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者與修道者有什麼不同?他們到底修的是什麼?

@ 2016-05-10

修佛者與修道者有什麼不同?他們到底修的是什麼?

古往今來,凡是真正一心想要向佛者,苦心修煉多年所為的並非是修一個菩薩相,在佛教也沒有這個說法,

他們真正修煉的是佛陀般的心智,能夠了悟大智慧,直至能 夠參破世俗,笑看凡塵,你聽說那個人修佛是為了修成那樣一個金光燦燦的佛陀之身的?

當然,真有這種特殊癖好的同學我也無可奈何,只要你開心就好。

在 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佛教就是一個單純的宗教,但實際上它有很多的法門,每個法門就代表一個新的方向,不過法門雖多,

但世人的追求卻非常簡單——超脫輪迴。 聖人才會因為那通篇度化生靈的大道理參悟佛道,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能夠跳出苦難的輪迴之中,

而這也正是他們所為之奮鬥的目標。

佛教徒非常的寬容,他們講究因果,凡事都不是憑空而來,任何一件細微小事的發生,都離不開因果二字,

他們堅信世間的一切生靈到最後都能夠參破凡塵,成為一位 自在快樂的佛。所以他們的教統雖然有很多的法門,

但是目標極度統一,這裡完全可以借用《進化論》的理念,凡是與人們目的不統一的法門,都將被冷落甚至是拋 棄,

這樣最後剩下的自然也就只有能夠最快成就佛道的法門了。

修佛者目的堅定,他們拼搏的意志絲毫不比現在的熱血創業者差,就連那五百羅漢,最後不也還是為了成佛?

而地藏菩薩也是以盪空地府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雖然花費的時間可能是極為漫長的,那毫無疑問他也沒有能夠脫離前面說的佛教終極目標,

即化身為佛,從而跳出輪迴。

但這能不能說又跳入了另外一個輪迴之中呢?

答案讓人有些沮喪,因為它是完全可以的,為了跳出生死而陷入成佛的輪迴之中,就連地藏菩薩也不能免俗,他不知道,

當他成就佛位的時候,就不再是如今的地藏菩 薩了,當然很可能他明白自己的這種尷尬處境,因此才立下這個幾乎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分析後,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者,他與其他佛相比要優秀的 多,但還是沒辦法超脫,只能以這種方法作為勉強維持局面的緩兵之計。

不過,就成佛這一觀點上來說,已經可以歸屬為成神教中的一種,這也是其 之所以比道教要昌盛的多的原因,其餘類似於基督教等等宗教,

都為人們畫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在人死之後所去的世界,而不提倡今生活的暢快自在。例如道教的八 仙,包含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意指無論是男女老少,

亦或是窮人富人,都一樣擁有得道成仙的機會,而且他們也沒有類似於菩薩相等等特殊形象,而是就以原本的 面貌示人,乍一看也沒有那種佛陀的氣勢,

但這卻能夠彰顯自我。天下間修佛的那麼多,最後修成一個模樣就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而道教這種形式卻能夠體現出仙 人與仙人之間的差異性,

都修成三清那樣的話也就沒意思了,所謂「因為我在,所以我在。」,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在世,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人都有其各自的特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特殊化,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

兩個人的思想不可能完全相同。就拿修仙距 離,每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生硬的搬照、效仿,輕則耗費一世都無法頓悟,

重則走火入魔墮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仙人的信仰非常分散,他們更注重對於道 的理解,而不是某個具體的人物,在他們看來那只是他們的代表而已,

對他們起不到領袖的作用,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這也是他們 與其他教統最大的差距,經常有兩種不同的修仙教派互相看不起,

大門大派尚且如此,更不必說那些散落在世間的小門派了,可以說就像是一盤散沙一般,無法將力 量凝聚起來,自然鬥不過那些教派。

當然,實際上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是一個缺陷,相反,真正有思想的人會明白,雖然修佛能夠成就佛陀之位, 身份高崇,但修道若是就為了這個目的的話,

那麼恐怕還需要走很多的彎路,這些教派基本上都是善的代表,我們不敬仰仙佛,我們敬仰的是這種善的精神,一定要 堅持這種想法不受動搖,這樣才不會迷失自我。

明是否,辯黑白,是有信仰的人最起碼的素質,為了修佛就不論是非,崇拜上帝就可以混淆黑白,我認為這不能算是 信仰宗教,他們真正信仰的其實是錢權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