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間有一村,村內有人家九戶。
村民外出趕集,往往每樣東西都買「九份」,
於是「九份」成為了這個村子的名字,沿用至今。
可能你對九份比較陌生,但想必你看過《千與千尋》:
古樸多變的山城建築,
色彩斑斕的迷濛燈光,
黑暗中分外醒目的大紅燈籠,
神秘莫測的湯婆婆溫泉,
高聳入雲的通天石階……
《千與千尋》中一切的一切,
都源自於這個台灣山間小鎮——九份。
建築之美
九份曾經紅極一時,因為這裡有金礦,吸引了大批淘金客。
各地淘金客為了生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蓋起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建築。
金礦枯竭,人去樓空,連很多原住民都離開了故鄉。
好在那些千奇百怪的建築得以留存。
因《千與千尋》而重新回歸世人眼球的九份,
非常清楚這些建築是這裡新的金礦,
於是九份人儘可能地保留、修復已有的老建築,
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和新建,
如非得已,絕不拆遷。
力爭在城市記憶和商業化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顯然這種平衡不好把握,
很多人指責現在的九份過於商業化。
台灣歌手陳綺貞就寫過一首《九份的咖啡店》,
表達了自己對於九份商業化的不滿。
這裡的街道有點危險
這裡的人群面無表情
想問你也問問自己
是否還會記得從前
昨日的單純今天的實際像你
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但是相對於北京等城市對於傳統建築的毀滅性打擊,我們或許沒資格苛責九份。
走過你來時的路
習慣了去到某個地方,就要參觀某些特定的景點。
但是在九份,真的沒什麼景點可以推薦。
因為九份任何一個小店、任何一條小路都可能成為你心目中無可替代的景點。
強行推薦的話,只能推兩條可能會有助於你發現最美九份的老街。
豎崎路
豎崎路當真對得起韓紅老師那首歌:那是一條神奇的天anan路喲oooo~
360多級石階扶遙直上,直通天際,一眼望不到頭,名副其實的天路。
但是這條路上的建築毫無疑問是最美的。
這裡曾經是淘金熱時期九份最繁華的地方,
淘金客們的紙醉金迷,
一不小心把這條山路打造成了《千與千尋》的原型。
街上有不少正朝大海,背朝小鎮的茶樓,
景色自不必贅言,更主要的是長時間在山路上爬上爬下,腿的反饋最誠實。
在一堆茶樓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無疑是阿妹茶樓。
茶好不好喝不清楚,但它的建築確實是最別致的。
傳統的中式建築入鄉隨俗,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台灣原住民風格;
在此基礎上又融會貫通,莫名其妙地混了點日本的血,
身世可能比劉梓晨還亂。
所以不止是台灣人,很多日本客人也會指名道姓地去阿妹茶樓坐坐。
基山街
九份商圈最熱鬧的一條街,街道兩邊的商鋪功能能將吃喝玩樂全覆蓋。
如果對於自己的方向感並不是那麼自信,建議在這裡買一張手繪地圖:
既能保護你不至於半夜流落街頭、被湯婆婆捉去當搓澡工,又有紀念意義。
在一眾商鋪之中,各種芋圓小店是最火的,門前總是排起長龍。
九份依山傍海,終年山霧和海風不斷。
據說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芋頭和番薯,格外好吃。
(別問我為什麼,我特麼也是一臉懵逼。)
但是千里迢迢來到九份,
大家總不至於抱頭痛啃地瓜芋頭吧?
逼格不夠,芋圓來湊。
所以每一位來到九份的遊客,
都會嘗嘗這個傳說中「台灣第一」的芋圓。
芋圓小店首推賴阿婆。
賴阿婆芋圓用料足,口感佳,逆天地將軟糯和Q彈融合到了一起;
甜湯味道也不錯,如果不是姨媽到訪,建議妹子們加碎冰,既增強口感又消暑。
除了竽圓,賴阿婆的地瓜圓也很值得一試,推薦點個二合一嘗嘗。
阿妹也好,賴阿婆也罷,
九份的商鋪多數都是靜的。
沒有吆喝,也少有討價還價。
遊客換了一茬又一茬,
大家卻不約而同地達成共識:
不能吵了這童話世界的清夢。
感恩的心
因為《千與千尋》,金礦枯竭的九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以起死回生;
但是,如果沒有另外一部電影先給九份續一口氣,
九份不會有起死回生這一說。
1989年,導演侯孝賢來到九份,拍了一部叫做《悲情城市》的電影。
《悲情城市》很爭氣,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獲得世界三大影展的獎項。
九份第一次扭扭捏捏地走到了聚光燈下。
自此,自金礦枯竭之後的九份,終於有了外來客。
隨淘金客一起背井離鄉,去外地謀生的老九份人,
從《悲情城市》看到了故鄉重生的希望,
紛紛返鄉做生意。
鄉親們很感謝侯孝賢給九份帶來的生機,
更感激《悲情城市》給了他們重返家鄉的機會。
所以你能在九份各種小店裡面看到《悲情城市》的照片、海報。
但是九份一點都不悲情,
相反這裡處處充滿溫情。
這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小鎮,
住著一群可愛的人。
侯導演以前經常來九份喝茶的,
只是最近很久沒來這邊了。
一位茶樓老闆說,言語間透著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