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正式立項戰略轟炸機專家:與美齊平是中國的目標

@ 2016-04-30

4月29日,人民網刊登了一篇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提前刊發的2016年5月報道,稱中國已經正式立項新型戰略轟炸機,設計思路將結合現目前世界上先進戰略轟炸機的眾多優勢,例如圖-160的超大攜帶彈藥量,美國B-1B的超音速巡航,B-2的優秀的隱身能力都將被中國未來先進戰略轟炸機吸取,除此之外與戰略轟炸機齊平的還有彈道飛彈預警軌道衛星、空天軌道作戰飛行器等新概念武器,一時間關於中國的戰略轟炸機再次成為國內外熱議的焦點。

筆者注意到,漢和評論對中國戰略轟炸機的報道主要是分為以下幾個點,在這裡給大家依依闡述:

第一:中美俄戰略轟炸機比拼當中中國已經處於劣勢,研製新戰略轟炸機迫在眉睫。

文章稱,目前美俄兩國擁有的遠程戰略打擊轟炸機數量都在170架,並且這些大多數都是具備超音速巡航、超大載彈量、隱身優良的機型,而中國在數量上就輸給了美俄,轟炸機約有130架左右,而主力為中國的轟-6K,雖然具備遠程轟炸能力,但是在對敵滲透和載彈量上遠遠不如美俄,可以說中國目前裝備的戰略轟炸機還是蘇聯解體之前常規轟炸機改造而來,既不能滿足國產化需要並且穩定性不高。

第二:中國戰略轟炸機將兼顧美俄遠程轟炸機優點,取長補短

漢和稱,中國研製戰略轟炸機必須考慮兩個方面:是超音速還是亞音速,俄羅斯戰機是超音速為主力,不管是圖-160、圖-22M、圖-95,都具備超音速能力,並且載彈量巨大,足以抗衡美國。而美國堅持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基本理念,加強對敵滲透能力,注重精確打擊。中國要在這兩個之間抉擇,漢和稱中國空軍的新型戰略轟炸機氣動外形很可能介於B-1B、圖-160和B-2之間,兼顧速度和隱形。

外媒稱中國的設計主要還是接近圖-160的准隱形化設計,這種推斷是立足於中國航空工業的現狀,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確在研究B-2所有的各種技術。據報道,中航飛機研發工作中心攻克了背負式鋸齒型並列雙發大S彎進氣道的技術,這就是B-2的進氣道結構。

筆者注意到,漢和一直是對中國戰略武器非常關切,有些報道我們可以作為參考,但是我們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漢和防務似乎看上去對中國的武器動向「了如指掌」,其實大部分都是基於一些所謂的猜測和對小機率事件的誇大,對於我們中國人自己來說,我們要理性看待。中國研製戰略轟炸機並部署會稀奇的事情,也不是什麼非常大的秘密,更不需要炒作,我們有能力研製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基本條件:大推力航空發動機將在未來十五年內出現並裝備。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告訴記者,中國前不久在伊爾-78上成功試驗過渦扇-18大推力發動機,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國最先進的發動機時中國在航空展上又亮相了一款更先進的發動機:渦扇-20,作為未來運-20的主力,中國將會在發動機上下更大的功夫。至於中國研製的發動機能不能達到美國、俄羅斯的高度,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不能抱有幻想而拋棄了腳踏實地。但是我們的起點一定要和美俄齊平,逐漸縮小差距,至少要達到上一代美國B-2水平。

軍事專家杜文龍同時也指出,目前中國戰略轟炸機的型號相對單一,綜合性能與美俄的戰略轟炸機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轟-6K甚至沒達到美俄第一代戰略轟炸機B-52和圖-95的載彈量和航程。」中國軍隊迫切需要遠航程、大載彈量、強毀傷效果的轟炸機,從而才能讓我國空中戰略進攻能力上一個台階。我國空軍的基本戰略方針是「攻防兼備」,只有擁有大型戰略轟炸機,在「攻」的方面才能名副其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