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贊我們的廣東煲湯 廣東煲湯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更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藥膳湯。廣府,即為廣府民系,廣義上包括全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所有地區的八千萬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 廣府人喝老
贊贊我們的廣東煲湯
廣東煲湯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更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藥膳湯。廣府,即為廣府民系,廣義上包括全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所有地區的八千萬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
廣府人喝老火湯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標誌。俗語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更有人編了句「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的說法。先上湯,後上菜,幾乎成為廣州宴席的既定格局。在這炎熱的夏季,每天繁忙工作之後,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湯,個中味道,實在讓大家愜意不已。
「老火」之「老」在於「煲湯時間長,火候獨到」,先中火燒沸,然後小火慢煲兩三個小時,是名副其實的「功夫湯」;「靚湯」靚在湯水滋養、料鮮味美。「老火湯」主料多為肉類食材,雞、鴨、排骨、豬蹄等,輔料常見粉葛、劍花、雞骨草、甘草、薏米、海帶、冬瓜、木瓜、蓮子、苦瓜、人參、雪蓮、蟲草等。
煲湯的13個絕招大公開
問:看菜譜上介紹煲湯的方法,總是說「將肉出水或飛水」,什麼意思?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答:用雞、鴨、排骨等肉類煲湯時,先將肉在開水中氽一下,這個過程就叫做「出水」或「飛水」,不僅可以除去血水,還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過於肥膩。
問:我每次煲魚湯,湯好了,魚都沒形了,快給我支一招。急!
答:煲魚湯不能用出水的方法,而要先用油把魚兩面煎一下,魚皮定結,就不易碎爛了,而且還不會有腥味。
問:煲湯時是冷水下料好還是熱水下料好?
答:冷水下料比較好,開水會使蛋白質迅速凝固,不易出鮮味。
問:煲湯用什麼鍋好?
答: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但劣質砂鍋的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內壁潔白的陶鍋很好用。
問:為什麼煲完湯的肉很柴?
答:瘦肉煲湯後,肉質較粗糙。可以選半肥半瘦的肉,但豬前腳的瘦肉,煲燉多個小時後肉質仍嫩滑可食。
問:在飯店裡喝的魚湯,肉湯都像奶汁一樣,感覺很滋補,可是我自己在家煲湯總是出不來這個效果。
答:油與水充分混合才能出奶汁的效果。做肉湯時要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煮透,再改大火。做魚湯時要先用油煎透,然後加入沸水,用大火。還要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中間再補水,湯就泄了。
問:煲湯要加哪些香料,味精要嗎?什麼時候放鹽?
答:大多數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花椒、大料、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喝湯講究原汁原味,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鹽應當最後加,因為鹽能使蛋白質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問:煲湯是不是時間越久越好?
答:錯!湯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是胺基酸類,加熱時間過長,會產生新的物質,營養反而被破壞,一般魚湯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3小時左右就足矣。
問:湯雖滋補,有些肥膩,怎麼辦?
答:可以把湯煲好後熄火,待冷卻後,油浮在湯麵,或凝固在湯麵,用勺羹除去,再把湯煲滾。
問:喝湯應該是在飯前還是飯後?
答:一般人飯前喝點湯,可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但有淺表性胃炎的人應飯後喝,以免加重症狀。
問:煲過湯的肉料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答:一般人認為營養都集中在湯里,所以煲好的湯就只喝湯,對於裡面的肉類就棄之不要了,其實,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肉類的營養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湯里,所以喝湯後還要吃適量的肉,把煲過湯的肉料取出撕開,以生抽、蔥薑絲、辣椒絲調成蘸料配食,入口很美味。
問:煲湯有什麼經驗嗎?
答:廣東人煲湯的經驗,是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如果需要, 一片姜足矣。鹽應當最後才加, 因為鹽能使蛋白質凝固,有礙鮮味成分的擴散。
問:下料最佳時間
答:煲湯時是在冷水時下料比較好,因熱水會使蛋白質迅速凝固,不易餚出鮮味。
40個廣東煲湯配方(含功效)
1、五指毛桃煲雞或煲瘦肉湯
材料:五指毛桃、雞、或瘦肉
功效:對於風濕對關節痛有幫助療效
2、黑豆煲塘鯴魚或客家娘酒煲母雞
材料:黑豆、塘鯴魚、客家娘酒母、母雞
功效:補氣血健筋骨
3、百合西洋菜豬展生魚湯
材料:百合50克、西洋菜500克、蜜棗4個、生魚400克、豬展300克、生薑3片
功效:清潤理肺養陰,調肺止咳,安心寧神,補中益氣
4、清補涼乳鴿湯
材料:淮山20克、欠實20克、杞子15克、沙參15克、玉竹15克、紅棗4個、乳鴿2隻、瘦肉150克、生薑3片
功效:這些均為性味平和而滋補清泣的藥材適合廣東仲秋氣候飲用
5、獨腳金煲瘦肉或麥芽煲鮮陳鴨腎
材料:獨腳金、瘦肉、麥芽、陳鴨腎
功效:主治小兒疳積,或祛積開胃
6、春砂仁煲鯽魚湯
材料:春砂仁、鯽魚
功效:用於陰虛火旺體質健脾化氣
7、栗子淮山豬蹄湯
材料:鮮栗子26個、淮山50克、紅棗4個豬蹄1對、生薑3片
功效:能加強脾胃功能,健腎氣,益腰膝,養腸胃,縮小便
8、粉葛煲魚湯
材料:粉葛、鯪魚
功效:健筋骨,行氣活血,祛水利濕
9、豬籠草赤小豆橫利湯
材料;豬籠草、赤小豆、豬橫利3條
功效:清熱利濕,化痰止咳,潤肺陰清肺熱又能退濕,療瘡,清積去痰
10、綿茵陳煲鯽魚湯
材料:綿茵陳、鯽魚
功效:對蕁麻疹,手腳經常癢有去濕抗過敏作用
11、木瓜煲老鴨或木瓜煲豬肚
材料:木瓜1000克、老鴨1隻、生薑3片、或豬肚1個
功效:木瓜煲豬肚為女壽星湯,木瓜煲老鴨為男壽星湯,滋陰補血潤而不燥
12、百合陳皮鯽魚湯
材料:百合80克、陳皮5克、鯽魚2條、瘦肉200克、生薑3片
功效:能清熱開胃,健脾補益,利水腫清熱解毒,健胃化氣
13、北芪煲山斑魚湯
材料:北芪、山斑魚
功效:體格陰虛,愛出冷汗,入秋後出手汗等,有提氣斂汗作用
14、沙參玉竹薏仁豬腳筋湯
材料:玉竹25克、沙參25克、薏仁10克、豬腳筋250克、排骨250克、生薑3片
功效:健脾補肺,清熱利濕、補腳力健筋骨,對皮膚粗糙,秋日乾燥可常飲用
15、鮮橄欖煲海螺瘦肉湯
材料:海螺、瘦肉、新鮮橄欖
功效:適合風熱引起的咽喉炎,可清涼解毒利咽
16、猴頭菇白果鯊魚骨湯
材料:猴頭菇50克、白果,蓮子,淡菜各25克、鯊魚骨150克、鮮雞肉500克、生薑3片
功效:養胃健胃,滋腎補肺,養血安神,生精增髓,含骨膠原,能滋補身體抗癌清瘤
17、紅羅卜排骨湯
材料:紅羅卜750克、排骨500克、蜜棗3個,陳皮半塊、生薑3片
功效: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潤澤肌膚且補中益氣
18、花生北芪紅棗煲牛展
材料:花生100克、北芪15克、紅棗、牛展
功效:小兒發育不良,瘦弱、嘴唇發藍,中醫說有風,脾虛血氣不足,可以旺血
19、石斛淮山杞子豬骨湯
材料:石斛25克、淮山50克、杞子25克、陳皮10克、豬骨500克
功效:潤肺生津
20、石斛太子參煲瘦肉或麥冬玄參煲瘦肉
材料:太子參25克、石斛25克、瘦肉500克、或麥冬15克、玄參15克、生薑2片
功效:刷牙容易流牙血屬陰虛火旺型熱氣喉干,喉痛,容易上火
21、鮮茅根霸王花豬肺湯
材料:霸王花50克、鮮茅根80克、南杏20克、北杏15克、豬肺1個,蜜棗4個
功效:潤肺益氣,止咳除痰,祛痰理氣消熱涼血,利尿消腫可用於濕熱消滯,小便不利
22、靈芝煲豬肚
材料:豬肚1個,靈芝200克、蜜棗4個
功效:有慢性胃炎,經常會胃痛,體質怕寒涼,可煲此湯
23、使君子煲瘦肉湯
材料:使君子15克、瘦肉150(一人量)
功效:兒童夜睡不寧睡眠差,或有蛔蟲有輔助治療作用
24、石斛玉竹沙參煲瘦肉湯
材料:石斛15克、玉竹15克、沙參15克、瘦肉200克
功效:對舌頭兩邊,舌尖及牙肉周邊長期口腔潰瘍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25、無花果花生煲豬肚湯
材料:無花果60克、花生50克、豬肚1個、生薑3片
功效:秋日進補,養胃為先,豬肚為補脾之要品,無花果能健腸胃,活血通絡,濕中下氣功效
26、榴槤芯煲鯽魚湯
材料:榴槤芯6個(約400克)、鯽魚2條,生薑3片
功效:對小便頻繁,有夜尿,冬天晚上流虛汗,以固腎壯陽為主,該湯全家都可以喝
27、淮山蓮子煲海龍或海馬煲瘦肉湯
材料:淮山40克、茨實40克、蓮子25克、海龍五條、或海參馬五瘦肉150克
功效:對小便頻繁,有夜尿,冬天晚上流虛汗,以固腎壯陽為主,該湯全家都可以喝
28、黨參百合煲豬肺
材料:黨參25克、百合25克、豬肺1個、生薑3片
功效:慢性支氣管炎,入秋後經常咳嗽,適合飲此湯
29、靈芝圓肉煲雞或煲瘦肉湯或煲老鴨
材料:圓肉、靈芝、雞或瘦肉或老鴨
功效: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或睡覺多夢,常會陰虛火旺,喉嚨痛可安神定驚助睡眠養陰滋潤,靈芝煲老鴨適合治療多夢,體虛,陰虛火旺,怕冷,手腳冰涼等症狀
30、蓮藕鯉魚湯
材料:蓮藕500克、鯉魚500克、生薑3片
功效:蓮藕是含鐵量較高,且又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的食物,幫對糖尿病等體虛之人頗為適宜,此湯有滋補氣血,滋陰補腎之功效,是深秋時養生湯品之一
31、鴨梨北杏鵝肉湯
材料:北杏12克、鴨梨2個、百合45克、鵝肉500克
功效:鵝肉有養胃止渴,補氣生津,解五臟之熱功效,此湯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且有補虛之功,對久咳不止,燥熱郁肺之慢性支氣管炎,有輔助治療作用
32、無花果茶樹菇山雞湯
材料:茶樹菇150克、無花果5個、紅棗3個、山雞1隻,生薑3片
功效:有益胃健脾,養陰益氣的功效,無花果健胃益氣,茶樹菇助消化,健腸胃
33、芋乾瘦肉湯
材料:芋干100克、淡菜40克、瘦肉500克、生薑3片
功效:有益胃寬腸,調節中氣,化痰能便,益髓健脾之功效
34、杜仲肉鬆蓉煲豬骨湯
材料:杜促45克、肉鬆蓉30克、豬骨或瘦肉
功效:作用是健筋骨,杜仲補肝腎,強筋骨,用於腎虛腰痛,筋骨無力,肉鬆蓉具有滋腎壯陽,補益精血作用,有沙莫人參的美稱,對腰椎患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35、蓮藕紅豆白鴿湯
材料:蓮藕750克、魷魚乾50克、紅豆50克、白鴿2隻、生薑3片、紅棗6個
功效:蓮藕生津止渴,清熱除煩,養胃消食,養心生血,調氣舒郁,補心補虛,白鴿補中益氣,滋陰養腎,魷魚乾補血斂陰補肝強腎,紅豆養血和氣利水除濕,紅棗補氣補血健脾胃。
36、北杏仁參地老鴨湯
用料:老鴨1只,北杏仁12克,黨參30克,熟地黃30克,川貝母12克,生薑2片。
做法:
(1)黨參、川貝母、熟地黃洗凈,北杏仁用開水燙去衣,老鴨去毛、去腸雜,洗凈,斬塊。
(2)把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以滋腎陰、潤肺燥、宣肺止咳為主
37、花旗參烏雞湯
用料:烏雞半隻,豬骨200克,花旗參5克,枸杞約20粒,去核紅棗三個,鹽適量。
做法:燒一鍋開水,將烏雞、豬骨放入綽燙變色(可加一匙料酒),撈出,過冷水洗去浮沫備用; 2.砂鍋注適量水,放入綽燙過的烏雞、豬骨,再放入花旗參、枸杞、和紅棗,大火燒開,轉小火煮1.5——2小時,關火,撇去浮油,調鹽即可。
功效:花旗參有清熱、解毒、補心益氣的功效,而烏雞則有補血、補腎的效用。
38黨參砂仁豬肚湯
用料: 豬肚,黨參,高良姜,砂仁5克,生薑20克,油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去掉油脂後,洗凈切塊備用;砂仁、黨參分別洗凈,高良姜和生薑磨成茸,與豬肚一起放進煲2個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理氣溫脾。
39、荷葉烏雞湯
用料:鮮荷葉1張、烏雞1隻、火腿50克、香菇5O克、精鹽5克、味精3克、雞油20克、料酒、胡椒粉各3克、姜、蔥各5克、骨頭湯2500克、時令鮮菜適量。
做法:
(1)將烏雞宰殺,去毛、內臟及爪,入開水中汆一下,荷葉洗凈切塊,火腿切片,香菇水發,一分為二
(2)將烏雞。荷葉。姜。蔥及各種調料放人壓力鍋中,加入湯。燒開。加壓10分鐘,冷後倒人砂鍋中燒開,上桌,可加少許時令綠葉菜。
功效:清熱解暑,瀉火去燥。適用於心煩熱渴,小便不利,大便乾燥等症。
40、何首烏熟地瘦肉湯
用料:何首烏60克、熟地30克、豬瘦肉500克。
做法:將全部用料淮備妥當後,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煮滾後,改用慢火繼續煲2小時,下調味料,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補血,補肝養腎,養血益精,烏髮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