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十六個小技巧 - 吳錚老師
經常會有家長跟吳錚老師交流孩子存在的問題,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研究炸藥,有的孩子痴迷於盜墓工具的搜集等等,但是說的最多的,還是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這個問題。
於是我就想,動力不足怎麼辦呢,生活中轎車動力不足,我們就加油,或者充電。但是我們不能往孩子身上倒汽油,也不能把充電器插到孩子鼻孔里,這樣方法幫助可能不大。
那麼我們怎麼辦呢,今天吳錚老師焚上一柱香,播放一首月亮之上,沏上一杯維維豆奶,跟大家娓娓分享我的想法。
1.做減法。
在 很多孩子還只是孩子的時候,爸媽就給他們報了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課外班。語文速成班、數學火箭班、英語狂飆班、小提琴重點班、健美操實驗班等等等等。弄的 孩子沒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下去有何興趣可言呢?所以家長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完成自己年少時的夢想,而是應該做減 法,給孩子自由的時間讓他自由地做自己和自己喜歡的事,哪怕真的是研究盜墓,也許將來這孩子就是祖國的考古專家呢。
2.因材施教。
現 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愛好,咱們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愛好和某一科目的文化知識結合起來。我以前高中有個同學特別喜歡小動物,經常去弄一些 蟑螂啊烏龜啊啥的。但是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烏龜那麼長壽的動物都被他養死了。孩子爸爸於是跟著孩子一起去逮捕小動物,打暈了拿回家養,並且給孩子買了布 豐的書,孩子很快對生物學很感興趣,雖然後來因為把蛇帶到教室把老師嚇傻了而遭到批評,但是孩子的生物一直是最好的。
3.追根溯源。
孩 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很多,很少有生下來骨子裡就厭惡學習,看見書本就心跳加速嘔吐不止的。有的孩子最近不喜歡學習的原因很可能是非常簡單的,比如上課被老 師當眾批評了,或者上課當眾批評老師了。比如考試考太差了,或者同桌考的太好了,等等等等。這個時候咱們要跟孩子主動交流,不能嚴刑逼供,嚇唬孩子坦白從 寬抗拒從嚴,或者坦白從嚴抗拒從寬。在孩子坦白之後,不管理由多麼匪夷所思,咱們都不能笑,而應該趕緊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4.傾聽。
新進入一個年級,孩子會對一切感到新奇,所以回家會很願意跟爸媽分享,比如班主任長著一張瓜子臉,或者倒瓜子臉,或者爪子臉。比如學校有許多有意思的社團-合唱團、舞蹈團、義和團等等。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耐心傾聽,並和孩子討論,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政治信號,他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5.書桌。
孩子的學習需要一個安靜、乾淨的環境。很少有人能像毛主席那樣在鬧市區讀書,在菜市場寫作業,在麻辣燙攤前背單詞。有的孩子沒有封閉的環境,每當他開始學習的時候,爸爸就開始看爸爸去哪兒,媽媽開始拿出手機大戰殭屍,搞的孩子無心學習。 有的孩子書桌上吃的一大堆,從張君雅小妹妹到兩粒在一起才最好的益達,有的孩子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題,桌面上就像一個廢棄多年的垃圾回收站,堆得滿滿當當,想找一塊橡皮還要把所有的東西翻一遍,最後也沒找到。這樣的學習環境和場地是不行的。
6.勞逸結合。
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沒有太高,只要孩子能像古人那樣懸樑刺股不知疲倦就好了。於是會有家長任意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比如學習兩小時休息三分鐘這樣的。人的注意力是有時間限度的,如果不以人為本,很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厭惡、反感,到最後聽見學習兩個字就想吐,這樣的話即使坐在書房,也是身未動,心已遠。 我是很喜歡吃老北京小吃,可是你讓我每天早上一碗豬大腸,中午兩碗滷煮,晚上三碗爆肚,下午茶是一根刺身,夜宵是羊雜湯,我也受不了啊。
7.鼓勵。
我們為什麼願意學習呢,是因為學習能帶來成就感。如果孩子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讓自己都感動,到考試的時候終於還是沒考好,孩子會是什麼心態呢。所以家長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給孩子設定一些目標,一定要是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不能是跳起來還看不見的。 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並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就感。有個孩子英語作文總是寫不好,他的爸爸就鼓勵他交一個美國德州筆友,孩子高興壞了,終於可以為中美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了。其實所有的回信都是爸爸自己寫的,一股子山東德州的味兒,但是確實很有用。
8.提問。
為了檢測孩子在學校學的怎麼樣,有家長每天讓孩子複述學過的內容,這個其實是不太適合的。學的時候就夠煩了,再來一遍費時費力。就好比我跟醫生說我被狗咬了,醫生問怎麼咬的,你能不能跟狗再演示一遍… 所以我覺得家長可以找機會以一種學習的心態來提問孩子,讓孩子給你講講這題為什麼選A而不是BCD。還有就是鼓勵孩子提問。有的孩子擔心問的問題太難,把老師難住了,會跟老師結下樑子。其實不會的,老師肯定會找到藉口的,比如這題出錯了超綱了條件不全啊啥的來緩解尷尬,所以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