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咳嗽,一個老中醫用車前草治好了我的咳嗽。後來在田間路旁看到一片車前草,不禁感嘆,這山野路旁的草,隨手一抓都是治病的良藥啊。車前草全草入藥,大多用子,但治病時,全草入藥,療效更佳。對於車前子的功效,在《藥性賦》中記載,「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也就是說,車前子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止瀉、通利小便和明目。當然,每一味中藥材其實功效非常多,除了主要功效之外,還有很多待挖掘的功效。
1.車前草解決小便問題 小便不通,可以用車前子適量,泡水喝,就有通利小便的作用。也可以用新鮮的車前草搗爛取汁,半杯車前草汁加蜂蜜一湯匙,調和服用,也有效果。 小便尿血,可以用車前草搗汁,空腹服用,也可以用車前草、地骨皮、旱蓮草各10克,水煎服, 2.車前草解決泄瀉下痢問題 車前草不僅能解決小便方面的問題,同時也能解決大便方面的問題。比如大便泄瀉,可以用車前草12克,鐵馬鞭6克,水煎服。如果是熱痢,可用新鮮的車前草葉搗絞取汁100毫升,加蜂蜜一湯匙,加熱煮沸,溫服。
3.車前草解決眼疾問題 車前子具有明目的作用,同時也能治療一些眼疾。比如說,目赤腫痛,可以用車前草煎湯外洗,也可外敷。又比如說火眼(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痛,像進入沙子般地滾痛難忍,緊接著眼皮紅腫、眼眵多、怕光、流淚,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可以用車前草根10克,青魚草、生石膏各6克,水煎服。 4.車前草解決咳喘問題 車前草全草入藥可以治療咳喘,頗有療效。對於乾咳、百日咳,可用車前草10克,水煎服。如果是痰嗽喘促,伴有咳血症狀,可以用新鮮的車前草60克,加冬蜜15克(或冰糖30克),水煎服。 5.車前草解決出血問題 車前草在古代軍旅中也頗為實用,可以用來治療金創血出不止,可以用新鮮的車前草搗爛取汁,外敷金創。車前草止血作用較好,除了金創出血之外,還有尿血。當然,對於鼻出血也是有作用的,可以將車前草研為細末,用水沖服。 6.車前草解決婦科問題 車前草對於婦科白帶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用車前草根10克,搗爛,用糯米的淘米水兌服;也可用車前草10克,馬鞭草10克,水煎服。 7車前草解決黃疸問題 黃疸大多由濕熱熏蒸引起,所以,用利尿祛濕之法也是可以治療的。而車前草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用車前草15克,觀音螺30克,加酒一杯,燉服。 8.車前草解決感冒問題 對於普通的感冒咳嗽,可用車前草、陳皮各適量,水煎服。 一味普普通通的路邊野草,往往有著很好的臨床療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也許就在山野路旁,會有很多治病的良藥,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而已。
跟我識中藥 | 止嘔要藥——半夏
2016-04-30 10:45
▶本文為《跟我識中藥》專欄第294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球莖,下生鬚根。葉柄長,下部內側生有珠芽,初時單葉,成長葉3片呈橢圓或被針形。花莖直立且長於葉,頂端生肉穗狀花序,上部附屬物由中軸延伸成鼠尾狀,伸出於佛焰苞外。漿果卵狀橢圓形。花果期6~8月。春季末挖球莖,漂外皮曬乾備用。炮製方法不同療效不同。產於四川,湖北荊州次之,其他大部均有分布。別名有地文、和姑、地珠半夏、麻果、地雷公、三葉半夏、守田、水玉,山東稱為天落星。
臨床應用
1.濕痰,寒痰證。
半夏味辛性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尤善治臟腑之濕痰。治痰濕壅滯之咳嗽聲重,痰白質稀者,常配陳皮、茯苓同用,如二陳湯(《和劑局方》);濕痰上犯清陽之頭痛、眩暈,甚則嘔吐痰涎者,則配天麻、白朮以化痰息風,如半夏白朮天麻湯(《古今醫鑒》)。痰飲內盛,胃氣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嘔吐。
半夏味苦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藥。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用之,對痰飲或胃寒所致的胃氣上逆嘔吐尤宜,常配生薑同用,如小半夏湯(《金匱要略》);配黃連,則治胃熱嘔吐;配石斛、麥冬,則治胃陰虛嘔吐;配人參、白蜜,則治胃氣虛嘔吐,如大半夏湯(《金匱要略》)。近代以本品製成注射液肌注,用治各種嘔吐。
3.心下痞,結胸,梅核氣。
半夏辛開散結,化痰消痞。治痰熱阻滯致心下痞滿者,常配乾薑、黃連、黃芩以苦辛通降,開痞散結,如半夏瀉心湯(《傷寒論》);若配瓜蔞、黃連,可治痰熱結胸,如小陷胸湯(《傷寒論》);治梅核氣,氣鬱痰凝者,配紫蘇、厚朴、茯苓等,以行氣解郁,化痰散結,如半夏厚朴湯(《金匱要略》)。
4.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
本品內服能消痰散結,外用能消腫止痛。治癭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貝母等;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初起或毒蛇咬傷,可生品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一般宜制過用。炮製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長於降逆止嘔,法半夏長於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痰之證。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慎用。生半夏有毒,可用生薑來解,若中毒請及時就醫。
跟我識中藥 | 艾葉:溫經絡,逐寒濕,暖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