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中國前沿部署雙航母 開戰時根本不敢靠近

@ 2017-07-08

中國拒絕美國「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訪問香港,美國國務院也證實了這一消息。「斯坦尼斯」號的母港位於美國本土,但今年以來一直在亞太轉悠,加上常駐橫須賀的「里根」號航母,目前美國保持兩艘航母部署在亞太已成為常態。專家認為,兩艘航母的戰鬥力不亞於中國的一個戰區,攻擊力非常強大,但是破解雙航母威脅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長期以來,美軍在亞洲只部署一艘航母,那就是「華盛頓」號,而不久前又被「里根」號所代替。以日本橫須賀為母港的「里根」號航母,近來不是北上日本海威懾朝鮮,就是南下南中國海施壓中國,中間或間或到台灣附近轉悠一番,乾的全是霸道的行徑。不過,由於亞太局勢熱點不斷,從朝鮮射星核試到台灣民進黨要上台,再到菲越攪局南中國海局勢,僅憑一艘航母讓美軍疲於應付,又加上這些熱點的南北距離接近5000公里,即使採用最高速航行,「里根」號航母從一個熱點到下一個熱點也需要航行至少三天時間。所以,在美軍亞太再平衡的幌子下,加強在亞太的軍力部署就包含再部署一艘以上的航母。

如今在亞太地區頻頻現身的「斯坦尼斯」號航母,其母港位於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其搭載的是第九艦載機聯隊(CVW-9),整個航母戰鬥群的主要任務是在全球軍事行動中能夠持續地進行戰鬥任務。從該航母近期的部署來看,很有可能它將是下一艘被部署到亞太地區的航母,就像其首次服役的母港是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但後來被調整到東海岸的布雷默頓,現在則有可能被部署到關島或者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種種跡象來看,「斯坦尼斯」號航母被部署到西太平洋的可能性很大,這樣和「里根」號航母的一南一北部署,就等於既可機動部署徹底封堵第一、二島鏈的缺口,又可從南北分別夾擊中國,對中國的海空圍堵態勢就基本定型了。

美軍這兩艘航母駐紮在中國周邊之後,勢必每有風吹草動就會現身,對中國的掣肘作用很大。但這也只是和平時期的遊戲而已,因為中國已經具有了成熟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而這個戰略完全是針對戰爭狀態而設置的,在和平時期基本不起作用。因此,美軍航母在和平時期的與華對峙中,可以打打航母牌,對中國形成在盟友看起來很強勢的姿態,甚至可以讓中國很尷尬。而到了戰時,中國必然不會允許美國航母再出現在敏感海域,而可以相信美國航母也不會冒險進入東風-21D和東風-26能夠觸及的海域。所以,基本可以斷定,美國雙航母部署在亞太,更多是出於和平時期的威懾需要,而非戰時的考量。

在和平時期,美軍的雙航母戰鬥群可以自由航行在中國的近海,甚至是中國最敏感的東海和南海,以及台海,宣稱其所謂的「航行自由」而毫無阻礙。而中國表面看起來沒有任何辦法應對,但是現有的可發動攻擊的三軍——海軍、空軍和火箭軍,卻可以在戰略支援部隊的協助下,對美航母進行模擬攻擊演習,以便為實戰積累經驗。當他們完成對美軍航母的攻擊戰術之後——這是個積累過程,會對戰時真正攻擊美國航母創造條件——積累的經驗會在戰時派上用場。

所以,別看現在美國航母在中國家門口耀武揚威,似乎看起來中國無可奈何,更讓中國遭遇難言的尷尬。但到了戰時,恐怕美國航母就沒這麼瀟灑了,因為中國不會再對其熟視無睹,所有來自C4ISR的信息都被高度集成,目標就是對準在西太地區的任何一艘美軍航母。一旦接到攻擊的指令,從衛星到無人機,從預警機到天/地波雷達,從機動反艦彈道導彈到空射反艦巡航導彈以及潛射反艦導彈,中國具有高度攻擊能力的力量將全部被動員起來,只要美國的航母在這些導彈的射程之內,可以相信中國精心研製並部署的這個反航母網路,就一定能充分發揮其既有的作用。

當然,在沒有經過實戰驗證前,所有數據都只是理論上的推演,到底是中國反航母力量佔優還是美軍反制力量更強大,這還只能是一個謎。像中美這樣的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大國,他們之間一旦發生衝突,就絕不只是幾艘航母和幾枚反航母導彈的事,而更可能是全面的軍事較量。因此來看,美國把兩艘航母部署到亞太地區,既是對中國戰爭意志的考驗,也是對中國軍事崛起的挑釁,除了「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之外,中國還需更多的戰略來積極應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