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孩子準備好
關於孩子什麼時候準備好開始使用便盆沒有確定的年齡界限。有的孩子在18至24個月就已經發展好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技能,然而有的孩子卻要等到4歲。家長要仔細注意孩子生理、認知和行為發展的跡象,以此來判斷孩子是否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如果孩子正面臨著諸如新學校、新兄弟姐妹或旅行的變化,最好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進行如廁訓練。一旦你開始訓練,如果訓練3個月仍未成功,則說明孩子還沒準備好。你需要重新觀察孩子準備好的跡象,再重新開始。
2.做出必要的計劃
在你給孩子買兒童便盆之前,你需要想清楚你希望如何進行如廁訓練並做出計劃。確定你希望何時、如何開始訓練,你打算使用何種獎勵方式,如何應對突發情況等。同時,要準備好隨機應變。你沒有辦法提前知道孩子會對如廁訓練做出何種反應,什麼樣的訓練方式效果最好。你需要記住和大多數發展里程碑一樣,成功不會一下子發生。訓練過程中,孩子很可能在進步一點之後又退回原地。和孩子的兒科醫生、保姆或白天照顧者討論你的訓練計劃。他們都是有豐富經驗的人,會給你提供一些建議。一旦你確定了某種訓練方式,要保證其他照顧孩子的人也能堅持這樣做。
3.一定要慢慢來
掌握複雜的上廁所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的孩子幾天就能掌握,但是大多數需要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去掌握,尤其是在努力夜晚不尿床方面。不要強迫孩子快速掌握如廁技能。讓孩子保持自己的步調,慢慢適應這一新的、複雜的過程。孩子會以自己的速度從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最好溫和地提醒、鼓勵孩子,如果孩子拒絕,你要放輕鬆。
4.經常表揚孩子
在進行如廁訓練過程中,孩子對正強化會做出反應。只要孩子有一點進步,都要告訴孩子他做的很棒,你以他為豪。但是要注意不要表揚過火。太多的表揚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害怕失敗,那樣會造成更多的意外事件和退步。
5.接受意外事件
在完全掌握如廁技巧之前,孩子會發生許多意外。不要對孩子發火或懲罰孩子,畢竟孩子的神經系統剛剛發育成熟,在接受膀胱和直腸的感覺時,無法有效控制肌肉「憋住」。孩子出現意外時,平靜地接受,然後打掃乾淨。溫和地鼓勵孩子下一次努力忍住,然後使用便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