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的產假風一樣就過去了,很快,媽媽必須像以前一樣,重新回歸職場做一個全職媽媽。就在工作漸漸從陌生走向熟悉時,新的危機到來——小小費不要媽媽了。
小小費,來給媽媽抱抱!
呀!小小費推開媽媽的手。頭偏向抱著他的姥姥,看都不看媽媽。
小小費,讓媽媽親一下!
呀!小小費很快扭過頭去,躲起來。
為了讓小小費得到更好的教育,也出於對自己工作的喜愛,媽媽不得不去上班,卻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Lisa說:「太正常了。孩子一天天長大,只喜歡黏著帶他的長輩。很多上班族媽媽都有這樣的苦惱,因為跟孩子相處時間少,寶寶缺乏安全感,就會更加親近帶他的人,比如姥姥、奶奶甚至是家裡的阿姨。」
儘管早知道這些道理,媽媽心裡依然失落極了。十月懷胎,忍受巨痛24小時才生下小小費,哺乳期每天背著幾斤的背奶包(含冰塊),沒想到,親生的娃居然無所謂媽媽的存在!
上班族媽媽如何才能和孩子打得火熱?媽媽去請教了一位幼兒園園長,也是一位心理專家。她聽完媽媽的傾訴,開出這樣一劑「藥方」。
利用一切機會與孩子肌膚接觸
皮膚親密接觸對小寶寶益處多多。《兒科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3小時的肌膚相親能讓嬰兒啼哭減少43%,並讓其更易入睡,睡眠時間更長,讓媽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進一步減輕壓力。
在幼小孩子的情感世界裡,一次溫柔的撫觸和擁抱,勝過無數玩具的開心。儘管全職媽媽天一亮就要出發,也許寶寶還在床頭;天一黑才回家,也許寶寶很快就要睡覺,但這並不影響抓緊一切機會多與孩子進行肌膚接觸。
這裡的「皮膚接觸」包括擁抱、包括媽媽注視孩子時的眼神、表情。哪怕一時間孩子有拒絕的行為,媽媽不可以失去耐心,每天堅持跟他說話,用溫柔的話語講一本繪本,孩子可以通過細節來感受母親的愛。
多逗逗孩子,和孩子互動
抓住短暫的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如果早上寶寶起來得早,可以跟他玩「躲貓貓」的遊戲。找一個沙發角落,或者嬰兒床的側面,蹲下來扮鬼臉,甚至用手指摸摸孩子的頭髮,很快移開。給孩子穿衣服時,撓撓他的腳心,裝作要吃小腳丫的動作,使孩子咯咯大笑。相信媽媽,這招百試不爽,尤其是躲貓貓。
不管多累也儘量親自給孩子洗澡
每個寶寶都愛水,洗澡是他們最興奮的活動。給孩子洗澡時的每一個動作和皮膚的接觸,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切記不要趕時間,邊洗邊和他玩,哼一隻童謠,講一個醜小鴨的童話故事。孩子會喜歡上這種愉悅的親子氛圍。
周末要壟斷孩子的時間
好不容到周末了,這樣的時間給帶娃的老人放個假,和孩子爸爸一起,趁著風和日麗,去公園、去小區看看花草,都是增加親子感情的好機會。
上班族媽媽真的很累,坐一天地鐵,上一天班,回家真的連說話力氣都沒有了。可是孩子是自己的,如果很敷衍對他,他也會敷衍對你。所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時間,多多陪伴寶寶,讓寶寶看到一個溫柔可愛的媽媽。
媽媽還是像以前一樣忙碌,加班也多起來。奇怪的是,小小費開始變得喜歡媽媽了。秘訣,就在育兒專家的「秘方」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