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海:接下來45分鐘我們講一下工業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會邀請一些年輕人來講這方面的東西。有請戴雪英小姐、陳馳先生、李少華先生、林聰先生、夏農先生。有請!
主持人戴雪英:我們大家堅持了一天半也非常辛苦,所以這個環節要有趣一點。所以我們特別做了有益的安排,我們這兩天談了很多傳統商業模式,也談了很多新的網際網路背景下的經濟模式。所以大家從著裝上是不是可以判斷一下哪一隊是工業時代下的產物?網際網路時代下的著裝可以拍拍照,明年是不是少一點西裝。
我覺得昨天到今天我們談的非常多關於近來轉型的話題,我覺得經濟轉型不僅僅是因為宏觀的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一點還是技術出現了疊代的發展,包括現在進入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經濟時代。所以很多的商業模式都在面臨著比較大的轉型。工業時代怎麼定義呢?我們說在18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很多發明,也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商業模式和非常多成功的公司。但是今天到了移動網際網路廣泛應用的技術,其實是人與物,物與物廣泛的連結。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討論的環節,各位先自己介紹一下你們自己,很簡單談三點,你是什麼公司了,你這個公司幾歲了,你這個公司現在放到市場上賣值多少錢,市值是多少。我們從年紀最大的開始吧。
林聰:萬豪集團,90歲,1927年成立公司,主要是做酒店連鎖,市值200億,這次股市下跌前萬豪的股票達到84億美金,現在應該是72億美金。
主持人戴雪英:你說一下你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林聰:商業模式是開酒店連鎖,剛才您提到工業化和網際網路的區別,其實萬豪就是在二戰以後「車輪上的國家」從航空食品公司轉型到開連鎖酒店,萬豪實際上是從郊區開始開快速連鎖店,從開連鎖店可複製、可快速擴張起的家。
主持人戴雪英:好,夏總。
夏農:喜達屋的夏農,喜達屋是美國上市公司,要算品牌已經很老了,我們這個品牌1906年,但是這個公司是很年輕的公司,是幾個公司一起併購而成的,所以還是一個蠻年輕的公司。喜達屋這個模式,國際管理公司都大同小異,通過酒店管理或者特許經營的模式管理第三方持有的酒店。我們自己當然也投資一些酒店,但是市場不是太看好,所以希望輕資產。作為一個非常輕資產的公司,今天我們管理著1200間酒店,主要在高端這一塊,目前的市值不高,130億美金,市盈率大概21倍,不太便宜。
我今天特別有感觸,以前討論會的時候逗群眾的事情也發生過,但是對象不一樣,是國內管理公司對國際管理公司。今天淪落到了舊時代對新時代,待遇差別怎麼那麼大呢?
主持人戴雪英:但是舊時代的西裝還是蠻漂亮的。
李少華:大家好!我是阿里旅行的負責人。阿里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阿里旅行是去年10月28號才從阿里實物電商平台剝離出來的在線旅行平台。今天在座的公司可能我們是最年輕的,阿里巴巴十六年來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對工業時代也好,還有歐洲更傳統的酒店,我們作為一個平台我們都有能力,而且有信心把你們帶入網際網路的時代。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的估值還有待下面很多投資人去想像。
主持人戴雪英:還很有想像力,你說一下現在你在美國的市值吧?
李少華:我沒有太注意看,因為我們一直不太注意看我們的市值,應該在1500—2000之間,最近波動的比較頻繁一點。
主持人戴雪英:1500億,這是喜達屋的10倍。
李少華:這個比較不科學,這個是阿里,不是阿里旅行,大是蠻大的,但是沒有那麼大。
林聰:其實我覺得這樣比較不太合適,因為中國的市場太大了,13億人對美國的1.7億人,有的時候我跟朋友說一句話,我說今天的中國要注意一點,過去我們說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年齡47歲,中國500強企業平均年齡3.5歲。
主持人戴雪英:我順便賣一個廣告,我們浩華今年100歲,我們還比萬豪年長十歲。昨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很偉大的事情,他讓我們一步邁進了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這才是真正最年輕的。
陳馳:少華是業務平台出來的,我是來自小豬短租,我們公司是共享經濟的平台,我們是把家裡變成小小的客棧或者小小的旅館,讓一個陌生人可以進來。它是分享經濟的一部分,當然我們對傳統的酒店也是有些顛覆的。酒店的組織方式不再是以酒店集團的方式或者連鎖的方式進行,每個個人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半天去做決定,半天去發布,可能到下午就可以接待一個陌生人。這是在傳統的產業裡邊很難發生的,但是今天網際網路和整個閉環預訂的方式,包括信用體系的重建,讓這件事情變得可能,而且逐漸的開始普及。
我們是一個3歲的公司,我們還在一級市場融資,所以說我們的估值還很小,但是對比美國或者歐洲有一家Airbnb的公司,他們數據是對外的。
主持人戴雪英:大家可以關注陳馳,在他上市前投資他一下。接下來我們說一說這個關健詞,既然我們要去認真、深入的分析一下工業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到底有一些什麼樣的不同?我們請各位都來頭腦風暴一下,你們說一說代表工業時代典型特徵的關健詞是什麼?你們先說。
林聰:工業時代看歷史上,不管是可口可樂還是肯德基、麥當勞、萬豪等等產品從蒸汽機開始就是快速可複製,走的更遠。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能源革命,走的更遠。其實我們這些國際的大牌都走過了這個過程。我認為關健詞就是可複製、可快速擴張。
主持人戴雪英:可複製、可快速擴張,這是工業時代的關健詞,夏總有沒有補充?
夏農:傳統的酒店行業關健詞叫做「品質的保證」。它是通過一系列標準化的設計、建造、運作而形成的。在我們這個時代,我認為這個標準化有變通的必要,但是對大多數的酒店住客來說「品質的保證」還是不能缺少的。另外一個我覺得對於酒店很重要的關健詞,創造不是住宿這麼簡單的事情,通過提供住宿場所,給我們的客人創造一種情感的價值。住這個酒店150美金,50美金是住,還有100美金是情感的體驗。
主持人戴雪英:情感的體驗夏總把它放在了工業時代,在座同不同意,或者我們兩位可以再補充一下?
李少華:我自己的感受,通過一些照片,通過跟傳統行業這些領導,這些前輩的接觸,我的感覺工業時代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大規模生產、標準化,可能是更多專業工業設計。我大概是這幾個關鍵詞。
陳馳:對比工業化時代首先是和傳統自然經濟對比,當然它有很多標籤,比如剛才談到的規模化、快速複製、標準化、流程化,自然經濟所有的商品流通其實都是在區域產生的,生產和服務提供者是一些個體或者小作坊。工業化就進入了大規模的生產流通,大流通的領域。但是今天網際網路和工業時代比的話最大的差異,工業化還是中心化的過程,相對於網際網路時代。今天網際網路重新開始產生新的連結,而且是在自然經濟產生區域性的連結,一些新的商業思維就會產生,表現主要是去中心化的過程。
陳馳:剛才夏總談到工業化的過程就產生了萬豪和喜達屋這樣優秀的企業,能逐漸的給用戶提供一些非常好的服務。這是一個演進的過程。
網際網路時代也是一個起點,今天我們看Airbnb或者Uber這樣的企業開始把人和人連結在一起,把生產產品解構掉的時候還有很長時間可以無限,未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家會看到,它會進化出一些新的服務模式。這種複雜、豐富的體驗在裡邊逐漸分化出來,需要時間。
林聰:因為戴雪英安排的話題是想讓我們兩個穿西裝的和不穿西裝的PK一下,最典型的就是報紙印刷,非常的快,非常的標準。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能源,前一陣我們剛做了軍演,就是德國人跟蘇聯人簽了不相互侵犯的協議,但是打到歐洲邊界的時候他發現高加索太多的石油,實際上希特勒就是看重他們的石油,就是希望速度走得更遠。
今天這個是不是第三次革命?其實馬雲在今天整個新聞界沒有說是第三次革命,他說的是大數據和信息革命。實際上第一次工業革命誕生的商業模式是工廠,就是剛才各位說的是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的是公司,商業交易模式變了,今天網際網路公司誕生的是平台,是借著這個平台把世界的空間給變了。但是我喜歡馬雲說的,不是說誰勝誰贏,是今天的實體經濟,因為你脫離不了實體經濟加上網際網路虛擬經濟進行再一次變革,讓它的管理更加的升級,是一個社會的進步。我跟夏農穿的西裝絕對打不過不穿西裝的。
主持人戴雪英:我覺得剛才演繹的都非常好,他們談了工業時代典型的特徵,三個不同時代關健詞的演變。網際網路時代平台是非常典型的特徵,各位在這個詞的下面還能不能再補充其他別的詞,您覺得網際網路背景上商業模式非常重要的典型特徵是什麼?
李少華:兩位剛才已經提到了一個是平台的模式,第二個陳總提到了去中心化。中國大陸移動網際網路已經取代了過去十年看到的傳統網際網路。我們看到最近三到四年移動網際網路對消費者心智的影響已經重新定位這個關健詞了。今天我們看到在線旅行的服務鏈條上面有幾個關健詞我覺得是不能忽略的。我們今天看得更多的是體驗,這個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或者更遠一點工業時代的時候我們商業邏輯出發點不一樣的地方。第二個我們看到體驗出發以後我們對資源的配製,今天共享成為非常重要的關健詞。
第三,今天我從平台的角度看到讓消費者的體驗和資源重新配給商家之間的連接是真正能夠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給消費者不一樣的提高,或者幫助商家提高更高的生產效率。這三個關鍵詞是今天從旅行在線的角度上提出來的。
陳馳:我稍微補充一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有幾個促進,第一個是交易的效率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過去很多交易實際上決策的過程是比較慢的,但是今天移動網際網路能夠形成很多所謂體驗閉環的時候,隨著信息數據積累的時候,交易的效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很多以前看起來不可能發生的交易今天幾秒鐘就可以完成,比如說過去要打一個黑車決策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一個女孩如果飛機晚點基本上不會坐黑車。但是今天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很快就可以坐到陌生人的車裡邊,把她送回家。這是非常大的改變。
另外移動網際網路實際的連結不再是傳統商業裡邊人和商品的連結,可能是人和服務的連結,甚至最需要完成的是人和人的連結。今天的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對很多傳統企業,或者新的創新企業來說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一個IT的工具,其實是在連結以前不曾連結的東西。今天站在用戶的角度去了解商品,去決策,去選擇,去評價都不是依賴原有工業化時代所謂傳播的體系去做的。所以今天信息傳播的渠道,流通的渠道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的企業不要真正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當成IT工具,會在很多方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主持人戴雪英:陳總這一番話下面我覺得有一個很巨大,很艱難的決定要做,像萬豪,像喜達屋這樣的公司他們在工業化時代的時候投了巨資打造他們的信息系統,他們的IT系統,今天是不是他們需要做一個斷舍離。是不是我要把這些東西切斷,然後我用新的,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思維去做新的系統架構,或者新的IT架構。我覺得這是不是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很重大的決定?
林聰:其實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沒有著急過。第一人類的社會進步一直在發生,人類的改革一直在發生,大家也知道前一陣LED的變革把諾基亞顛覆掉了。其實你看即使在工業革命產生下的這些企業在過去的歷史變化中一直在被這種進步,被這種變革給顛覆掉。我相信一個大的公司,一個非常專注的公司,可口可樂已經兩百年歷史了,今天還沒有把可口可樂顛覆掉。這種公司我們今天說的時代變化,可口可樂的企業管理,可口可樂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東西,而且100年以前開始可口可樂就產生了這樣傳統概念。
這個東西我覺得大家還是不用擔心,今天我們迎來一個新的社會,一個新的變革,任何企業都要面對它,甚至萬豪也要面對它。昨天大家看到萬豪IT部門老總介紹萬豪手機登記,萬豪在2014年4月已經被美國評為新發明創新,喜達屋的機器人在美國「2000新發明」裡邊機器人服務是第68位。這種老牌公司不是不革命的,不革新的。萬豪在去年4月6號北京富麗萬麗喜來登迎來了第一個手機登記的客人。我們公司擁有兩大公司,這兩大公司的報告我一直在推動公司的發展,但是不是那種顛覆性的變革,因為顛覆性的變革在這種大型企業裡邊是最可怕的,你完全換一個行業,這是很危險的變革。大企業的變革和中國剛創業企業的變革是不一樣的,整個公司發展的拋物線,如果從出現期、成長期、延續期歷史不一樣,公司的變革我認為還是不可完全比較的。
主持人戴雪英:剛才林總已經提前跨入了我們談的商業模式核心價值和凈化的議題。林總也談到為什麼這一家公司一百年不倒,快90年了還是立於不敗之地。昨天我們請了萬豪分銷總裁談他們對移動技術的應用,也可以看得到顧客的體驗也是做到蠻極致的地方。喜達屋在座各位都知道今年似乎前途和命運一直處在被熱議的狀態下,這間公司也比較年輕,剛才夏總提到它是90年代初創建的,儘管品牌有很長的歷史,但是其實它是一個基於架構,不斷地通過收購、兼并成長起來的一個酒店管理公司。
今年市場上傳出這麼多的聲音,是不是意味著資本的角度開始想要拋棄傳統的商業模式,他們是不是覺得我把這個東西變線了之後,直接去投資城池網際網路的企業會有更好的獲利。夏總您怎麼解讀他們這一舉措?
夏農:您的這個問題是個很敏感的問題。首先喜達屋是一個公眾公司,我們股權是非常分散的,最大的股東也就是7%,所以誰願意買,誰願意賣這是市場決定的行為。當然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資本帶動我們做到更好的發展。
對於喜達屋這樣管理公司來說資本這一面真的離我們幾十萬員工非常遙遠,我們做的工作是每天把我們的服務做好。除了商業模式本身,我個人的看法是,這不是喜達屋的問題,可能我覺得是所有管理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前我們以硬體為中心的商業模式要轉向更多以人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前幾天我有一個朋友說你們單獨拿來上市可能比你們的市值還要高。我們可能對這一塊的發掘不太夠,可能目前所想的是天天擔心今年要簽多少個酒店,什麼地方簽什麼牌子,做更多的擴張。這是對的,這是必要的。但是我覺得作為管理公司未來的商業模式更多的需要關注我們的客人身上,了解我們客人的需求,對我們客人提供一個他們所想,所要的服務。如果我們能夠有足夠忠誠的會員,同時我們能引領他們的偏好,我覺得哪怕在未來的網際網路或者移動互聯的時代我們仍然有非常好的成長希望。
主持人戴雪英:夏總的意思是說未必未來再簽更多的合同,咱把人的價值和數據點挖一挖也可以。
夏農:有一句話可能講得太極端了,我要是有一個億的忠誠會員的話我就是OTA。
主持人戴雪英:早上也有人這麼說,如果簽了500萬件客房我就是OTA。
夏農:1個億會員前所未到。所以我們酒店管理公司還討論誰是第一個成為100萬間房間全球最大的酒店。但是我覺得對我們來講更加有價值的,哪個酒店管理公司會具有第一個1億會員的。
主持人戴雪英:把五大管理公司合併一下不就夠了嗎?
夏農:股東得樂意。
主持人戴雪英:李總您會去買他們會員的資源嗎?您覺得他們的會員資源有價值嗎?您是專門做渠道的,你今天不擁有一間客房,但是你把你的價值做高,您覺得您有一天會被這些覺醒的獅子們再扼殺嗎?因為今天大家都想著要去把OTA給幹掉。
李少華:首先聲明一下我不是OTA。我還是覺得主持人試圖要把我們對立起來,但是因為有平台的存在。
主持人戴雪英:現在是一片和諧。
李少華:不是和諧,我在這裡聲明一下,這兩位其實背後服務的品牌和團隊非常非常的年輕,他們也非常非常的去擁抱新的技術,有新的用戶體驗的嘗試。我們其實已經正在深入的合作。我記得我們未來酒店的發布會就在旁邊不遠的一家酒店開的。今天這個會場也非常有意思,恰好是在萬豪開的。我們在上海另外一個會場,更適合分享的會場上也有很多在線的精英們在碰撞,我也是從那個會場上過來的,我沒有感覺到時代的變遷。
主持人戴雪英:我覺得今天李總實在沒有辦法站在對立的一面,這兩位都是他非常重要的客戶。
李少華:我還有兩個點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個就是大家提到的會員。非常有意思阿里旅行在獨立出來一年以來我們也嘗試著把電商積累的會員,我們在2014年有3.5億的活躍會員,這是淘寶的。我們嘗試著用旅行的形式把他們轉變成能夠接受在線旅行模式新的會員。我們試了一下,大概有11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有8000萬了。剛才夏總提到OTA1個億,我還是蠻擔心,我覺得分享這一塊上,我覺得無論是工業時代還是後網際網路時代共享經濟都是胡同的。這是第二個觀點。
第三個觀點我跟飯店協會的張會長,他非常擁抱網際網路,我們有幾次的探討。我們在設想現在有兩種酒店業規模化運營或者其他的模式存在,一個是以資產為紐帶的。大家知道最近這段時間,尤其在中國大陸,這一塊發展非常快。第二塊就是百年老店,以品牌,以營銷的網絡為紐帶組成的。我們在設想,在一個平台的運營模式下面有沒有可能新一代的酒店規模化運營,甚至有沒有可能新一代虛擬酒店集團有可能出現?它可能是以數據、以創新的體驗為基礎的。我不知道有沒有?
最起碼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在我們的平台上,我們面向怎麼樣幫助酒店,幫助消費者有更好的住宿體驗上面,我們的做法是這三種方式在很長時間共存。甚至第三種的模式以信息,以技術,以體驗化為基礎集約化經營的酒店式住宿模式,它的速度會非常超過前面兩種模式。
為什麼有層次的存在?就是因為消費者有大量的需求未被滿足,滿足消費者這種模式,有大量的模式或者服務的方式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從這個角度上講,無論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還是工業時代走過來的兩位老大哥,我覺得我們台上需要做的共同努力是怎麼樣滿足台下,滿足中國正在快速增長消費人群的需求。我覺得這是作為平台共同的使命。
主持人戴雪英:我覺得李總就是和稀泥,他希望大家都搭上,每天收流量費。我覺得這是李總的動機,而且我相信這個模式離不開你們。
林聰:網際網路模式離不開實體經濟,這就是內容為王,如果只是平台的話,沒有東西續上去。就像前個星期張建東(音)先生上面聯手馬雲,下面聯手王健林,他說平台上沒有張建東你也活不了,我把下面王健林的百貨激活。我跟建東也是好朋友,我們很多年前都在談這個事情。我還是喜歡馬雲說的那句話,今天不是誰勝於誰,或者誰把誰打敗,今天到底是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我還是認為實體經濟加網際網路是大贏,不可能誰幹掉誰的。因為沒有實體經濟全部是虧的。你看1956年到2003年美國納斯達克和華爾街對股民最大貢獻率頭20家公司沒有一個高科技公司,我記得第一個是卡夫食品,第二個是標準石油。全是實體經濟產業,在世界上生存的非常穩健,給股民帶來非常穩健的回報。我覺得我們是共贏的,相互聯手的關係。
主持人戴雪英:陳總在這方面要不要多發表一點評論?
陳馳:其實喜達屋和萬豪是非常好的評論。
主持人戴雪英:一片祥和的氣氛。
陳馳:因為少華不是OTA,所以我們可以瞎說了。攜程和藝龍這樣的OTA更像是一個工具,應用的場景還是在酒店本身,有場景的人切這個工具是很好切的。只不過今天的工具發展起來的時候用戶使用的時候不再是工具,是一個場景。如果酒店集團應用場景變得足夠的大,足夠的寬,其實這個仗誰贏誰輸未必可知,儘快把OTA變成一個工具,你們用更多場景把它們切掉。這是有可能的。
另外一個今天的話題是很對立的,其實今天我們做的共享經濟,我們共享的是車和房。有這麼高的效率能夠把這麼多的房子和車造起來,能夠有多餘的資源分享,這和二三十年前中國半工業化時代很大的區別。今天談到移動網際網路,整個網際網路建設我們用的手機都不是網際網路,本質上工業化或者所謂後工業化時代沒有非常強烈的區別,包括今天網際網路公司管理方式,雖然有一些去中心化的趨勢,但是本質上管理的理念還是過去工業化時代積累起來的。這也是一樣的。
就像戰爭史裡邊出現的那些事情,每個階段有一些新的武器出現的時候,軍隊或者國家國防戰略戰術思維會發生一些變化,商業和戰爭有點相似。新的工具出現的時候,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商業需要做一些調整,傳統的公司才能在這個過程做演化,做得更好。剛才講的可口可樂肯定不是一百年前的可口可樂,整個管理的思維、全球化思維、品牌的思維也是跟著工業化進程逐漸演變的。是這麼一家偉大的公司,基業常青的公司。
主持人戴雪英:接下來時間不多了,我們談一談傳承和學習的問題。我覺得是我引起不了戰爭,只好大家繼續祥和下去。我先說一說工業時代的企業,市場的轉折點從網際網路時代的這些企業裡邊到底可以學習和傳承一些什麼東西?或者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什麼,才能夠讓我們順利的過渡到一個新型的時代里?
林聰:我認為還是相互學習,相互彌補,相互取優。
主持人戴雪英:你從他們那裡學什麼?
林聰:為什麼我這樣說?其實過去傳統工業模式最典型的是B2C,就是你去改變別人。網際網路的時候說C2B就是你改變自己,整個思維模式變了。我覺得不管是B2C還是C2B是相互過程,比如說雷軍幾個字:極致、體驗、口碑、快速。萬豪大家做的產品,今天大家看到萬豪酒店就是把品牌做到極致,有的酒店給浩華提供免費場所,他們還是選這兒,因為這裡的服務非常好。大家這次參加浩華的會有非常好的服務。
雷軍提的幾個字萬豪的歷史上已經有了,只不過思維模式變了,萬豪也在跟著變。
主持人戴雪英:評價不能聽林總怎麼說,我們要看所有參與者的滿意度調查,大家給這個酒店的服務評評分。夏總。
夏農:我覺得酒店的模式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消失,這裡邊有的公司做得更好,有的公司會被淘汰。最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夠給客人提供符合他們預期的產品和服務。其實在了解你的客人方面,與客人做溝通方面,我覺得網際網路企業比傳統企業做得更加靈活,做得更加透徹,因為掌握了一個跟客人直接交流的技術。比如說現在通過微信這樣的渠道能夠很快的觸及到中國最有活力的年輕人,通過微信上的研究可以了解他們對於各種旅行方面的看法。這些渠道可能不是我們傳統酒店集團常用的渠道,但是在一個新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應該要打開你的心胸,去廣泛通過新的技術了解你的客人,同時觸及到你的客人。以人為本的經營模式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戴雪英:全面的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商業模式。你們覺得工業時代下的企業裡邊有哪些可以傳承的東西,簡單的給一些總結?
李少華:我覺得你需要一些火花。我首先表達對於前輩們的敬仰,我們阿里核心價值觀的第一條是客戶第一。
主持人戴雪英:我們今天已經不是獨立的第三方。
李少華:我最近大半年跟酒店行業有很多的交互過程,我給一些建議,就是網際網路的團隊更多會去看未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東西。不一定是酒店行業,可能一些成熟的企業他們告訴我從過去五年、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來看什麼樣的服務模式是消費者喜歡的?這裡邊還是有非常大區別的。作為平台,我每天在經受這樣的煎熬,我覺得這個交叉點非常非常大。所以未來到底誰可以更多贏得越來越年輕消費者的心?值得大家去反思。
主持人戴雪英:還是做人的生意,要研究人要什麼。
陳馳:我和少華兩個人也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我們肯定是被工業化體系教育出來的。我們其實是在工業化時代上面新的延續,我們95%的東西是在原有的時代繼承下來。先從歷史上研究工業時代的變化,從蒸汽機的發明到後面第一次工業時代快速的爆發,商業革命快速的演變需要一些時間。網際網路也是一樣的,網際網路被發明是在六幾年,今天才真正進入了所謂生態爆發的階段。對新的創業者來說未來可能是一個機會的窗口,利用新的商業思維、新的戰術去看新的機會,去創造新的公司,去把握一些新的機會。但是那也需要一些耐心,不是一天可以進化出來的,包括新能源的發現,後面真的衍生出一些大的公司,大的商業機會都是在十年、二十年,需要時間。
所以說我覺得網際網路時代才開始。對我們來說網際網路不是只是一個工具,會變成商業策略和戰術上的一些新的方式。
主持人戴雪英:最後夏總說一下。
夏農:我提一個問題,特別是兩位網際網路的先進者。
主持人戴雪英:額外給夏總增加一點時間。
夏農:Airbnb在美國,在很多地方都碰到很多問題,特別是是二房東的問題。還有人說他們賺的錢其實沒有賦稅,也沒有獲得各種各樣酒店通常拿到的各方面的東西。說難聽一點,有的人說是賣盜版碟把開正版店的衝擊了。從做網際網路企業的領導人和創業家來看有兩個問題,如果說我們競爭的平台平了以後您覺得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是不是仍然有競爭力?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為了使這個事情能做好,是網際網路企業改變自己,適應法律的要求,還是需要法律改變,去適應網際網路的要求?
陳馳:這兩個問題對我來說一點都不尖銳。第一個問題我覺得很多酒店行業的從業者對Airbnb有疑問,因為你只是比我便宜,理由是你沒有交稅,你沒有承擔所謂執照的成本。
主持人戴雪英:最重要的是客人的保險。
陳馳:比較可惜的是這個模式最可怕是體驗本身。十年前按工業化設計的標準定義那些標準,然後再快速複製。但是十年後變化只是城市和數量的變化,體驗是沒有變化的。但是共享經濟它的DNA可以從一個原點,從一個特性很少開始進化出極其複雜的特性,這個體驗也會逐漸的演變。未來Airbnb在美國和歐洲對酒店還有威脅的話不一定是價格,可能是進化出來的體驗本身。
第二步是法律監管的問題,因為經濟新的模式會比立法的體系走到前面。以前立法體系和監管體系是為工業化時代服務的,今天開始個人可以把自己的車變成計程車上街拉客,今天有人可以把自己的家變成小旅館的時候實際上是脫離了原有的法律體系,原有的法律體系就認為它是不合法的,監管上也肯定是有漏洞的。
但是從長期來看,包括工業化時代的法律其實也是工業化進程中逐漸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包括一些新的經濟現象也是在工業化時代中出現的,法律才慢慢跟上去。所以從監管上面看的話,早期的企業肯定承擔一定的風險,甚至在輿論上會受到一定壓力,但是長期來看應該是法律體系逐漸彌補的。這個企業如果要生存下來,特別是在我們國家監管看起來很嚴格,但是實際上執行起來不是太嚴的國家裡邊需要去調整,需要去適應。因為對一個個別的企業來說要活到立法要改變。
主持人戴雪英:活到立法被認可的那一天。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今天的話題,我覺得時間確實也不太夠了,我問兩位工業時代的代表,你如果從工業時代要帶一個禮物去網際網路時代,只准說禮物,不准展開說。
林聰:活著,活下去。
主持人戴雪英:帶著生命走向網際網路時代。
夏農:回憶。
主持人戴雪英:我問你們兩個另外的問題,網際網路時代讓你挑一個禮物你最期待什麼東西,可以是一個物品,一個產品,一個技術,或者一項發明,說一樣東西。
李少華:手機。手機這種產品可能會消失,但是承載著人和人溝通、便利和分享的精神不會消失。
主持人戴雪英:所以您覺得手機對您很重要。
李少華:我覺得對工業化時代很重要。
陳馳:我可能是希望有更多去中心化使用的場景出現。
主持人戴雪英:具體一點。
陳馳:酒店還是提供一些相對中性化的服務,餐飲都會集中在裡邊,未來一個人到一個地方去旅行的時候可以住在當地人的家裡邊。
主持人戴雪英:您會送給別人在別人家裡住一晚。
陳馳:可以在APP上叫一個非常厲害的廚師幫他做飯,他可以叫一個阿姨幫他做衛生,還可以干很多其他想乾的事情。
主持人戴雪英:你在網際網路時代挑一個禮物,你最想挑什麼?
陳馳:我覺得網際網路的禮物是未來,未來二十年以後網際網路很多新的模式會更加的成熟,有些更新奇的商業模式會出現。當然酒店行業同意夏總的說法一百年、兩百年還會存在,它和計程車不一樣,因為酒店業是供給、體驗非常寬泛的行業,它的抵禦能力非常強,進化的空間還很巨大。所以我一點不擔心酒店會消失。
主持人戴雪英:禮物呢?他說要活著,他說要回憶,他說要手機,那你要什麼?
陳馳:手機應該算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吧。實在是想不好。
主持人戴雪英:我說一說我想要什麼,我會帶一個機器人,然後送給各位。會說話的機器人,會思考的機器人。
我們就結束今天的話題,最後有一個結語,回到我們這個航海的主題,我們要向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希望我們都能夠通過今天的討論找到那顆星星的位置,然後借著這個星光駛向成功的陸地。
謝謝四位,我們掌聲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