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風戰鬥機技術最誘惑我們的是什麼?

@ 2017-04-03

【歐美精選 專題策劃】

近年來,中國的軍事力量在不斷發展,但歐洲的一些老牌軍事強國軍工技術發展放緩。那麼歐洲現在還有那些軍事技術暫時還可以向中國炫耀呢?相對中國軍工恐怖的發展速度還可以向我們炫耀多久呢?讓我們看看陣風戰鬥機技術對我們還有多大誘惑呢!

作為一款法國獨立研發的先進戰機,經過改良後的批次號稱屬於三代半戰機,雖然成名已久,但在出口上「陣風」戰機卻一再折戟。在性能上,「陣風」戰鬥機的機載電子系統是目前歐洲最先進的,其RBE-2火控雷達是歐洲第一種機載多功能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其性能遠優於「颱風」和「鷹獅」的雷達。這種雷達在對空狀態可發現跟蹤數十個目標,可自動跟蹤8個目標並能同時攻擊其中4個目標,而且還具有很強大的對地攻擊模式,這是「颱風」和「鷹獅」的雷達所望塵莫及的。同時,「陣風」戰鬥機還有一套紅外/電視光學瞄準系統,主要用來輔助雷達發現和跟蹤空中目標,在複雜電子干擾下可不開啟雷達就能發動攻擊。

儘管「陣風」戰鬥機號稱屬於全球最高效、最精密、最昂貴的多用途戰鬥機之一,然而,這種「高大上」的戰機對中國還有多大誘惑呢?

泰雷茲公司研製的「電子掃描雷達2」(RBE2)多模式雷達系統,該雷達採用了相控陣電子掃描天線,探測距離100千米,被標榜為歐洲的第一種戰鬥機主動相控陣雷達。而中國戰機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所以在這點上我們已經不羨慕陣風了。

陣風戰機對我們最大的誘惑還是發動機。陣風使用的是斯納克瑪生產的M88系列引擎,服役的是M88-2。M88-2讓陣風能夠在攜帶4枚飛彈及1250升外掛油箱下作超音速巡航;海軍版陣風M型能夠在攜帶6枚空對空飛彈下作1.4馬赫的超音速巡航。

M88-1的結構與早期M88 MK1相同,推重比從9.5提高到10.0。改進的主要方面是:提高渦輪進口溫度,改進風扇和壓氣機氣動設計,風扇壓比從3.5提高到4.0。在這點上,我們自產的「渦扇」還存在一定差距。2000年10月624所高空台具有了大推力發動機的試驗能力,型號裝機首飛是在2001年7月,2002年6月裝單台太行發動機的蘇27試飛台進行了首飛,取得階段性成果,2003年12月裝兩台WS10A的殲11A首飛,03-04年間WS10A開始試裝殲10戰鬥機。

陣風的駕駛艙內有多樣的顯示設備,包括一個廣角抬頭顯示器(HUD);兩個低頭彩色平板多功能顯示器,設有觸控功能,駕駛員帶上手套後仍能使用;當所有裝備研發完成後,將包括有頭盔式顯示器,其將有之功能包括目標選擇。中國現役先進戰機的座艙設計已經完全跟上了世界潮流。

陣風戰機強大的掛載能力。測試中陣風戰鬥機成功掛載了6枚AASM Hammer型空對地精確制導炸彈、4枚中遠程空空飛彈、2枚「流星」(METEOR)遠程空空飛彈以及3個副油箱。

【後記】中國第四代隱身戰機殲-202016號在9月18日當天成功首飛,其採用的黑色尾噴口的發動機備受關注,也引發爭議。航空動力患「心臟病」一直是中國軍工的老大難問題。不過,官方媒體的一則報道則外界認識到中國軍工為治癒「心臟病」所做的努力以及結出的碩果。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披露航空發動機發展路線圖,其中包含十幾種型號的發動機。路線圖顯示,WS-15在2014年完成驗證機,WS-10A在2015年首飛,CJ-1000A將於2016年首飛,空天發動機將於2016年掛飛,推比達15一級的第五代發動機將於2016年上馬完成核心機。如此,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作者:歐美精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