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100堂課,不如帶孩子在大自然裡走1天!

@ 2016-05-07

上100堂課,不如帶孩子在大自然裡走1天!

作家曾說過:「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里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間學問的根本。」

我是支持戶外親子活動的,不僅因為它本身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更重要的是,它對於孩子拓寬眼界,增進生活體驗大有裨益。而智慧的父母總能把家庭教育很好地融入到戶外活動當中,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經歷。

有 一位經常與我聊天、特別好學的媽媽和我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說:「羅老師,我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基本屬於放養的那種。在田間地頭瘋跑瘋跳的記憶, 到現在都還能給我很多的溫暖和慰藉。現在我也會經常帶孩子回到家鄉,讓她有更多的機會親近自然,每次回去她都樂得不行。」

在我自己學習育兒知識時,也常會看到這個詞:回歸自然。

無遮攔的陽光和開闊的空間,能為孩子體能方面提供豐富的養料。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孩子可以奔跑追逐飛舞的蝴蝶,可以攀爬樹木,採摘樹葉和果實,可以任意飛跑蹦跳喊叫,隨時隨地都可以鍛煉到孩子的大動作和精細運動。而這種機會,是在城市化的今天,住在百餘平方米的房子裡的孩子們,鮮少能體驗到的。

如今城市中的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是如此難得,即使真的有機會體驗,也有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在大自然中正確引導和陪伴孩子。

很多父母糾結於自己知識有限,擔心孩子問起動植物名字時自己無法回答。其實,不用怕。我也是這樣。在女兒開心瘋狂問「為什麼?這是什麼?」的時期,我也很抓狂。對於孩子摸不著頭腦的問題,有時我們真的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是,那有什麼關係呢?

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成為孩子最好的玩伴,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多彩自然的魅力。當遇到一棵你怎麼也叫不出名字的樹,你仍然可以陪伴孩子用另外一種角度去感受它,比如去聞一聞,摸一摸,靜靜地坐在樹下觀察它的枝條和葉子,以及看樹葉的縫隙中,太陽的光線是如何閃爍變化的。光是這些體驗,就足勝過一本厚厚的教科書和一堆的枯燥解釋了。

正是因為如此,也是我寫《探索著長大》這本書的緣由。

我 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來告訴父母們,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課堂。應盡可能多的帶孩子去海邊、草原、植物園等地方,哪怕是樓下的小公園,和孩子一起摸一摸 青草和泥土,一起研究一朵花的構成,一起發現樹葉的秘密,一起解剖一顆果實……讓孩子在觀察事物中學會發現問題,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產生的新想法就越 多。

孩子注意力通常有限,但並不意味著大腦一次只能學習少量東西,而是因為事物的新鮮感已經逐漸消退,孩子需要更新的刺激,需要不斷地得到新的信息。如果你能滿足孩子對新刺激的不斷需求,孩子將會很高興,並能學得更多。

所以,帶孩子去大自然吧。去感受,去探索,去和孩子一起成長。

羅 靜

-------------------------------------------------

以上是羅靜博士關於大自然教育的一些看法。是的,在大自然中,孩子不但可以增長見識、學習知識、感受自然之美,還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提升注意力、洞察力,以及社交能力等。

孩子天生是屬於自然的,他們在大自然中可以無拘無束,肆無忌憚地玩耍,而這些都可能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羅靜博士在新書《探索著長大》中是如何通過大自然來教育孩子的吧!

圖書簡介

1、早教博士教你邊玩邊成長

羅靜博士不僅是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者,同時她也是兩位孩子的媽媽。她不僅懂得怎樣和孩子玩得歡暢,更重要的是,在遊戲過程中注入專業的早教知識,和孩子邊玩邊成長。這也是羅靜博士想在這本書里告訴家長們的事情。

2、樹葉和石子都能變成早教道具

戶外出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被很多家長忽略的小花、小草、樹葉、石子等,卻是羅靜博士眼裡最好的早教道具,也是孩子們眼裡最好玩的玩具。

3、大自然是最好的早教教室

很多家長覺得做早教是一件很複雜事情,其實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變成早教。尤其是在大自然中,大到一座山、一棵古老的巨樹,小到一片樹葉、一粒微塵,從整體到局部的豐富視角,能充分激活孩子們的思維,並於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圖書節選:

青蔥挺拔的樹

抱一抱大樹,和樹木做朋友

公園中肯定少不了各種各樣的樹木,每種樹木都有自己的特點,可以充分引導孩子和樹木來個親密接觸,了解樹木特徵的同時,建立起孩子和植物的感情,讓孩子更具愛心。

先從細一點的樹木開始,嘗試張開雙臂擁抱樹木。媽媽可以先給孩子做個示範,細一點的樹幹,可以雙臂環抱過來,粗一些的樹幹,也許雙臂只能環抱住一半。孩子在抱樹的時候,有時候會情不自禁地用雙手拍打樹木,十分有趣。

藉此遊戲,一是可以幫助孩子近距離感受樹皮的粗糙、紋路,真正擁抱自然;二是可以讓孩子了解到,除了尺子,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去丈量長度;三是,在與樹木的親密接觸中,培養孩子對於植物的感情,讓孩子更有愛心。

通過遊戲,是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最好方法。

用樹枝做彈弓

還記得小時候玩彈弓的情景嗎?小時候玩具少,都流行自製玩具,一個簡單的小彈弓,卻可以把家長和孩子都帶回到童年的時光中。

製作過程:

一支 Y 形的樹枝,一條鬆緊帶,棉線。

1.尋找一支 Y 形的樹枝,木頭的質地要比較硬的——比如橡木、白蠟木、核桃木等。

2.接下來要確定將鬆緊帶綁在樹杈的哪個地方,這地方要用刀子先刻出兩個槽,注意,兩個開叉上的槽要一樣高。將末端多餘的樹枝切掉一點,但是不能切得太靠近槽口,防止鬆緊帶拉動的時候滑出去。

3.自己決定需要多長的鬆緊帶,鬆緊帶越短,彈弓的彈力就越大,但是如果太短了,也拉不動。

4.將鬆緊帶兩端纏繞在刻好的槽口上,用棉線在纏繞的重疊處將鬆緊帶綁緊固定。

製作過程可以由爸爸來完成。孩子可以幫爸爸選樹枝。玩的時候,要避免傷到路人,可以父子二人面對湖泊,比比看,誰發射得更遠。在玩的過程中,既鍛煉了手臂的力量,又鍛煉了手眼協調的精準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