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胎後嬰兒不幸沒有死亡,醫生最後的處理方式讓人無比心寒
談到墮胎,有人反對,因為想要捍衛生命的價值;有人贊成,因為認同女人身體的自主。不論我們怎麼看待「墮胎」的各種理由、故事,最後總會回到「墮胎對生命是否有罪?」上面來。但今天笨媽媽想從大家很少關注的一個面,來談談墮胎。
或許你知道墮胎手術是怎麼回事但沒有親眼看過墮胎手術,或許你曾經經歷過墮胎手術,但不管怎樣,你也許並不了解的是,那些經歷過墮胎手術卻又僥倖「倖存」的寶寶,通常會有怎樣的下場呢?
凱薩琳是一間醫院的產科護士,當她值班時,一名在鹽水墮胎法中倖存下來的女寶寶被送到了她所在的醫院。
鹽水墮胎法又稱鹽毒法,用在胎兒第四到第七個月,是1970年代最常用的方法。這個手術是用一支三吋半到四吋的針,從母親的腹壁插到羊膜囊(ammiotic sac)中,抽出二百毫升的羊水,然後以一種強度的濃鹽水替換。在這個程式中,胎兒是把鹽吞掉,在鹽中「呼吸」,基本上,胎兒全身的皮膚被鹽熨傷,慢慢被毒死,於是母親開始分娩,排出一個死的、燒傷了的,和枯萎的嬰兒。
凱薩琳說那天晚上,她看到育嬰室外面擺了張床,一個已經成型的小可憐正在那大哭,寶寶的全身都經歷了嚴重的灼燒,很明顯她剛才在媽媽溫暖的子宮內經歷了鹽水墮胎法。
寶寶看起來就像剛剛從一鍋滾燙的熱水中撈起來一樣,現場沒有護士和醫師,更沒有寶寶的家屬,可憐的寶寶就這樣全身赤裸的被拋棄在哪兒,孤單痛苦的等待著慢慢死去。
這名墮胎寶寶的死亡給凱薩琳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她不敢相信在號稱如此文明的社會環境下,竟然還有如此可怕的人間地獄存在著,那晚看到的畫面成為了她揮之不去的惡夢,後來她問了其他醫院的醫師是如何對待同樣情況的胎兒的,更令她震驚的是,醫師竟然直接將寶寶丟在醫療桶裡面,然後蓋上蓋子,讓她們慢慢窒息而死。
凱薩琳碰到不僅僅是個例,另一名在新澤西工作的護士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一名媽媽罹患了癌症,化療後才發現肚中已經有了寶寶,23周大了,由於化療會導致對胎兒嚴重畸形,醫師對這名媽媽進行了墮胎,但「不幸」的是,寶寶的生命力異常頑強。當醫師將墮胎的寶寶放在育嬰室的保溫設備里時,小寶寶的胸腔正跟著她的心臟強有力的上下起伏著,隨後這名可憐的墮胎兒開始缺氧,他不斷的喘息著,小手小腳胡亂的舞動著,隨後他的全身都開始不停的顫抖著,想要努力的呼吸卻不得。
當這名護士拼盡力氣想要說服醫師挽救這名已經23周大的小男嬰時,醫師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話:「這是已經墮胎的寶寶,作為醫務人員,我們無權干涉。」「
隨後醫師們前往手術室拯救另一名因為意外早產而生命垂危的女寶寶,但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當這名因墮胎而努力想要呼吸的寶寶因醫師的放棄而不得不痛苦的死去時,那邊醫護人員拚命搶救的小女嬰也沒有存活下來。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是被動的被放棄了,另一個至少曾被重視過。
護士瓊安在她的醫護生涯中也經歷了很多不人道的扼殺,那天晚上,一名穿著手術服的護士匆忙的跑到她所在的科室,將一個蓋著紙巾的手術盤丟給了她並留下了一句話:「剛剛墮胎的嬰兒,才22周大,還有呼吸」,瓊安拿開了紙巾後發現一個小男嬰正躺在裡面。醫師告訴她什麼都不需要做,靜靜的等待她死去就好。此時瓊安心裡憤怒極了,她摸著男嬰的手臂,充滿了絕望,4小時候後,這名男嬰多呼吸才漸漸停止,隨後瓊安將他帶到了醫院的太平間,從此,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知道他曾經來過,他也永遠都不會有名字,永遠都不會知道媽媽的臂彎里是多麼舒適溫暖。
據記載,世界上最早出生並存活的早產兒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所以說,大家普遍所認為的22周之前的嬰兒無法存活,並不是絕對的,基於胎兒發育的基礎上,胎兒的存活是一個機率問題,並且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這個存活機率還在不斷上升,那麼對於這些22周大、23周大的「倖存」墮胎兒,我們是否真應該如此冷血呢?
笨媽媽希望:能不墮胎就儘量不要傷害一條無辜的生命,孩子認我們做父親、做母親、是緣分,也是福分。面對墮胎,也許我們有能力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