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故事 —「借力發財,一兩撥千斤!」

@ 2017-03-10

(圖片來源)

每個人都喜歡成功,

卻又時常感覺 力不從心。

相信每個人都有同感。

接下去看看這三則小故事,

能夠幫助你 目標達成率激升!!!

用得好的話,還能夠「借力發財」….

(贊助商連結…)

(一)父親與小孩子的對話

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

父親在旁邊鼓勵:「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

但是石頭太重,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

他告訴父親:「石頭太重,我已經用盡全力了!」

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

小男孩不解,

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那個小男孩。

判斷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到,

往往是看自己的能力夠不夠。

其實一件事情結果的達成,誰又規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呢?

很多成功者並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強,

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資源。

我們也把這個叫「借力」。

(圖片來源)

(二)借力如何用的好?

三國時候的諸葛亮是「借力」用得最好的人之一。

有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你3天之內,給我打造10萬支箭來。」

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諸葛亮還是滿口答應。

為什麼?打造不出可以借嘛!

他跟曹操說「我想殺你,借我10萬支箭好嗎?」

你肯定會說曹操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答應。

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會更寬廣。

曹操腦子沒進水,他真的借給諸葛亮10萬支箭。

在一個大霧濛濛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

船上紮滿了稻草,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

曹操一看諸葛亮你真的要殺我呀,

我先用箭射死你,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

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

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誰說借力只能面向

「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親人」…

有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是很好的借力物件。

(圖片來源)

(三)講一個國外的故事。

英國大英圖書館,

是世界上著名的圖書館,裡面的藏書非常豐富。

有一次,圖書館要搬家,也就是說從舊館要搬到新館去,

結果一算,搬運費要幾百萬,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

怎麼辦?有人給館長出了個注意。

圖書館在報上登了一個廣告:

從即日開始,每個市民可以免費從大英圖書館借10本書。

結果…

許多市民蜂擁而至,

沒幾天,就把圖書館的書借光了。

給予,有時也是一種借力。

書借出去了,怎麼還呢?

大家給我還到新館來。

就這樣,圖書館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你肯定也想像大英圖書館那樣「四兩撥千斤」。

如果你能發現自己的「四兩之力」(圖書),

並且敢於把「四兩之力」用出去(免費借閱),

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借力不僅是一種能力, 也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