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水痘的高發季節,雖然有些家長具備一定的水痘常識,能夠認識水痘,但大部分家長對水痘都不夠了解。有些家長把孩子發燒誤當感冒;還有的看到孩子皮膚上起痘、瘙癢,就擅自給孩子抹激素類的藥膏……
那麼,如何鑑別孩子得的是不是水痘呢?發現水痘該如何處理呢?本期《健健康康成長記》,袋鼠麻麻特邀河北省唐山市婦幼保健院皮膚科主任:楊麗君,教家長們:正確認識水痘!
(指導專家:楊麗君,中國皮膚科醫師協會兒童皮膚病亞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省唐山市婦幼保健院皮膚科主任。)
什麼是水痘?
水痘是由一種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學齡兒童,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患者在出疹前一天至皮疹結痂期間,都具有傳染性。
值得警惕的是,並非只有兒童會患水痘,成人也會得,且成人較兒童在症狀上更為嚴重,出現嚴重併發症的幾率較兒童更多。孕婦如果患水痘,有可能對胎兒造成負面影響。
本病一般終生只得一次,愈後可獲終生免疫。但還會有得另一種疾病:帶狀皰疹的可能,因為水痘和帶狀皰疹這兩種病都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
如何判斷孩子得的是不是水痘?
從臨床症狀上看:水痘分為潛伏期、前驅期和出疹期。
潛伏期:
患兒被感染後,約有2周左右的潛伏期。在潛伏期,患兒是沒有症狀的。
前驅期:
潛伏期過後,患兒可出現發熱、頭痛、倦怠等前驅症狀,多數症狀輕微。在這個階段,往往容易被家長誤認為感冒。但如果孩子近期接觸過其他水痘患兒,或正處在水痘的高發期,家長就要高度警惕了。
出疹期:
前驅期過後1-2天,就會迅速進入出疹期。一般先是在頭皮、面部、前胸、後背出現紅色丘疹,很快變為綠豆大小的水皰,皰液清亮透明,中央可有臍凹,周圍有紅暈,容易破,多有輕微的瘙癢或疼痛。
皮疹的分布是有規律的,多呈向心性分布,也就是軀幹部分布密集,四肢較少,手指腳趾更少。口腔外陰黏膜也可以受到累及。
疹子有一個從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脫痂後痊癒。丘疹、水皰、結痂可以同時存在。
在出疹期,通過皮疹的形態、分布,會比較容易判斷寶寶得的是不是水痘。
再一個,就是參考實驗室檢查: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寶寶有典型的臨床症狀和明確的接觸史,即可確診。如果寶寶症狀可疑但又不是特別的典型,但抗體陽性,也可以確診。
得水痘臉上會留「麻子」?該如何治療和護理
1、 發熱的寶寶:
多休息,給易消化的食物和多飲水,體溫低於38.5℃,給予物理降溫。(降溫方法請點擊:如何給寶寶快速有效燒);38.5以上給退熱劑:如「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2、 皮膚瘙癢、情緒煩躁的寶寶:
水痘在皰疹期的時候瘙癢明顯,寶寶會忍不住去抓,皰疹潰破容易引發感染,就會留下輕度凹陷的疤痕,也就是我們說的「麻子」。寶寶瘙癢,家長該怎麼護理呢?
1)為避免寶寶把皮膚撓破,要給寶寶把指甲剪斷,或者戴小手套。
2)如果實在瘙癢劇烈,可給寶寶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撲爾敏、西替利嗪等。
3) 水皰已經抓破的,外塗碘溶液。
4) 潰破的水皰如果發生感染,外用抗生素軟膏,如百多邦軟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等,直至皮疹完全結痂乾燥。對於皮疹,家長千萬不要隨意拿起家裡的什麼藥水都給寶寶塗抹,因為含激素的藥物會加重局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