如果消費者用餐完畢後還坐著聊天,你也總不能上去直接攆人。餐飲門店如何通過小細節的設置,有效提高翻台率?
桌椅板凳的門道
很多餐廳經營者在門店設計時可能容易忽視一個問題,就是桌椅的組合(木凳還是沙發,單人還是多人等等)、裝修風格,甚至門店音樂的選取都會一定程度影響翻台率。
首先要明白你開的餐飲店屬於什麼性質,一般來說,餐廳都會選擇橙色或黃色的餐桌椅,這種顏色可以誘發食慾。而綠色和藍色的餐桌椅則能夠克服疲憊,可以幫助消化。
這是顏色帶來的心理暗示,明快的顏色讓人不自覺提升速度。
有些以格調為賣點的餐廳,陳設普通的木質桌椅可以秒殺文青,其實遠沒有沙發舒服。
不帶扶手的木凳舒適度不高,時間長了「腰酸背腿抽筋」,幫助提升翻台率。
以音樂控制不同情況的翻台節奏
不少消費者外出吃飯時有這樣的經歷:越是在就餐高峰人多嘈雜的時候,店方卻越要放一些勁爆的音樂,讓這樣的音樂一催不少人倍感煩躁,都想抓緊吃完飯一刻也不逗留的離開。
就餐高峰放快節奏音樂,實際上是店方的一種經營策略,為的就是提高翻台率。
在餐飲行業,播放背景音樂很有技巧,每個時段都有不同的音樂,餐廳生意特別好的時候,客人吃完飯還是不走,繼續坐著聊天說話,這時候可以通過音樂節奏的把控,用來催促或延緩客人就餐時間。
當客人很多,位子已經不夠坐時,就放節奏比較快甚至是勁爆的音樂,在音樂的帶動下客人節奏也會變快,來提高翻台率。如果客人不多會放很舒緩的音樂,那樣客人能放鬆下來,多坐一會,多消費一點。
經營者根據自己餐廳的上客規律進行調整,一般而言,可以分時間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
上午或中午時段,一般客人較少,可以播放些舒緩的音樂,讓客人能帶著放鬆的心情用餐。
而晚上可以播放些節奏快的音樂,但應注意控制音量,以免讓進餐的客人感覺很煩躁,有一種想要快快離開的感覺。
增加端茶、倒水等服務
在用餐高峰期,遇到食客用餐完畢,但不買單離席的情況時怎麼辦?這個問題可能很多生意好的店面都會遇到。說實話,沒有良方,但有方法。
一是和食客協商,但有被「差評服務」的風險,萬不得已不建議用。
二是通過細節服務「騷擾」顧客,實現促其結賬離席的目的。在食客暢聊的時候,對其進行續水、適當撤盤(菜品空盤)、詢問是否加菜等服務,有些顧客不喜歡這種「打斷」,可能會選擇「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