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餐企牛逼的崗位是大廚、店長、採購、財務。現在,餐企四個新崗位才是老闆的「四大金剛」:首席信息官、首席設計官、首席數據官、首席體驗官。
寫一篇吸引你的稿子,跟你開飯店招攬顧客一樣費心。
要給你傳播的正能量,就跟你讓消費者為你的匠心買單一樣困難。
所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一個苦逼的開始。
更操蛋的,有些關愛,根本上就是「開水澆花」。
比如匠心。這個玩意,本質上就是土豪的「寵物」:高投入,低產出......你一個還在生存期的小店,也跟風搞匠心,結果就會自賤——精盡人亡
因此,還不如認真看完這個文章......
深夜11點半,王道君請朋友吃火鍋。
結賬時,服務員主動引導:用手機掃座位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直接結帳了。
王道君一試,果然很爽:點的菜,一清二楚;結賬,一鍵支付......這是讓收銀員下崗的速度啊!
第二天,我諮詢了一些餐企、非餐企,還查了一些財經資訊,驚奇地發現,在餐飲業,由於資本、技術同時的「疊加效應」,已經深度改變了業務結構和人才結構。
所以,少扯什麼匠心。尋找人才,調整公司架構,才是王道。
首席信息官
首席信息官,俗稱CIO,是一種新型的信息管理者。
這個職位負責什麼呢?
官方說法:CIO的職責是負責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標準、程序的方法,並對全公司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的CIO高級行政管理人員。
他是公司最高決策層,類似首席執政官(CEO)、首席財務官(CFO),只是權力比CEO小。
通俗地說,這個職位真正的角色應當像劉邦手下的蕭何。
劉邦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蕭何卻獨入府庫內尋找秦國各種內政資料,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
後來劉邦跟項羽爭天下,蕭何收藏的這些信息,對日後製定政策,以及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使劉邦對於天下的關塞險要、戶口多寡、強弱形勢、風俗民情等等都能瞭若指掌。
因此,一個合格的首席信息官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業務流程上的每個環節應當如何正確地運用信息來解決業務問題,而不是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本身。
多麼牛逼的一個職位啊,權力僅次於CEO。
可是,可是,可是......餐飲業O2O和再信息化,還處在摸索階段,這讓很多首席信息官,成了負責信息技術和企業信息系統的人。也就是說,你把蕭何當成了糧庫的主管。
不過,隨著企業的規模化、信息化升級,首席信息官的地位將越來越高。因為,O2O的最終落點,就是大數據。而中國有句老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的就是信息的重要性。
首席數字官
不要小看這個職位。它非常能測試你的邏輯思維:要麼你理解不了它,要麼你把這個職位跟首席信息官搞混。
你可以放鬆的是,很多企業也把這個搞混。
官方說,這個職務主要是負責根據企業的業務需求、選擇資料庫以及數據抽取、轉換和分析等工具,進行相關的數據挖掘、數據處理和分析,並且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戰略性地對企業未來的業務發展和運營提供相應的建議和意見。
跟CIO一樣,CDO也已經進入企業最高決策層,一般是直接向CEO進行匯報。
再通俗說一句:這個職務相當於財政部+統計局的角色。一般出現在對數據有很強依賴性的企業,諸如金融、電子商務、網際網路企業等。
但目前挖掘數據的價值成為所有企業的目標,因此每個領域都需要CDO角色的出現,讓數據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首席信息官是丞相,首席數字官相當於副丞相,具體執行。
作為企業的執行管理層,CDO通過數據分析,獲得洞察力,幫助企業改善策略;......
這一角色經常要參與變革,因此不論是在扭虧為盈還是快速發展期,變革管理經驗非常重要。
案例1:
路易威登集團聘用前蘋果公司高管伊恩·羅傑斯(Ian Rogers)出任該集團首席數字官。
原因:近年來奢侈品的全球銷售額年度增速已經放緩至約5%,但奢侈品的在線銷售則一直都在以20%到30%的速度實現增長。
案例2:
星巴克是率先設立「首席數字官」的品牌之一,對這家公司來說,數字業務戰略與賣出咖啡一樣重要。
當明確了數字化戰略的願景,把數字營銷、星巴克卡片業務、客戶忠誠計劃、電子商務結合時,彼此之間產生了新的火花。
首席設計官
首席設計官,俗稱CDO。
這個職務是公司進化的結果。
隨著公司的發展,設計思維演進,設計思維不再僅限於產品研發,它已經被管理者廣泛用於戰略制定和變革管理。
通俗說,這個職務的人,更像是軍師,不僅懂得擺兵布陣,而且還懂得規劃朝綱,比如建設搞科舉制、建議挖運河,建設大赦天下......
一句話說:首席設計官就是傳遞價值觀,通過設計思維,讓產品簡潔化、人性化,並把企業文化變現成可感知、觸摸、體味到的東西。
首席設計官的團隊,是協助公司的其他部門一起來做用戶體驗,就是用戶體驗方面的創新。創新應該有三種動力,一種是從商業方面,一種是技術方面,還有,就是從用戶角度去考慮的。
但是,首席設計官不是首席設計師。首席設計師只是設計環節的職務,而首席設計官需要統籌全局。
首席體驗官
首席信息官、首席數據官、首席設計官,他們聯手把企業改造了。誰來檢驗效果?
首席體驗官。
一般說到這個職位,很多人會立馬想到五星級酒店的「試睡員」。
其實,這個職位就是這個意思。首席體驗官,又稱這「首席用戶體驗官」。
這個工作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好玩。試睡之後,還要填寫各種報告,這會讓樂趣索然無味。
只是從2012年開始時候,這個職位更好火了。由於網際網路公司對「用戶體驗」的重視,使「首席體驗官」得到重視。
1、首席體驗官已經成為共識,更關鍵的是建立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DNA;
2、首席體驗官也是企業進行自我改良的第三方監管。
現在,這個職位開始擴展到其它服務業。
只是在餐飲業中,首席體驗官並不是一個職務,而是一種調研方法,它和問卷調查、電話調查等手段,一起使用。
比如,巴奴毛肚火鍋,目前採用的第三方調研,由專業的公司每有進行200——300份調查問卷,以及電話調查等方式。
不過,在一些方案中,這個職務確實存在,稱為「神秘客」,一般委託第三方來擔任這個職務。
這個職務類似明朝的錦衣衛,他們通過「暗訪式體驗」,之後出具體驗報告。這個報告具說有很多個指標。據說,牛逼的企業,都有「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