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連續15年當選華人首富,多虧母親這樣一句話

@ 2016-05-08

李嘉誠連續15年當選華人首富,多虧母親這樣一句話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這項起源於美國的感恩活動,在中國應該是最被接受、反對聲最少的西方節日。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向來不缺少對母愛的頌揚。都市白領也好,七旬農婦也罷,一旦以母親稱之,便有了同樣的聖潔光彩。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古語說,三歲看老。從三歲幼兒的行為舉止,可推測出其將來會是怎樣一個人。這話並不誇張,且已被現代心理學所證明。

善良或邪惡,勇敢或懦弱,正直或姦猾,成人之後的很多性格都是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成功的企業家尤為如此。

柳傳志曾 寫過一篇文章,感恩母親身上體諒他人、公私分明、多給別人機會、正直善良等品格,「對我影響很大」。

作為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持股只占2%左右,他選擇和大 家分享;他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堅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他那激盪人心的演講能力也是拜母親所賜,尚不滿10歲時母親就鼓勵他:「你應該有講演的能力。」

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將「自信」看作是母親給自己的最好禮物。

韋爾奇從小有口吃,但母親為他找到一個完美的理由:「你太聰明了,沒有誰的舌頭可以跟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瓜

」韋爾奇沿用了這種方法,他總是想方設法幫助部下建立自信心。他的很多管理理念也都可以追溯到母親身上,比如確定苛刻的目標等等。

俞敏洪母 親從小未曾讀過書,一字不識,但她後來硬是可以給兒子寫信。

多虧她的不服輸不認命性格,俞敏洪才得以參加三次高考,最終進入北京大學。

老太太還頗有經濟頭 腦,改革開放前先是養豬,後又開辦家庭工廠,成為人人歆羨的「萬元戶」。

但她沒有把錢花在物質享受上,而是在家鄉鋪路修橋、興辦學校。

俞敏洪身上的理想主義色彩、社會責任意識、堅韌品性、商業思維,可以說無不是受母親影響。

幼年時,李嘉誠曾因撒謊而遭母親痛打:「你以後還敢不敢騙人了?」他母親相信「善惡必有報應」。

事業初起,李嘉誠的塑膠製品頻現質量問題,工廠面臨破產。母親又及時為他指點迷津,「誠信當頭,則無危而不克

」李嘉誠一一拜訪銀行、客戶,認錯道歉,賠付罰款,最終扭轉局勢。

自此,他以「信譽第一,以誠相待」遊走商海,1999年被福布斯評選為華人首富,此後連續15年穩居寶座,財富超過2000億,直至被王健林、馬雲超越。

李開復回憶說,母親從小就教育他,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沒有通融餘地。

他後來把「做最好的自己」稱作成功的秘訣,認為只有懂得發揮潛力、努力突破自我才能成長。

心靈之地,不種糧食,必長荒草。相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學校教育。

成功者的種子,需要父母潛移默化撒在子女心間。

成功未必是取得偉大的成就,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就是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