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孩子被欺負,教他正確的「打架」姿勢!
幼兒園裡有一個「小惡霸」,總是喜歡欺負小朋友,小孩也常常莫名其妙地被他搶玩具, 甚至被他打。 小孩很生氣,但是麻麻說,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要做一個謙恭有禮的人,不能還手。小孩覺得特別委屈和恐懼,現在越來越不喜歡上幼兒園了。 其實,孩子經常被欺負,家長與其強迫孩子隱忍,讓孩子壓抑自己,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的發展,還不如教孩子正確的「打架」還手姿勢。
拒做小綿羊! 孩子老被欺負危害大
【孩子哭訴】
粑粑麻麻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溫和謙讓的人,不能打人罵人。但是,有些熊孩子就是特別霸道,就算我們不惹事,不還手,他們還是經常來找碴。小孩莫名其妙被欺負,卻又不能還手,心裡覺得很不平衡。說好的「是非分明」,說好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
【正解】
謙 恭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當孩子發現,欺負人的「壞孩子」沒有受到懲罰,而禮貌忍讓的「好孩子」卻經常被欺負時,他的整個是非價值觀就會被顛 覆。甚至,很多孩子默默承受了「被欺負」,得到的反而是進一步的「被欺負」,「退一步」招來的並非「海闊天空」,他們就會對「謙恭禮讓」這種行為產生強烈 的質疑。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經常挨欺負、受委屈,憤怒的心情卻被「謙恭禮讓」的傳統美德壓抑著,久而久之,他就會對這種狀態感到恐懼和焦慮。國外有研究人員跟蹤研究了7000名兒童,發現經常被欺負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自我傷害等行為,其患憂鬱症的機率是普通孩子的兩倍。
孩子間的戰爭孩子來解決,家長別插手!
【孩子哭訴】
粑粑麻麻每次看見我被欺負,都會火急火燎,馬上衝過來把我們倆拉開,制止「戰爭」爆發。有時候,粑粑麻麻還會嚴厲批評欺負我的孩子。粑粑麻麻真心想要保護我,我當然能夠感受到,但是,如果下次我被欺負的時候,粑粑麻麻不在我身邊,那該如何是好?
【正解】
孩子間的「戰爭」往往來得莫名其妙,但也去得莫名其妙,可能上一秒鐘兩個孩子還互打互推痛哭流涕,下一秒鐘兩人又握手言和一起玩得嘻嘻哈哈。不管他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孩子就在這個戰爭的過程中學會了問題解決的辦法,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技巧。
孩子間發生了矛盾衝突,粑粑麻麻不要操之過急,不管三七二一上去替孩子做主。你能為孩子解決一時的矛盾,卻無法保證一輩子都可以為孩子保駕護航。孩子在你的過度保護和幫助中,形成了唯唯諾諾的習慣,性格會變得懦弱。
長大後,當有一天他不得不離開粑粑麻麻,他就會發現,在激烈的競爭中,他根本不知道怎樣去戰鬥,怎樣去保護自己。所以,粑粑麻麻盡量別插手孩子之間的戰爭,盡管讓他們打,讓他們戰鬥,讓他們成長!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架」的三個套路
正如成人世界裡不可避免地出現口角之爭甚至武力鬥爭,孩子與孩子之間也常常會出現爭搶和衝突。大人被別人欺負了,可不會一味退讓,所以,孩子被欺負了,教他毫無原則地退讓,讓他挨欺負、受委屈,這也是不科學的。
教孩子正確地「打架」,這才是解決孩子之間矛盾衝突的正道。下次如果孩子被欺負,麻麻不妨教他以下三個「打架」的套路:
1、要文鬥不要武鬥,耍嘴皮子功夫說贏對方
【戰爭現場】
麻麻給小明買了架小飛機,小明在花園裡玩得正歡,這時,豆豆衝過來,猛地把小明的飛機搶走了。小明壓抑著心中怒火,指著豆豆罵:「豆豆是個大壞蛋 ! 豆豆是個大壞蛋 !」豆豆也不甘示弱,反問:「我怎麼就是大壞蛋了?」
小明連珠炮著連續提問:「你就是大壞蛋,你憑什麼搶我的飛機 ? 你除了會搶別人的東西還會做什麼 ? 你不是大壞蛋是什麼 ?!」豆豆被小明一問,懵了,答不上來了。自知理虧的他把小飛機扔會給小明:「還給你,我才不是大壞蛋呢!」
【戰略戰術】
孩子被欺負了,不必忍讓,大膽向對方「開戰」! 但是當然不是上來就打。「君子動口不動手」,「可以文鬥避免武鬥」,教孩子解決矛盾衝突,首先要讓孩子學會這個道理。教孩子兩個簡單的罵人句式,讓孩子動動嘴皮子說贏對方。
A、簡單粗暴的句式,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小孩子之間的鬥爭,要的就是氣勢。尤其是孩子遭遇「小惡霸」欺負時,千萬不能過於隱忍,要是讓對方認為你「善良」,他以後就認準你來欺負了。
傳授孩子一個簡單粗暴的罵人標準句式:「XX是個大壞蛋」,一被欺負就說,而且要連續說、大聲說,多罵幾句氣勢就起來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周圍的大人也都聽見了,就會給對方造成一種「輿論壓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的孩子被這麼一罵,很可能就示弱、繳械投降了。
B、連珠炮式的提問,把對方問懵
被小夥伴罵「XX是個大壞蛋」,更多的孩子會急著辯解,「我不是大壞蛋」「我怎麼就是壞蛋了?」他一辯解,我們就贏了一半了,接下來就用連珠炮式的標準提問句式把對方問懵:「你憑什麼欺負人? 你除了欺負人還會做什麼 ? 你不是大壞蛋是什麼?」
小孩子的思維很簡單,你提問了,我就要順著你的思路想答案。「我憑什麼欺負人?」想必孩子馬上就會被這個問題問懵了,欺負人是不對的,我為什麼要欺負人。就這麼順著想下去,再霸道的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從而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終止欺負人的行為。
【正解】
可能有些家長會質疑:教孩子罵人,這樣真的好嗎 ?
如果毫無道理地罵人,肯定是不好的,但作為被欺負時運用的反擊方法,肯定比打架來得好 ! 所以,粑粑麻麻要注意教導孩子明辨是非,不能隨便罵人,而被欺負的時候,就狠狠地罵。
此外,小孩子的詞彙量非常有限,家長應該教孩子一些簡單易記的句式,太難的容易在罵人的過程中卡住,氣勢就掉了一截。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不要教孩子說髒話,這是修養問題。
2、「告老師」、找幫手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戰爭現場】
小明的玩具飛機被豆豆搶了,小明一通罵,身材高壯的豆豆被激怒了,掄起小拳頭就要打過來。小明一看形勢不對,走為上,趕緊跑,告訴麻麻去!
【戰略戰術】
如果文鬥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世界大戰就不會爆發了,所以,教孩子「罵贏對方」,成功率往往也只有一半。
如果遇到一個不太愛動腦筋,不「上當」順著問題思考下去的孩子,或者遇上一個性格比較衝動的小孩,往往「文鬥」是不起作用的,甚至可能會進一步激怒對方。這時,一場「惡鬥」即將爆發了。
這種情況下,粑粑麻麻要教孩子沉住氣,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下一步的問題解決辦法就是:跑 ! 告訴老師 ! 告訴家長 ! 尤其是遇上明顯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為了避免挨一頓揍,一定不能硬碰硬。
當然,在對方準備,甚至已經開始打自己的時候,能夠沉住氣不還手,而是想辦法逃跑,這對孩子的情商要求是很高的。這種情商需要粑粑麻麻在平時幫助孩子培養起來。
如 果孩子與小夥伴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麻麻剛好在場,麻麻應該沉住氣,看孩子能不能自己解決問題,當打鬥馬上就要發生了,麻麻可以適當地提醒孩子:快跑 ! 過來麻麻這 ! 有了幾次「逃跑」的經歷,孩子以後遇到不利於自己的戰爭即將爆發時,就會懂得適時逃跑,尋求大人的幫助了。
【正解】
可能又有粑粑麻麻質疑了:「說好的不要插手孩子之間的戰爭呢?」注意哦,這裡說的是,大人盡量不要「主動」插手孩子的戰爭,靜觀其變。但是,請比自己強的人支持,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啊。大人主動插手和孩子主動尋求幫助,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哦。
如果孩子看到勢頭不對,主動想到可以逃跑並尋求大人的幫助,這其實也是孩子在動腦筋,努力想辦法解決衝突矛盾的過程,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正面的指引。這個時候麻麻為孩子出手,可以讓孩子知道,粑粑麻麻是他最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