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道稱,由東協10個成員國和美國、印度等6個國家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在新加坡、汶萊和南海的近海展開,中國派出戰艦和特種部隊參與,與一些同中國有領土主權爭議的國家在南海水域共同演習。
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教授分析稱,中國在釋出善意。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此前在新聞發表會上說,中國將派飛彈驅逐艦「蘭州」號、參謀人員和十幾名特種兵參加演習。
吳謙還說,這次演習將有助於各國軍隊相互學習,在防禦和安全領域中加強合作。
飛彈驅逐艦「蘭州」號
陳剛稱,中方的主要目的就是釋出善意,因為南海因為領土和領海問題的爭議愈演愈烈,中方希望緩和已經高度緊張的南海局勢。從年初兩會的時候中方提出把軍費的增速放到個位數就可以看出來,中方今年有釋放善意的意圖,這次聯合軍演應該來講是這個意圖的另一個表現。
陳剛還稱,當然參加軍演的動機是多重的,通過參加這種軍事的聯合的協同的演習,中方可以了解對手在軍事,在裝備,人員各個方面的一些基本的情況。但陳剛指出,這次各方能夠願意共同進行軍演,也表現出南海目前形勢有緩和的跡象。
「南海仲裁案」的結果現在還很難預測
陳剛稱,「南海仲裁案」的結果現在還很難預測,因為每次仲裁都有很多不可預見性。但總的來講,可能會產生一些對中方不利的裁決結果,而中方事先表示不會接受這個仲裁的結果。
陳剛指出,這個仲裁本身,如果按照國際法慣例的話,一方在事前就表示不接受的話,也並非違反規則。南海問題現在還面臨菲律賓大選,包括下面的美國大選等各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這個問題相當複雜。現在如果對未來的形勢作進一步的預測,時間可能尚早。
由於中方的外交努力,過去兩周包括多個東協國家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南海立場表示理解和支持。新加坡《海峽時報》28日稱,中國日前宣布與文 萊、柬埔寨、寮國等國在南海問題上達成四點共識。新加坡兩名外交官稱,中國正在「分裂」東協。對此,中國一名高級官員表示震驚。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27日 說,中國的意圖一直被誤解,中國正等待新加坡方面就此評論做出澄清。在中國-東協高官磋商間隙,劉振民對記者表示,每個東協國家都有自己的主權,中國從沒 有想「分裂」東協,中國一直支持東協的發展。
相關資料:
中國外長王毅23日在華盛頓同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耐心地勸告美國和西方一些人不要有選擇性地炒作中國對南海島礁進行所謂「軍事化」的問題。當 天雙方不僅談到如何管控分歧,也談了如何深化合作。不過,中國再三的勸告和中美外交部門的磋商,都沒有降低美國軍方在南海問題上的調門。
中國外長王毅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在參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宣稱,中國「正尋求成為東亞霸主」,「改變(美軍)軍事行動環境」。美國媒體也「大驚小怪」地公 開中國向永興島上派遣戰機的「最新大動作」。美國這種有選擇性地放大或有選擇性地忽視,讓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到底是誰在把南海「軍事化」,誰在「尋求亞 太霸權」。
中國外長王毅23日在華盛頓同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
王毅在會後強調,「南沙的非軍事化不是哪一家的事,而是需要各方一起為之做出努力。為此,我們希望今後少一些抵近偵察的挑釁,少一些先進武器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