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眾生相,暴露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 2016-05-11

常言道,坐要有坐相,而從個人飲食方式觀察,也可以說「吃要有吃相」,從「吃」的一些小細節可以觀察出人的一些性格特徵。有習慣狼吞虎咽的,喜歡細嚼慢咽的,專吃獨食的,共享美食的………一日三餐演繹出多少千奇百怪的吃相!而這些又暴露了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情?讓麻花妹妹與您一探究竟!

狼吞虎咽這類人進食速度相當快,有點狼吞虎咽,個性豪放,精力旺盛,辦事果斷,待人真誠,具有強烈的競爭心和進取精神。他們是那種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的人,這種性格的人無論做什麼事,不喜歡托泥帶水、拐彎抹角,喜歡直來直去。因為天生的大大咧咧的性格,所以很得朋友們的愛戴和擁護。不過也有研究表明,進食太快對身體不好哦。

細嚼慢咽這類人進食速度緩慢,會細細咀嚼品嘗,辦事態度周詳、嚴謹,無把握的事絕不做,性格也較溫和。因為天生的好脾氣,所以他做起事來總是有人幫助,因而人緣很好,這樣的性格使得他們習慣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

獨食獨享這類人總愛單獨進食,不願與人分享,性格多半堅毅沉穩,有些冷僻。如果孩子獨食吃慣了,就容易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和思想,很難融於集體。

「吃相」不是個人私事,在社交場合,與朋友一起吃飯,「吃相」便成了社交禮儀。文明的「吃相」不是即興「表演」,而是家庭長期薰陶的結果。今天的家長,考慮最多的是如何給孩子增加營養,讓孩子吃得好一點,吃得多一點,卻很少考慮餐桌上的家庭教育。吃是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有的孩子吃相不雅,趴在桌上,目中無人,把盆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有的孩子見到自己喜歡吃的,不顧他人,獨霸、獨吞、獨占、獨享,家長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其實,從每個孩子在餐桌上的「吃相」,都可看到他背後家庭的文化和教養,當然這不是即興「表演」,而是家庭長期薰陶的結果。 孩子在餐桌上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1.用餐前(長者先,幼者後),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後,方可動筷;

2.學習正確端碗、吃飯:幼兒大拇指在碗邊緣、其餘四個指頭放在碗底(龍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勢;鳳點頭,右手拿勺筷吃飯的姿勢),並養成習慣;

3.用餐過程中,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4.用餐時,細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說話;吃東西,喝湯不出聲;

5.不翻撿盤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用餐過程中要安靜(食不言);

7.單手不可同時拿兩種餐具;

8.不可揮動餐具指人;

9.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費;

10.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說:「請慢用,我先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