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今天的冷知識週刊要帶給大家世界上可說是最知名的小丑之一,麥當勞叔叔。
如果各位讀者曾遊覽世界各個城市,應該不難發現到麥當勞叔叔因應在地化,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各個地區,最知名的莫過於來自泰國的三碗豬腳叔叔與,峇里島Kuta海灘旁的衝浪叔叔。
麥當勞叔叔向各位讀者問好:「Sawasdee Krub!」
衝浪麥當勞叔叔
我們知道,肯德基的代表人物桑德斯上校是神秘配方發明者,也同時是其創辦者(還我薄皮挊雞!),但如果麥當勞叔叔也只是創辦人的話,那到底有什麼好介紹的勒?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懶得往下看的讀者已經打開WIKI頁面,發現麥當勞叔叔是由一位拉脫維亞裔名叫Michael Polakovs(1923-2009)的馬戲團小丑在1966年所創造的。不過讀者們可以仔細看一下右邊那欄,寫著首次登場是在1963年;在1966年被創造,卻在1963年初次登場?莫非五十年前就流行穿越?
什麼!?麥當勞叔叔!你也略懂穿越嗎?
事情是這樣的……
在1963年,麥當勞曾經推出過三支電視廣告,廣告中代言的角色名字叫做:Ronald McDonald, the Hamburger-Happy Clown(洛納德.麥當勞,漢堡快樂小丑)。這個角色是由知名的喜劇演員Willard Scott所飾演,雖然名字和現在的麥當勞叔叔完全一樣,但形象略有不同,甚至可說是有點驚悚。
第一支廣告片
至於前面所提的Michael Polakovs,原本是和父母一同在拉脫維亞經營馬戲團,用小丑可可(Coco the Clown)的藝名在歐洲走紅。在父親過世後,Michael便繼承了家業跟」Coco the Clown」一名;直到1966年,麥當勞聘請了Polakovs來代言,利用這個形象重新設計麥當勞叔叔,原本就已頗知名的Coco the Clown結合了新興的速食餐廳,果不其然一炮而紅,因此確立了我們今所熟知的麥當勞叔叔形象。麥當勞官方的說法,也是將其稱為第一位麥當勞叔叔唷。
Michael Polakovs的麥當勞叔叔
不過說到前些年最為人所知的麥當勞叔叔,應該還是被廣泛流傳十分失控的藍藍路吧?
雖然麥當勞叔叔正式的全名是Ronald McDonald(羅納德.麥當勞),但在藍藍路廣告的出處地日本,他卻有另一個正式名稱Donald Mcdonald(唐納德.麥當勞),猜想可能是日文要發出R的音不太容易吧?(不負責之評論)
如果忘記藍藍路是什麼,讓我們來複習一下藍藍路:
【動作】
1. 首先,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並輕拍肩膀(藍;らん)
2. 然後胸前合掌(藍;らん)
3. 最後掌心向前高舉雙臂(路!;る~!)
此影片充滿洗腦音樂,請審慎點入
其實這個洗腦的藍藍路,是日本麥當勞在2004年委託廣告公司設計一連串的形象廣告,「Donald’s Uwasa(麥當勞叔叔的流言)」,廣告有很多集在討論麥當勞叔叔的小秘密;不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藍藍路這動作了,他是麥當勞叔叔愉快時會忍不住做出來的動作……;雖然意味不明,但也確實造成了當時的一股惡搞風潮。
「ランランルー!ドナルドは嬉しくなると、ついやっちゃうんだ!みんなも一緒にやってみようよ、いくよ!ランランルー
中譯:「藍藍路!麥當勞叔叔高興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做出這個動作,大家也跟著一起來做吧,準備喔,藍藍路」(摘錄自維基百科:藍藍路頁面)
故事說到這裡,各位讀者是不是對麥當勞叔叔有更多了解了呢?
順帶一提,現在台灣麥當勞的外送電話是委託香港電訊盈科在上海的客服中心接送,所以用台語點餐的話是吃不到漢堡的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