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基斯坦國內反華遊行示威看「一帶一路」隱患

@ 2016-05-11

巴基斯坦信德聯合陣線舉行的反華遊行

當地時間5月6日,「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白沙瓦至喀拉蚩高速公路項目(蘇庫爾至木爾坦段)開工儀式在巴基斯坦信德省蘇庫爾地區舉行,這標誌著中巴經濟走廊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筆者也由衷地感到高興。然而,根據筆者在巴基斯坦一線的觀察,在中巴合作上也有一些負面趨勢,值得我們警惕並及時應對。在人們為成果歡呼雀躍之時,尤其有必要「居安思危」。

部分巴基斯坦人為何反對「中巴經濟走廊」

2013年5月,中國首次提出「中巴經濟走廊」倡議,此後,巴基斯坦國內圍繞「中巴經濟走廊」從「一邊倒」式的支持。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今日巴基斯坦》、《論壇報》、《巴基斯坦國防論壇》等主流媒體不斷出現質疑聲音。

現在,信德聯合陣線(Jeay Sindh Muttahida Mahaz)、俾路支共和黨(Baloch Republican Party)等組織此起彼伏地發動小規模反華遊行示威,並極有可能在今後上升到暴力反華活動,最終傷害到中巴兩國關係。

中國自認為是巴基斯坦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也自認為「中巴經濟走廊」是互利共贏的倡議,必然會受到廣大巴基斯坦人民的熱烈歡迎,然而事實卻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在「中巴經濟走廊」提出之前,巴基斯坦國內反華遊行示威極其罕見。在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裡,巴基斯坦國內從最初的質疑上升到了實際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行動,那麼,巴基斯坦國內究竟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巴基斯坦主要媒體上的反對「中巴經濟走廊」聲音

巴基斯坦是一個包括旁遮普族、普什圖族、信德族、俾路支族等在內的多民族國家,在目前主要由旁遮普族執政的情況下,部分在野黨、少數族群屢屢發動反政府遊行示威。當「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從紙面走向現實時,反政府示威便與它掛上了鉤。

總結巴基斯坦國內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巴基斯坦將會背負中國巨大的貸款壓力。中國宣布「中巴經濟走廊」將對巴基斯坦投資460億美金,然而這些數額巨大的投資並非免費的午餐,大多數貸款最終需要「連本帶利」還給中國,按照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本就不可能償還這些貸款;中國的460億美金的投資將會從巴基斯坦獲取高額的回報,這些貸款最終會回到中國,受益的只是中國公司和中國工人,而把沉重的債務留給巴基斯坦。

其次,巴基斯坦本土企業將會受到中國企業毀滅性打擊。指責中國與巴基斯坦部分官員勾結,借「中巴經濟走廊」名義,使得中國公司、工人與商品將會像洪水一樣的湧入巴基斯坦,中國公司、工人與商品的大規模進入,並控制巴基斯坦的經濟供應鏈,最終摧毀巴基斯坦脆弱的本土企業,從而給巴基斯坦經濟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

第三,大多數「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缺乏透明度。指責「中巴經濟走廊」一些項目沒有公開招標;一些項目存在著行賄受賄現象,巴基斯坦公司在「中巴經濟走廊」招投標中處於弱勢地位,中標的也大多是中國公司,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部門,會給巴基斯坦的能源部門帶來巨大的災難,最終會使得巴基斯坦依附中國,並建議巴基斯坦展緩與中國公司的合作。

第四,中國有潛在控制巴基斯坦的政治意圖。中國通過「中巴經濟走廊」滲透到巴基斯坦,將會控制巴基斯坦政府和軍隊,使得巴基斯坦成為中國與俄羅斯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傀儡,並成為對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代理人,最終會淪為像敘利亞或烏克蘭一樣的動盪國家。巴基斯坦應當避免成為中國、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抗的棋子,並反對中國軍隊今後利用巴基斯坦的土地,特別是在瓜達爾港。

巴基斯坦國防論壇上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言論

由於巴基斯坦國內旁遮普族約占全國人口44%,在政治、經濟上相對普什圖族15%、信德族的12%和俾路支族3.6%占有優勢。而「中巴經濟走廊」也主要集中在旁遮普地區。不可否認,巴基斯坦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聲音通常夾雜著部分信德族和俾路支族在野黨、少數族群的反政府情緒,但同時也促使我們需要認真反思「中巴經濟走廊」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當然,不論是「中巴經濟走廊」,還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這些倡議都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中國經濟轉型與升級,為中國營造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然而,從巴基斯坦國內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質疑與遊行示威來看,中國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在獲得收益的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安全風險。而且,這些安全風險在65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中恐怕都不會缺席。

建設一帶一路,中國如何應對批評聲音?

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中國與巴基斯坦一共簽署了51個項目與備忘錄,涉及到經貿、能源、文化、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這些都是經過兩國最聰明的精英反覆論證,並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之上簽訂的;換而言之,中國在與受過良好西方教育的巴基斯坦精英打交道時,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占到便宜。那麼,這些看似完善或者說中國不占便宜的項目與備忘錄,為什麼還是會受到如此多的攻擊?

捕風捉影而來的小道消息,再加上情緒化的反政府思維,使得部分在野黨、少數族群已經習慣了編造情節,汙衊某一個項目存在行賄受賄等「瑕疵」,他們不會去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情緒化的要求推翻「中巴經濟走廊」所有的項目。

俾路支省分裂分子的反「中巴經濟走廊」宣傳

結果顯而易見,不僅僅是其中某一個項目遭殃,其餘50個涉及經貿、能源、文化、醫療、教育等「無辜」項目都不得不跟著疲於應對、百口難辯,今後這種現象只會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像這樣攻擊某一個項目存在「瑕疵」,進而要求全盤推翻中國與所在國全部合作項目的「思維方式」在「一帶一路」國家並不罕見。

從長遠來看,中國未來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合作還會持續增加,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應當切實關注我們究竟追求的是什麼?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最終落實下來的只會是項目,我們沒有必要在這些項目上「畫蛇添足」的描繪多少內涵外延,內涵外延越多被反華勢力抹黑的空間越多。

最好的例子就是,2015年,中巴兩國通過紅旗拉普口岸的陸路貿易額約為5至6億美元,還趕不上中國一些鄉鎮的GDP;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貿易額約150億美元,還趕不上中國一些縣城的GDP,而其中的利潤部分更少。部分巴基斯坦學者過分誇大「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西部地區」的戰略意義,以及對「中國崛起」的作用,進而對中國提高「要價」,不僅加劇了巴基斯坦內部的分歧,也遭到了美國、印度等其他國家的質疑和抵制。

今後中國應當淡化「中巴經濟走廊」的提法,多督促巴基斯坦落實與推進51個項目;未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合作,也最好依據項目論事,避免給所有的項目取一個「名稱」,這樣才能避免一個項目遇到「障礙」,從而危及其他所有項目或者出現第三國質疑或者抵制局面,因為,這不僅符合中國傳統低調做事的習慣,也能夠降低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安全風險。

最後要強調的是,筆者在本文中指出一些問題,是期望人們對現實有更清晰地認識,從而作出更好的應對。中巴之間,維護友誼和共同利益仍是主流,對於出現的問題既不應逃避,也不能誇大,甚至「粉轉路,路轉黑」,那樣正中反對者的下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