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bucks 星巴克為了讓你喝完咖啡不把杯子扔了,想出了這招!現在已經有 51 個國家共 9.7 億人參與...

@ 2016-05-01

想要人們改變行為習慣,

有心有利的循循誘導遠比光打雷不下雨的威逼利誘要好,

畢竟誰不喜歡被討好呢?

韓國人超愛喝咖啡。

韓國星巴克對於「這麼多的一次性杯子」開始動腦筋了:

要方便,更要環保。

得讓人們把這些杯子再利用起來!

趕緊接下去看看吧...

來自一項數據顯示,

每年韓國人均消耗掉的咖啡冷飲塑膠杯約 338 個,

也就相當於每年韓國製造了 3 億個垃圾。

為了讓民眾重新審視如此嚴重的污染製造現象,

韓國的大學生們與星巴克合作,

開啟了一個超有愛的「星巴克杯 DIY 隨身花園」的行動。

消費者只要在星巴克購買外帶的咖啡, 就會隨之贈送一包植物種子。

不知道怎麼種?

沒關係,掃描包裝袋上的二維碼,

就會為你詳細展示 DIY 的步驟。

甚至混合了咖啡渣的土壤都為你免費提供,

讓你輕鬆能種出自己的小花園。

用上下杯蓋做一個溫室小花盆,

杯子裡加上水,

屬於你的小植物就能在這個花盆茁壯生長了。

可愛又環保!DIY 自己的小花園!

綠油油的綠植不僅裝飾了空間,

也為消費者帶來一抹清新和健康,

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人們隨意亂扔塑膠杯的數量。

其實,垃圾之所以成為垃圾,

那是膚淺的人類低估了他們本來該有的效用,

一個小想法,讓世界變美了很多。

星巴克

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Starbucks Corporation,簡稱:星巴克,英語:Starbucks,NASDAQ:SBUX、港交所:4337)是美國一家跨國連鎖咖啡店,也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店,發源地與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除咖啡之外,亦有茶飲等飲料,以及三明治、糕點等點心類食品。其成立於1971年,最初僅專賣咖啡豆,在轉型為現行的經營型態後開始快速展店,並成為美式生活的象徵之一,部分店鋪甚至與超級市場、書店等異業結盟,以複合式商店經營。星巴克目前在全球有約2萬1千家分店,其中有1萬2千家位於美國境內。

名稱由來

「星巴克」這個名字來自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中一位處事極其冷靜,極具性格魅力的大副。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麥爾維爾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麥爾維爾的讀者群並不算多,主要是受過良好教育、有較高文化品位的人士,沒有一定文化教養的人是不可能去讀《白鯨記》這部書,更不要說去瞭解星巴克這個人物了。從星巴克這一品牌名稱上,就可以清晰地明確其目標市場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眾,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閑、崇尚知識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

發展歷史

1971年 英語教師Jerry Baldwin,歷史教師Zev Siegel和作家Gordon Bowker合作開了第一家星巴克。他們三人開店是受到阿爾弗雷德·皮特(Alfred Peet)的皮特咖啡公司的影響。第一家星巴克店位於西雅圖市中心的魚市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旁,主要出售高質量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這家店至今仍然存在)。在開業的第一年,他們從皮特那裡購買綠色咖啡豆,而後,他們就直接從咖啡豆產地購買。

星巴克僅有西雅圖的6家店鋪,而且只賣咖啡豆。

1987年 現任董事長霍華·蕭茲(Howard Schultz)籌資買下了星巴克。此後,他把星巴克做成了美國版的義大利咖啡屋 1994年 聘請萊特·梅西替全球連鎖店進行店內設計後,如今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近21,0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區。 1996年 8月2日,星巴克在日本東京銀座開店,這是星巴克首次在北美以外的地區開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明確的市場定位以及積極的營銷策略使得星巴克迅速成長為全球知名品牌。 1999年 星巴克以810萬美元代價收購了泰舒茶(Tazo)品牌。 2011年 11月星巴克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果汁製造商Evolution Fresh Inc。 2012年 6月5日星巴克以1億美元現金從投資集團Next World Group手中收購La Boulange Bakery品牌。

11月9日在西雅圖開了首間Tazo茶店。

11月14日星巴克以6.2億美元現金收購高檔茶葉集團Teavana。

2013年 1月3日星巴克公司表示,準備當年2月份授權香港美心集團在越南胡志明市開設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7月,咖啡飲品巨頭星巴克將與法國達能集團聯手打造乳酪品牌,進軍食品雜貨市場。[2]

2014年

9月23日星巴克以約9.13億美元收購旗下日本業務60.5%的股份,包括向合作夥伴Sazaby League收購其手上39.5%股份,價值5.05億美元;及向公眾股東收購餘下21%股份,涉及4.08億美元,料2015年上半年可完成所有交易。

如果人人都能自備 環保杯, 一起「愛地球」,絕對是更好的選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