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認為,貓咪是很萌的寵物,而且很愛乾淨,穿上漂亮的衣服無疑是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尤其在天冷的時候,給貓咪穿上衣服還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但是也有家長反映,穿上衣服的貓咪容易出現身體僵硬、動作遲緩的現象,所以不建議給貓咪穿衣服。帶著這些疑問,我們看看能否從科學調查的角度得出一些結論。
誤區一:貓咪是因為穿上衣服害怕才變得不會走路
為了更好的解決上述現象,國內外都曾有相關人員做過類似的實驗。
在日本,有人用透明膠貼粘在貓咪的毛髮上做實驗:當貼在背上時,貓咪就只會趴在地上走路,貼在身體兩邊時,就只能斜著身子走路。
在國內,同樣做過類似的實驗。給貓咪穿上鞋子後,貓咪瞬間「石化」——站在原地不動了,幾乎失去了行走能力。除此之外,連協調性也變得極差。並且在整個過程中,貓咪始終竭力想要擺脫這個「困境」。實驗人員解釋說,貓咪爪子上的肉墊,是用來保持平衡的感官之一。當肉墊被包裹後,貓咪的平衡系統就會受到影響。
接下來,實驗人員用降低了黏性的透明膠帶繼續做實驗:把膠帶貼在貓咪的腹部時,貓咪就踮著腳、弓著背走路;把膠帶貼在貓咪身體的左、右側時,貓咪就會橫著身子往反方向走;把膠布貼在貓咪的頭頂時,貓咪就不敢再往前挪了,還會一直後退。
對於這一現象,實驗人員繼續解釋,貓咪的每根毛髮都連接著毛囊,都是一個感覺器官,只要有一丁點兒的外界干擾,貓咪就會產生警覺。
結合上面的兩個實驗我們可以得知,貓咪是夜行性動物,會根據皮毛上的觸覺躲避障礙物,這就是為什麼給貓咪的一側貼上膠帶,貓咪就會跑偏的原因。而貓咪大腦的智能程度又比較低,不會在一種感官受到干擾變得不准確時迅速改用另一種。
誤區二:穿衣服可以讓貓咪保暖
貓咪是恆溫動物,全身鬆軟的毛髮可以有效地保持體溫,同時毛髮也可以起到隔熱的作用。貓咪的耐受性比較好,會調節自己的生活。皮膚和毛髮是貓咪的一道堅固屏障,它能防止體內水分的缺失、抵禦某些機械性的損傷、保護機體免受有害理化作用的損傷。
在寒冷的冬天,皮毛具有很好的保溫功能,這樣就讓貓咪有了較強的禦寒能力;
在炎熱的夏天,毛髮又是一個散熱器,能夠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為了保持體溫的恆定,貓咪經常會用舌頭舔舐被毛,這是為了使被毛蓬鬆,促進散熱。
貓咪還有一個散熱的途徑就是通過肉墊。冬季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貓咪也會通過毛髮來保持體溫,尤其是長毛貓,更加不會感覺到寒冷。所以給貓咪穿衣服能夠保溫的說法是有歧義的。另外,改變貓咪的自然生存狀態有可能會導致它的內分泌功能失調。
綜上所述,對於大多數貓咪來說,給它們穿衣服顯然是會影響它們正常行為的。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貓咪都不穿衣服。
下面,我們就介紹一種貓咪家族中的特殊代表,對於這種貓咪而言,衣服不但需要,而且還很重要呢!
斯芬克斯貓
又名加拿大無毛貓。原產於加拿大,是一種對陽光十分敏感的貓咪。因為無毛,所以對外界溫度的調節能力差,既怕寒冷、又怕炎熱。與其它貓咪不同的是,該品種的貓咪易出汗、對陽光敏感。這就決定了衣服對於這種貓咪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無毛貓穿衣服的理由:
抵禦寒冷,因為缺少了被毛的緣故,所以無毛貓不能像有毛貓,尤其是長毛貓那樣通過毛髮來很好地禦寒。當環境溫度在25-30度之間時,是無毛貓感覺最舒適的時候。
但是溫度若低於20℃時,就會感覺到寒冷。當環境溫度低於10℃,家長就要考慮貓咪會有被凍壞的危險了。給無毛貓保溫的方式有很多種。穿上綿軟、厚實的衣服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考慮到無毛貓的皮膚極易被劃傷或感染,所以選擇質地鬆軟、潔淨衛生的衣服是首要前提。
防止曝曬:沒有被毛的覆蓋,無毛貓的皮膚只能一覽無餘地裸露在空氣中。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切忌不能讓貓咪在陽光充足的室外待太長時間,否則就有可能把貓咪的皮膚曬黑,嚴重時還有灼傷皮膚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