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役能夠對中國軍用飛機展開緊急應對的機型主要還是依靠F-15J和F-15DJ兩型戰鬥機,F-15J戰鬥機是美國授權日本在國內自行組裝的F-15C/D版本的變種,F-15DJ為其雙座教練型,總共生產了233架,主要由日本三菱重工來製造,換裝了部分日本國產的航電設備。現在經過兩次升級,日本的F-15J戰機已經具備了發射AAM-4先進主動雷達中距空空飛彈能力,並且雷達也換裝了APG-63V1型,不過這個換裝升級進度比較緩慢,從實際進入改裝到現在已經經過有5年的時間,現在才有52架F-15J和F-15DJ完成改裝,2016年預計要改裝32架,不過進度很可能會延遲。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採訪的日本空中自衛隊飛行員稱,在2015年對中國軍用飛機的緊急升空應對次數上升到了571次之多,尤其是針對中國作戰飛機的攔截架次超過了一半以上,剩下的是針對運-8X巡邏機,運-9電子訊號偵搜機,空警-200預警機以及小型運-12這類巡邏機。由於這些飛機的空中續航時間要比戰鬥機長,並且他們所執行的任務都比較特殊,所以日本空中自衛隊要格外警惕這些機型。通常都會是派遣F-15DJ雙座型前去攔截,前座進行操作,后座來進行拍照。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日本發布的照片,其實都是由F-15DJ拍攝的照片。根據日本飛行員對產經新聞記者的描述,尤其是在攔截運-8X和運-9電子偵搜機時難度最大,因為他們往往可以以很低的速度進行巡航,F-15是一種高速戰鬥機,在中低速條件下需要小心操控,因此必須要派遣F-15DJ雙座機進行攔截。而且往往這樣的任務一飛就要數個小時,中國軍機內部寬敞,人員可以走動休息,日本戰鬥機只能蝸在駕駛艙內動彈不得,不得不說是非常難受並且消耗體力的事情。
雖然表面上是日本戰鬥機對中國運輸機的緊追不放,實際上日方飛行員還透露了另一個細節,經常可以在後視鏡中發現有中國戰機的身影。雖然地面引導已經告訴他有敵機迫近,但只有在後視鏡中看到對方戰機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威脅。畢竟都是掛了實彈的真傢伙,少有差池就可能會被擊落。日本的F-15從監視別人到被人監視,攻防轉換就在一瞬間,這就是現代空戰的高度不確定性。
根據日本防衛省單方面的統計,2015年針對中國軍機的攔截次數比2014年增加了107次,已經創造了2001年以來的最高記錄。並且日本承認中日戰機在空中不僅僅是進行了互相伴飛,還發生過追逐和對峙。以前對日大戶俄羅斯現在顯得要落寞不少,2015年只有288次,這也顯示出俄羅斯空軍遠海作戰巡邏能力仍然處於冬眠復甦期,並且復甦腳步緩慢。
鑒於中國軍機越來越頻繁的出動,日本空中自衛隊也緊急成立了沖繩那霸的第九航空團,增派了20架F-15戰機,使得駐守那邊的F-15戰機達到40架,並且還準備加派40架F-2戰機進行支援作戰。但是日本F-15戰鬥機已經進行了2次機體延壽,如此高負荷的出動頻率顯然會加速其老化程度,會導致事故頻出。日本F-2戰鬥機航程不足,並且在和中國的殲-11BS和蘇-30MKK以及更新型的戰鬥機面對面時,根本性能不占優。顯然中日空中力量的天平已經足足倒向了中國一方。主動權已經被我們牢牢的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