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日訊)研究發現,每日吃白飯會顯著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而新加坡有84%的人每日都會吃白飯,保健促進局建議,應在白飯內加入20%的糙米。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局長徐永剛表示,嚴重肥胖以及含糖飲料是西部國家患糖尿病的主因,而在亞洲地區來看,食用白飯將會增加身體內的糖分,提高罹患糖尿病風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人員針對3萬5000研究對象,進行了4年至20年的糖尿病研究,而研究結果在《英國醫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
亞洲人平均每日吃4份白飯
研究發現,經常食用一碗白飯會導致罹患糖尿病風險增加11%,而亞洲人平均每日吃4份白飯。
相比之下,美國和澳洲人平均每星期只吃5份白飯。
保健促進局局長徐永剛建議,新加坡人無需徹底改變飲食習慣,只需選擇更健康飲食,也就是在白飯內加入20%的糙米。
「增加糙米可讓罹患糖尿病風險降低16%,人們只需要在白飯內增加全穀米或糙米的用量,就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建議,人們可逐漸將糙米加入飲食當中。
在白飯內加入糙米是其一選擇,也可使用糙米米粉或糙米麵線取代面類。
喜歡做蛋糕的公眾,也可嘗試使用全谷麵粉取代一般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