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二戰時最大口徑的大砲,竟可擊中48公里以外目標!

@ 2017-07-20

古斯塔夫——二戰時最大口徑的大砲,竟可擊中48公里以外目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很早之前,身為納粹德國頭目的希特勒就下令德國頭號軍火商克虜伯公司研發超級大砲。經過多年的研究,在1941年的9月,克虜伯公司終於將超重型鐵道炮給拿出來了,這種大砲口徑高度可以達到800毫米,全長47.3米,高11.6米,砲管長32.48米,上面可以坐30多人,重達1350噸,可以把重達7噸的砲彈,投射到37公里開外的目標,將重達4.8噸的砲彈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標。 因此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口徑的可移動大砲。

1942年初,希特勒為了消除蘇聯對羅馬尼亞油田的轟炸威脅,任命曼斯坦因接任第11軍團司令,準備攻打蘇軍位於黑海克里米亞半島最大的海空軍基地塞瓦斯托波爾。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從沙皇時代就被俄國人長久經營,被認為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堅固堡壘。於是剛剛問世的古斯塔夫被派到這裡。1942年3月,古斯塔夫大砲被千里迢迢送到克里米亞戰場,光是運炮的列車就長達25節,前後算起來足有1.6公里長。

德軍工兵為此專門修築了一條鐵路支線和四個半循環軌道,以供古斯塔夫大砲作射擊迴旋修正。5月初,古斯塔夫重砲進入陣地,6月5日,古斯塔夫大砲開火了。從1942年6月5日到6月17日,古斯塔夫大砲一共發射了48發砲彈,將蘇軍最重要的一座軍火庫摧毀,那座軍火庫用厚達10米的混凝土牆保護。7月4日,塞瓦斯托波爾正式陷落,指揮官曼施坦因被希特勒通知立即晉升為陸軍元帥。

整修後的古斯塔夫大砲,在1942年底又被派到了列寧格勒戰場,誰曾想好不容易進入戰備狀態,卻因為德軍取消進攻而變得無所事事。1943年春,古斯塔夫大砲被運回德國進行大翻修,此後再沒有用武之地。它最後的命運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國人自行炸毀,以免淪入蘇聯紅軍手中。它的殘骸後來被美軍發現於一片人跡罕至的茂密森林中。

軍事專家張召忠點評:當時還沒有導彈,要想進行遠距離作戰,還得靠古斯塔夫這樣的大砲,它主要是打攻堅戰的。但是這種炮的機動性欠缺,從美學來看,有點類似於加農炮的性質,砲管長,彈道低深,發射的砲彈直接平著打到對方。因為戰爭快結束了,古斯塔夫大砲只是初試鋒芒就被炸毀,可以說是生不逢時。

二戰前,德國是世界的科學中心,當時接近近一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出身在德國,而德國裔的猶太人也是猶太人中的上等人,其成就遠超其他猶太人, 特別是在金融和科技領域。除了科學以外,德國在哲學和音樂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德國在二戰時期利用黑科技造了一台「戰爭巨獸」——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其巨大的體積必須由將近一個營約250人以三個工作天的時間組裝起來,另外將近一個旅大約2500人負責鋪設鐵軌,以及支援空防或其他勤務,才能夠開始進行砲彈射擊。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口徑可移動的(膛線)大砲。該炮的建造主要是為了攻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

火砲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可將重達7.1噸的砲彈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標,可將重達4.8噸的砲彈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標。

位於英國博物館的砲彈,高度比兩個參觀者還要高。

再來看看它和蘇聯的T-34-85坦克克的對比,和它比起來,坦克簡直就是小不點啊。

士兵右邊的砲筒是這種砲彈的,炮筒能夠輕易地將一名成年健壯的士兵裝進去。

這是靜靜沉睡在美國博物館裡面的砲彈,由於德國的戰敗,該砲彈被運送到其他國家進行展覽。很遺憾的是,雖然古斯塔夫超重型擁有極其可怕的威力,但是並沒有使用幾次一代戰爭巨獸就此沉睡。除了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德國還有很多黑科技武器,由於種種方面的原因,未能在戰場上出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