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朋友圈叫做你對他妙贊,但他卻從不回贊

@ 2016-04-30

作者:夏半月丨來源:寫手圈(xieshouquan010)

【一】

前一陣子,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了幾個文化圈大咖的微信,之前只能通過網絡新聞才能看到的偶像,現在居然和自己成了朋友,真是太令人振奮了。

於是,為了和大咖拉近距離,我開啟了秒贊模式。

大咖們發了自己的作品,我馬上秒贊;發了美食,我秒贊;發了自拍,我更是秒贊的秒贊,妥妥的粉絲無疑。生活中不是還有一種交情叫「點贊之交」嗎?素未謀面或者不能常見的朋友都可以通過評論或者互贊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可是,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情況並未如自己預想中的發展。

說好的互贊和互動呢?為什麼只有我給大咖點贊和評論,但大咖從沒為我點贊過呢?

像我這種渴望別人點贊的下小蝦米真是惆悵若失。

後來,某天,一個大咖發了條朋友圈:請朋友圈裡五千個好友關注本人公眾號.

五千個好友!大咖果然是大咖,連好友人數都是自己的二十倍。想想像自己這樣湮滅在他芸芸五千好友的一個無名氏,能被人家發現才怪。也許人家連真正的好友都不互贊,也從不看朋友圈,又怎麼會為一個自己不怎麼認識的人點贊?多浪費時間。

【二】

我有很多比自己優秀很多的朋友、前同事、同學,我也試過跟他們各種搭訕,時不時在微信里跟他們打聲招呼,試圖跟他們聊聊心事。

但通常都會碰一鼻子的灰。

不是信息有去無回就是說不到三句對方就閃人了,人家根本就沒有和我聊天的意願和慾望。

剛開始時,我心裡當然是忿忿不平的,拽什麼拽,牛什麼牛,不就是工作比我好收入比我高房產比我多點嗎?雖然我們在財產上有差距,但我們的人格是平等的!

惱羞成怒時,我甚至會口出狂言,陰陽怪氣地朝對方發話:「切,有錢了了不起啊。」

只是對方依然是一堵吸音牆,無論我說什麼,他就是不理不睬,既不拉黑也不回話,簡直視我如無物。

我想,這便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藐視了吧—我根本懶得理你。

【三】

幾年前炳成鋼事發後,有關於他的笑話傳遍所有的朋友圈,所有的雞湯文都在試圖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人脈不是攀附出來的,身份地位不對等的人根本做不成朋友。

年輕的時候總是不太相信的,總以為人脈就是交往或者麻煩出來的,可以跟對方吃飯,談談人生,又或者厚著臉皮求對方幫自己一個忙,一來二去之下,交情就出來了。可等自己有了親身體驗後,才知道那些雞湯文其實所言非虛。

別人為什麼不會回應我的示好,那是因為別人覺得和我交談根本無法帶給他們任何的價值,與其把時間浪費在一個無法給自己提供有效信息的人身上,倒不如去跟一些值得交談的人聊天。

我以認識到大咖為榮,曾沾沾自喜地告訴別人,自己認識了哪些哪些牛人,告訴別人我們甚至一起吃過飯,可問題是這就代表我們是朋友了嗎?就算是朋友,別人牛與自己又有何干?

如果說過的話可以像潑出的水,我寧願自己從來沒有騷擾過那些比自己牛太多的朋友,自此之後,連他們的朋友圈也不要輕易去點贊和評論,就這樣靜靜地呆在各自的空間就好,看著對方的精彩和美好,偶爾也給自己鼓下勁,以對方的高度和優秀為標杆,默默地努力,希望自己也有發熱發亮的一天。

世事紛繁,你來我往,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

【四】

後來,我加過一個陌生人。

陌生人似乎蠻喜歡我,無論我發什麼狀態,他都秒贊秒評。

有時他會跟我打招呼,但因為不認識他,所以我不大願意搭理他。後來他打招呼的次數多了,我偶爾也會回兩句。

再深入了解一下,發現他原來是個在酒樓傳菜的夥計。好吧,那一刻,我承認自己馬上喪失了和他交談下去的興趣。

因為一直以來,關於交朋友 ,我都有自己的標準和准入層次,也就是說,我希望選擇那種知識文化水平、三觀、社會地位都與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稍高一點的人來做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說,朋友必須是那種自己可以與之對話的人。

所以,我認為自己跟一個酒樓的夥計是沒什麼好聊的,因此根本提不起興趣去跟他交談更不用說做朋友了。

自己尚且如此勢利,那麼別人呢,肯定也是這樣的吧。

不是說人往高處走嗎?

一個富翁可以偶爾和街邊的乞丐聊聊天,也許還會被乞丐的某句神來之語打動,但絕不會跟他把酒話家常;一個知識分子也許也會跟一些沒怎麼讀過書的農民或者民工說說話,也許會得到一些靈感受到一些啟發,但也不會跟這些農民或民工聊自己心靈的寂寞。因為雙方的能力和層此次始終是不對等的。

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心理原因就是,大部分人都會有高估自己的傾向,也有恥於向下沉淪的羞恥感。在這個人人贊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社會氛圍里,大部分人都害怕被比自己層次低的人拖著往下墜,然後也成為這樣低層次的人。

【五】

想通之後,我就不再抱怨別人不理自己了,還是那句話,與其為自己的沒有存在感而自憐自艾,與其在生活里無力地控訴別人的勢利,與其在深夜裡哀傷地自問為什麼找不到好對象,倒不如把這些時間花在學習上,努力把自己修煉成別人心目中的「大咖」。

這種調調雖然是毫無新意的老生常談,但道理無疑是正確的。

*作者:夏半月,廣東人現居中山,工作之餘喜歡寫字。自2013 年寫作至今,寫寫停停,作品散見於部分雜誌和報紙副刊。本文首發寫手圈(xieshouquan0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