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在青藏高原上空,莫要錯過那壯美的雪域風光

@ 2016-05-11

透過飛機機窗俯瞰大地,對很多人都是一種誘惑,尤其是面對那青藏高原的雪域風光,對大部分人來說,其誘惑力更是無法抗拒。

這幾年,坐飛機的機會越來越多,因為迷上了透過機窗俯瞰大地的那種美好,每次出行,假如可能,我都會儘量挑選早、晚班飛機,因為那時的光線最柔和,一到值機時間,就會馬上提前值機,挑個遠離機翼的靠窗戶座位。當然有朋友問到,他應該挑飛機左側還是右側?我的回答時,得根據飛機飛行的軌跡,儘量挑選順光的一側,這樣才能拍到地面上的風景,當然假如是想看日出或日落,那麼挑逆光的座位也無妨。

我們已經習慣了從地面上去欣賞風景,但是透過機窗俯瞰大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覺,也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在青藏高原上飛行,最美的莫過於看到那高聳入雲的雪峰。由於氣候及海拔高度,很多「神山」山頂上常年雲霧繚繞,在地面上很難一睹其真顏,然而,在機艙里,我們卻可以隨時隨地一睹其真面目,也或許我們根本不知道對面是什麼山,它在哪裡,但這並不妨礙其雄偉,其壯觀,以及我們的欣賞,我們的驚呼。

也有朋友在微博里留言說,為啥他(她)坐飛機經過時,總是遇見大「霧」天氣?世事無絕對,凡事都有可能,因此無論中途會遇見什麼天氣,我都會提前把相機準備好,能拍就怕,不能拍就放棄。

拍了幾年,我認為在機艙里俯拍大地最好的鏡頭應該是有涵蓋24mm-70mm這一焦段的鏡頭最為合適。這個焦段拍攝,影像基本沒有視覺畸變,還原真實,接近人眼所見。

由於飛機在飛行途中多少會有顛簸,所以快門速度一般不要過低,最好能夠保證不要低於1/250s,由於對焦點幾乎是在無限遠處,所以光圈數值基本沒有過多的要求,光圈不要大於4就可以了,也可以選擇掛機鏡頭成像質量最佳的光圈。

在空中,我們可以縱覽大地,將大地的魅力一覽無餘,也能激發我們一顆愛國心。

有網友問到,為啥有的山,山頂上的積雪只是稀稀拉拉的那麼一點點,而不是白雪皚皚的樣子?這是否就是全球變暖的跡象,再過幾年,這山頂上的積雪是否就會永遠消失?

我不是科學家,我不懂得氣候,我只知道,原來高原上幾乎看不見綠色植物。

偶爾會看見有公路從山間穿行而過,連接這山這邊與山那邊,才知道原來這種維繫是多麼的不容易。

以前曾經在阿里參加過自駕活動,知道高海拔對身體的折磨是何等的殘酷,我們習慣稱阿里叫無人區,也曾看見一座小屋孤零零的座落在一大片荒野之中。而這些景象,只有透過機窗,我們才能看到,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給予我們的震撼。

通常,我們對距離的認識只留存在多少公里這一數字上,當我們行走在路上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周圍的環境,我們受困於眼前目所能及的一切。而今,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認識這個世界。

面對每一道風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想法,面對如此美景,我們一生中能見到幾回,倒不如在飛機上打醒精神,透過機窗,美美的欣賞一番。

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我可以看見什麼景象。雲再輕,風再大,它終於還是無法翻越那座山...山這邊陽光明媚,而山那邊可能烏雲籠罩。

我是多麼希望在這片雪域中看到一個生命的痕跡,是人,也可以是動物,當我睜大眼睛想雪地上尋覓時,發現這其實是枉然。也不知道是否有瘋狂的冒險家、滑雪運動愛好者來這裡進行他們的極限滑雪?面對如此壯觀的雪域風光,我的思緒難免四處紛飛。

這所有的景象只屬於我一人,我突然成了這片大地的主人,拍下來,我想跟夥伴們共享...

不要錯過身邊的美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