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周二警告稱,到本世紀中葉,水資源缺乏將給中東、中亞和非洲的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世界銀行周二警告稱,到本世紀中葉,水資源缺乏將給中東、中亞和非洲的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世界銀行表示,到2050年,城市和農業對水資源需求不斷增加,將使非洲和亞洲現在並不缺水的地區出現供水不足,而原本就缺水的地區情況更加嚴重,進而引發衝突和移民。
如果現有水資源管理政策不出現根本性變革,水資源短缺預計將使中東地區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減少14%,薩赫勒地帶(位於撒哈拉沙漠南部和非洲中部的蘇丹草原之間)的GDP減少近12%,同時使中亞地區的GDP減少近11%,東亞地區減少大約7%。
如果將所有地區都納入考慮範圍,水資源匱乏給全球GDP造成的整體損失大約為6%。
世界銀行首席環境經濟學家、《困境:氣候變化、水和經濟》報告的作者Richard Damania說:「全球GDP正受到嚴重衝擊。」
報告指出,預計缺水給中東、北非、中亞和南亞部分地區帶來的經濟衝擊最大,而北美和西歐則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科學家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全球許多地方將變得更加炎熱和乾燥。降雨,包括對南亞農業極為重要的季風雨,將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暴風雨增多還可能使淡水水庫受到污染。
與此同時,人口的不斷增長(尤其是在城市中)以及來自農業的需求增加,也將加大水資源供給的壓力。
到2050年,一些城市的水資源可利用量或將下降三分之二。缺水還將對食品生產、公共衛生和家庭收入造成進一步的影響,因為人們不得不為基本必需品支付更多。
報告指出,鼓勵更有效的用水方式將帶來很大的不同。在一些國家,大約三分之二的水是由於管道老舊而流失的。
而良好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將使中亞國家的GDP增加11%以上,並緩解缺水給中東地區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