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結婚之後,究竟還能保有多少自己呢?
我想在每個女人從結婚、住進婆家、當全職主婦或當職業婦女、生兒育女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思忖著這個問題。
更遑論,有的女人還得疲於應付婆媳、經濟或另一半的外遇問題,可能連觸及自我實現的想法都沒有機會。問問自己,你結了婚有比結婚前更快樂嗎?那麼至少,也有一樣快樂吧?
哈哈!我可不是要拆散多少鴛鴦喔!
其實,自己結婚七年了,再加上與老公認識了十二年才走入婚姻,想想我們過去的人生有將近一半是疊合在一起的,和一個人要不放手共度人生這麼多風風雨雨,對誰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事。你問,我們不曾懷疑過嗎?老實說,我身邊的姊妹淘就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當時我搖搖頭,我從來不是個愛質疑自己決定的人。
但是,我認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意義大過於選擇伴侶。
選擇單身或選擇已婚,選擇留在婚姻或選擇離開婚姻,反而是伴侶或和伴侶的生活,在大部分的時候,其實不是你能夠決定或掌控的。
譬如,你想做個盡情享受天倫之樂的全職媽媽(爸爸),另一半卻嫌棄你在家沒見識;你認為自己辛苦付出犧牲自我,另一半卻認為你是沒有選擇上不了台面;你認為自己安分守己謹守分際,另一半或許認為你是欠缺市場行情。也就是說,你對自己及婚姻的認知,卻不見得是伴侶的評價。
因此,很難想像,在這樣像是關在兩個不同房間的兩個人,怎麼去猜想另一個人在另一個房間做些什麼、想些什麼。你說溝通吧!我們所見的許多仳離的夫妻,就是怎麼溝都不通啊!
我想,我們必須承認,人跟人之間,本來就存在著永遠無法密合的一條縫隙,即使是最親密的伴侶亦同。這條縫隙在激情愛戀的時候或許可以視而不見,但一旦激情退卻,怎麼讓雙方在縫隙的存在下,能夠繼續攜手往同個方向走下去,端賴雙方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
一個人重情、一個人輕恩,兩個人間縫隙就自然就巨大到無法平行相伴;一個人愛家、一個人重樂,也總有一天要漸行漸遠。因此,先決定你的人生,自然適合的伴侶就會走在你身旁,而強求不適合的伴侶,鴻溝也會讓相處成為折磨,人生短短,何苦呢?
雖然,本書里不少情節純屬杜撰,畢竟是律師娘的異想嘛!想像無邊不正是寫作的好處?個中有許多心情,也確實是我內心曾經存在過的。至於虛虛實實,就留給你去猜想,增添一點美感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