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GAY基因嗎?研究顯示50%-60%後天環境造成他~就愛大隻熟男!熊抱壁咚好基情「從後面來」惹毛大老婆

@ 2016-05-03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同性戀是中30%-40%是基因表達的結果,剩下的50%-60%是由於後天環境所造成的。

研究發現基因參與並對性取向的確定有影響。來自伊利諾州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Michael Bailey和他的同事發現至少有兩個染色體對性取向的確定有影響。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上,Bailey把自己研究的結果公布於眾,他的研究對象是409對同性戀和他們的家族成員。研究顯示30%-40%的同性戀和基因有關。

Bailey在倫敦時報說:「性取向和選擇無關,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基因在性取向方面有可能起一定作用並且我們已經找到兩個和性取向有關的染色體作為證據了」。然而Bailey的研究還不能說明gay染色體的存在。(註:他的研究只說兩個染色體和性取向有關係,並沒有說有這兩個染色體就是gay染色體)他說性取向很大程度上與環境有關。不要把「後天環境」和「社會環境」搞混了。只要不是我們原本DNA裡所含的東西都算環境因素,環境因素還包括許多非社會性因素。

這項研究的領導人,精神病學副教授Alan Sanders博士告訴每日電訊報說:「在決定性別取向這個問題上,基因起了一定作用但不是全部,基因和性取向有關,但它只是其中一個變數。」

早在21年前基因學家Dean Hamer就做過類似的試驗,他的試驗結果顯示,男性X染色體上的Xq28片段可能和男性的性取向有關。Bailey的研究還找到了另外一個染色體,根據這條染色體好像也可以預測男人是否是同性戀,這條染色體就是8號常染色體。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女同基因」。

瑪麗女皇生化科學學院和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在2008年研究過約4000對同性雙胞胎,這兩個實驗的結論不謀而合,個體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基因和環境不同可能會導致個體的生化過程有所不同。子宮內不同激素的波動是決定同性戀的關鍵因素。

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Qazi Rahman博士說:「想要尋找單獨的gay基因或者是決定同性戀的唯一變數這都不太現實,性取向的決定是複雜的」。不僅僅是同性戀,異性戀同樣也受基因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他就愛大隻熟男!熊抱壁咚好基情「從後面來」惹毛大老婆

中視《願望清單》昨(31)舉行首映記者會,張晨光跟林煒重現兩人在劇中的親密擁抱跟壁咚橋段,引起現場一陣驚呼,林煒大喊「觸電」,張晨光則開心說:「有小別勝新婚的感覺!」

圖/中視提供

中視《願望清單》將在本周五(3)晚間十點首播,以電影的拍攝手法來敘述現代社會的兩性問題,張晨光自製自演,讓他號稱是從影30年來最大的突破,甚至在3個月之內就白了髮,但卻不是演出GAY讓他吃不消,而是當製作人,原因是要負責盈虧,他掐指一算,沒拿演員費、沒拿製作人薪水,最後被導演李鼎爆料:「他自掏腰包墊了一百多萬。」張晨光一旁緊張阻止直說「談錢傷感情」。

圖/中視提供

昨日首映記者會上,張晨光和林煒的男男戀成了大家追蹤的焦點,光看畫面,兩人零距離的壁咚,從後環抱,張晨光翹起小拇指都有戲,讓在場的每個人既感動又害羞,林煒說,當初接這角色是一口答應,但當知道是個GAY之後心裡是涼了一半,但為了和光哥能展現百分百的默契,他創造了「體位法」演技,仿效的是球員之間互相打氣的慶祝姿勢,譬如NBA屁股對屁股的互撞,足球賽手握拳頭的互相敲擊,以一種很健康的心態在詮釋男男戀,所有演出都一次到位,沒有NG,讓客串的明道都感動也想跟著出櫃演出,被張鳳書怒氣遏止:「你就是一個直男。」導演李鼎說:「是有小桃花的直男啦!」

圖/中視提供

劇中男男戀、讓女主角張鳳書相當抓狂難以接受,一場「正宮」張鳳書和「小三」張晨光的正面對決,兩人都入戲來真的,張鳳書盛怒之下狠抓張晨光身上三道深深的貓爪痕,嚇得張晨光不敢回家不敢面對家裡太座。

圖/中視提供

這段男男戀曲讓張晨光的國三兒子也大感興趣,在加拿大看到壁咚片花,直喊「no no no,come on, no no」,這個突破性的演出,張晨光不諱言是來自他的朋友,對方是185公分的賣香水高大帥哥,讓大家驚呼「難怪他會看中高大的林煒」,讓一旁的林煒羞得抬不起頭,默笑不敢直視大家。

三個戲劇大腕難得可以齊聚一起拍戲,張鳳書甚至直言這部劇可以說自己的代表作。張晨光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演員可以回台拍好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