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接任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最怕看到誰是首富」

@ 2016-05-08

5月8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在京召開媒體座談會。圖為座談會現場,從左至右為: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柳傳志、馬雲、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5月8日上午,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在京召開媒體座談會,宣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將接替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任俱樂部主席,柳傳志已於4月24日卸任。

當天,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樂視控股董事長賈躍亭被正式宣布成為俱樂部新晉理事成員。而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巨頭中,僅有馬雲一人參加該俱樂部。

王健林退出執行理事

官方資料介紹,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06年由31位中國商業領袖、經濟學家和外交家發起,49家理事企業創造的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三萬億人民幣。「作為民間非營利機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是企業家思想交流、合作互助的平台,也是中國領先公司廣泛展開國際合作的主要渠道。以推動企業家精神社會化、推動經濟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機構使命。」「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是中國市場經濟的代表人物,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第一批創業者,有著獨特的創業經驗和管理思想;他們尊重並遵循市場規律來獲得商業成功。」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執行理事會成員從原來的8位變成了6位。這其中,柳傳志卸任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後沒有出現在執行理事會名單中,另一位在執行理事會名單中消失的成員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

4月22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中國綠公司年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最初的宣傳照片中,還可以見到王健林的身影,但是王健林並沒有出席任何相關論壇,甚至缺席中國綠公司年會的重頭戲「十人十年」。

柳傳志表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理事成員有主動退出的自由。另外一個方面,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是由企業家組成,既然是一個組織,就應該有相應的規則,根據規則連續三年缺席理事會會議,並且沒有繳納罰款,就自動離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如果需要入會,需要六個月之後重新申請。

馬云:在公司的重大決定都與錢無關

「中國企業家應該理清與錢有關的事情,我自己感覺,在公司裡面,我幾乎做過所有的重大決定,跟錢都沒有關係。」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新任主席馬雲當天發言時表示,「我覺得企業家在做重大決定的時候,一定是跟錢沒有關係,跟道德、價值觀、社會責任擔當有關係。」

馬雲認為,中國社會確實需要三樣東西,第一,商業社會解決的是結果導向,商業一定要結果。第二,商業社會解決的效率導向,這個東西人家乾的東西10塊錢,我如果3塊錢、5塊錢把它干出來。第三是公平導向,商業是一定沒辦法強迫你幹什麼事,強迫你必須跟我做生意,沒法做,我們大家強調公平。

馬雲在當天還在媒體座談會上澄清,他從來沒有公開回應過有關「魏則西事件」的內容,有個別自媒體以專訪的形式模擬了他的回應。馬雲表示要加強對媒體的溝通,否則就「有人」幫你溝通了。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座談上表示,「我的企業參與民營醫療投資最近被提到,看得出公眾期待企業家的擔當、責任感更強。而我們要檢討,今後在投資、發展是要考慮更多一些。」

馬雲還向在場的媒體呼籲,希望媒體不要評比 「首富」頭銜。馬雲稱,「我最怕看到誰是首富了,這樣的財富評比對於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不好,不應該僅僅關注一個人的財富值,『首富』應該是『首負』負責任的『負』」。

5月8日,馬雲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媒體溝通會上演講。 中國網 圖

以下為馬雲當天發言實錄

我以前是當老師的,我說了好多遍,我當老師時候不太看得起商人,有人說商人基本上無商不奸,買來賣去倒賣一下而已,也沒什麼。但是自己乾了這麼多年做企業、做商業以後,我深深為這個階層、這個群體感到驕傲,當一個商人的群體,其實很不容易,在中國做企業,有成就感,有很大的這種責任感,但這個階層不太被人認同,確實是挺辛苦的,這個群體需要被人認識,這個群體需要發揮他的價值,這個群體需要進步。所以我自己覺得中國商人群體、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成長和進步,伴隨著整個中國社會進步,是一個巨大的責任和擔當。

我覺得十年以前一起跟大家參與了這個俱樂部的發起,發起的目的,希望咱們這個群體能夠跟社會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被社會認可。

我也希望以後有孩子們在寫將來長大的理想,當科學家、當市長、當藝術家以外,也能說我以後長大想當個商人,因為我覺得這個國家不是商人多了,這個國家真正的好的商人不多。中國企業不是多了,中國企業真的也不多,儘管我們有近千萬的浙商,但是成規模、成體系,有自己組建、自己價值體系的群體確實不夠多。

所以柳總跟我談了以後,我思想鬥爭很多,因為我自己很少做兼任,少數的兼任也都跟公益有關,剛才說一畝三分地,我的一畝三分地不太好搞,所以壓力很大,時間也不夠。但是後來覺得這也是一種公益,只是有一個機會給大家服務,所以我後來就答應了。

對中國企業家的群體,未來我們俱樂部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是跟錢的關係我們要理清楚。其實我們這個群體,已經是剛才馬行長講,我們有數萬億的影響力,我自己感覺,在公司裡面,我幾乎做過所有的重大決定,跟錢都沒有關係。

我覺得企業家在做重大決定的時候,一定是跟錢沒有關係,跟道德、價值觀、社會責任擔當有關係。今天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幾萬億,也許未來會更大,這撥人群必須有擔當責任,這撥人群必須討論的是錢以外的事情,如何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勢必我們自己需要進步,我們自己學習,我們需要自己提升自己。

所以我覺得錢重要,錢到一定的時候已經成了社會資源,是社會委託我們這幫人把社會搞的更好。想想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這些人都是為了活下來,都為了生活,都是能夠過得好一點,但是到今天為止,我們跨過了這一個階段的時候,要看清楚錢的本質、錢是資源,它是完善社會,讓社會穩定的資源。

中國社會確實需要三樣東西:第一,商業社會解決的是結果導向,商業一定要結果。第二,商業社會解決的效率導向,這個東西人家乾的東西10塊錢,我如果3塊錢、5塊錢把它干出來。第三是公平導向,商業是一定沒辦法強迫你幹什麼事,強迫你必須跟我做生意,沒法做,我們大家強調公平,這是我們中國社會需要,結果導向、效率導向和公平導向,所以我覺得我們這撥人,今天志同道合坐在一起,我們希望創造價值,讓社會認識價值,不斷提升自己。

第二個是我們企業家與政府的關係需要講清楚,習主席講的「清、親」的關係,我們自己講了四個不,不行賄、不欠薪、不逃稅、不侵權。跟政商關係也一樣,我覺得我們今天共同促進了整個社會的進步,不管大家承不承認,在當今社會,企業家、商人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所以我認為企業家就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學家。因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是需要有一批人對經濟的把握、導向,所以這是我覺得我們今天重要的。

另外一個,中國企業要處理好跟世界的關係,全球化絕不意味著國外開幾個工廠,外面有點工廠不等於你全球化,全球化不等於英文好。中國企業家群體總體來講英文都不咋的,但是我們都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努力。

今天中國有另外一個觀點,我這麼覺得,中國企業家要走向全球化不是遠征全球,而是融入全球,參與全球。如何參與全球化的發展,融入到當地過程中,為當地,在海外創造價值,在當地成為真正能夠受人尊重的企業。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必須要參與全球,創造當地的價值,創造當地的稅收,因為只有這樣,中國企業才能受人尊重,中國才能受人尊重。

以前我們出去的時候,考慮到稅收的問題,考慮到這些問題出去,考慮到市場問題。

其實市場光中國也夠大,但是中國企業家今天和未來跟世界的交流過程中,我覺得要擔當起這個國家的文化、價值體系,所以為了中國企業家俱樂部還會一如既往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發展,因為不管我們願不願意,也許二十年,也許三十年,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作為第一大經濟體裡面的第一個最大的經濟群體,企業家群體,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如何要擔當世界經濟的發展,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今天十年過去以後,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也要去思考的一些問題,我們如何能夠在這裡面發揮作用,贏得尊重,不僅在國內贏得尊重,在世界上贏得尊重。

第四是中國企業家處理好過去跟未來的關係,沒有過去的積累,沒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的積累,我們不可能有今天。所以對昨天我們永遠是要有感恩之心。

企業家群體要有信念,每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必須有堅強的信念,所以我們對昨天是充滿著感恩,對未來充滿著敬畏,今天充滿著珍惜。所以我自己覺得經濟不管多好多壞,經濟也從來沒好過,都是靠大家努力起來的。經濟從來也沒壞過,只是你怎麼判斷問題。

經濟好的時候有爛企業,經濟不好的時候有好企業,哪個組織都一樣,在座所有的媒體,你的雜誌社、報社也經歷過,只是人家看你總編輯特別爽,感覺沒事情,其實你知道有多不爽。我們做企業,你看他多風光,我們有的時候一晚上只睡兩三個小時,每一天跑一個國家,跑一個城市,對我們來講太多了。

所以對昨天的感恩,以前說沒有柳總,沒有東華也好,沒有大家多年的支持,沒有十年,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不會走向今天。明天今天大家一樣的問題,很多人說實體經濟碰上網際網路,其實我們也很麻煩,我們也沒碰到過,也不知道未來怎麼走,也不知道未來網際網路技術會發展到什麼地步,所以大家都有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

總而言之一句話,俱樂部對昨天中國取得的成績表示感恩,對未來中國的發展、世界的發展,我們是充滿敬畏,但是對今天我們還是要很珍惜,只有這樣,我覺得這個企業家俱樂部。

還有一個我們也不是聚在一起,為了發什麼聲音,或者表達什麼樣的力量,我們聚在一起,是希望為自己成長創造價值,我們希望對社會進步創造價值,所以是由內而外,我們希望給社會帶來一些價值,對今天、明天,對未來的孩子也能夠樹一個榜樣,對中國社會,因為今天其實來講,各國最大的問題都已經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的第一擔當者,第一個責任人是企業家群體,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個擔當,我們必須要學習。所以這是我想我過去幾年,當主席要想做的方向。

另外一個我沒幹過,我跟企業家都說清楚了,我的干法跟別人不一樣,也得容忍,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這個俱樂部不是辦十年,可能是辦一百年、三百年,他需要對這個群體進行提升和發展,有不同的風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