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愛揉眼睛?你真的重視了嗎?

@ 2016-05-05

寶寶愛揉眼睛之--季節性原因 過敏性結膜炎 春天百花盛開,有些花粉會在空氣中漂浮,過敏體質的孩子易感染「過敏性結膜炎」。另外,新裝修的居室、海鮮類食物、室內地毯等也都會散發大量的致敏物質,從而導致寶寶「中招」。過敏性結膜炎表現為結膜輕度充血,無其他明顯症狀,很少會引起家長的注意,而眼睛不適、發癢常常會導致寶寶揉眼頻繁。 解決對策:預防過敏性結膜炎,最好的辦法就是切斷過敏原。如果帶孩子出門踏青,最好給易過敏的孩子有所防護,比如佩戴口罩、避免接觸過敏原。除此之外,家裡的塵蟎也是主要的過敏原,要及時清潔和更換床單、被罩、枕巾等。另外,春天空氣中浮塵數量較多,小型飛蟲也開始增多,寶寶揉眼睛可能是粉塵等細小微粒或飛蟲進入眼睛引起不適,家長應及時察覺。如果寶寶過敏嚴重,及時就醫,請醫生診斷過敏原並適當用藥。

寶寶愛揉眼睛之--生理性原因 睏了或哭鬧 很多寶寶想睡覺時都會揉幾下眼睛,沒過多久就睡著了,這是完全正常的,媽媽不用太擔心。但有的寶寶在哭鬧、玩耍甚至吃飯時,也會習慣性地喜歡揉眼睛,久而久之則會養成經常揉眼的不良習慣;而頻繁揉眼可能將手上的細菌帶到眼部,並傷害寶寶的眼周皮膚。 解決對策:當寶寶因哭鬧揉眼時,家長應及時用柔軟的紙巾幫他擦凈眼淚,保持眼周清潔,這樣可以減少寶寶揉眼睛的機會,避免養成揉眼的不良習慣。家長也可以在寶寶揉眼前,主動撫摸寶寶的臉部,同時給他講愛聽的故事,分散其注意力。

寶寶愛揉眼睛之--病理性原因 倒睫毛 寶寶剛出生時,鼻樑相對較短和扁平,眼瞼脂肪較多,瞼緣較厚,容易使睫毛向內倒卷,造成倒睫。寶寶的睫毛隨著月齡增加而變長變粗,由於下眼皮的內翻拉力,睫毛向內生長,易接觸寶寶的眼球,甚至是磨擦到角膜,寶寶會因此而感到不適,除了揉眼睛外,還會有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加等情況。 解決對策:倒睫毛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如果倒睫毛比較嚴重,經常磨擦到角膜,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剪眼睫毛,因為再生的睫毛不僅方向不變,反而還會變粗變硬。當寶寶到兩歲左右,睫毛會自然往外生長,倒睫毛的現象會慢慢消失。

乾眼症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寶寶的眼睛因為長期面對螢幕而持續處於緊張的狀態,加之春夏季節交替,身體水分更易缺失,導致寶寶眼睛淚液不足,眼部出現乾澀發癢、充血,有灼痛感和異物感。同時,寶寶也會出現畏光、眼紅等症狀,嚴重時角膜會變得渾濁而出現視物模糊,從而導致寶寶常常揉眼,這就是常說的乾眼症。 解決對策:治療乾眼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給眼睛「補水」--日常維生素A的補充。維生素A是維護正常視力最重要的營養素,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抗乾眼病維生素」。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A,眼睛就會出現乾澀、不適、淚腺分泌減少等症狀,嚴重者還會造成夜盲症、乾眼病等。維生素A缺乏也是WHO公認的世界四大營養缺乏病之一。因此,預防寶寶出現視覺問題,預防性補充維生素A很有必要,從寶寶出生15天起每天一粒維生素AD(如媽媽們都熟悉的伊可新),連續吃到三歲,AD同補,不僅可以避免寶寶的眼部疾病,還可保證寶寶骨骼系統、免疫系統健康發育。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要限制寶寶的用眼時間,同時避免在強光下用眼。

皮膚濕疹 寶寶患濕疹時,皮膚會感到瘙癢不止,尤其是眼睛周圍的皮膚出現濕疹時,也容易使寶寶伸手去抓撓。 解決對策:奶粉喂養的寶寶容易患濕疹,在新生兒期即可發生,6個月至1歲時較重,1歲以後逐漸好轉。如若想要避免嬰兒濕疹,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純母乳喂養。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添加蛋黃、魚蝦類食物最好在7個月之後。已患濕疹的寶寶應避免使用鹼性強的肥皂,保持皮膚清潔;寶寶的內衣應選擇純棉製品;寶寶衣服不可穿得過多,過熱、出汗都會引起濕疹加重;勤給寶寶剪指甲,避免抓撓搔患處,防止繼發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