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流鼻血,你還在用紙卷、棉花亂塞?

@ 2016-04-30

寶貝鼻出血是個常見的現象。在氣候炎熱或室內乾燥的時節,寶貝鼻出血的現象更多。醫院裡總不乏慌張的家長急著問醫師:「我家寶貝流鼻血了,怎麼辦?」 其實,除了季節、體質因素外,流鼻血也有可能是某些重大疾病的前兆,只有了解流鼻血的原因及處理方式,才能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及時應對。

寶貝鼻出血的5大誘因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局部的,也有全身的。局部的原因有鼻部外傷、鼻前庭炎、鼻腔異物、鼻血管瘤等;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硬化、維生素C缺乏、血友病、白血病等。一般來講,2歲以前的寶貝很少有鼻出血,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寶貝鼻腔毛細血管網發育還不健全。

一般導致寶貝鼻出血的原因常見以下幾點:

1. 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時就容易出現鼻出血。如各種鼻炎、鼻竇炎、鼻結核、鼻梅毒、鼻外傷、鼻中隔偏曲、鼻異物或鼻腫瘤等。

2. 氣候條件差。如空氣乾燥、炎熱、氣壓低、寒冷、室溫過高等都可以引起鼻腔黏膜乾燥、毛細血管擴張,導致鼻出血。

3. 用手摳鼻孔的不良習慣。鼻黏膜乾燥時很容易將鼻子摳出血。

4. 在飲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習慣。也可以造成因維生素A、C、PP等攝入不足,可使毛細血管脆性的和通透性增加,易導致鼻出血。

5.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發熱、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原發病,也可以引起鼻出血的症狀。

寶貝鼻子出血了治療需從病因著手寶貝鼻出血多發生於4~10歲,並且90%以上多發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個由動脈和靜脈血管構成的血管網,這裡的黏膜薄,靜脈沒有瓣膜,醫學上稱為鼻腔易出血區。由於位置靠前,當受到外力衝擊時,很容易出血。因為鼻腔中的黏膜布滿血管,尤其幼兒的鼻黏膜比大人脆弱,遊戲中的碰撞、習慣性搓揉或用力打噴嚏等,或因所處環境過分乾燥、擤鼻涕時特別用力都有可能造成黏膜血管糜爛流鼻血,甚至有些寶貝流鼻血幾乎成了常態,因此家庭護理尤為重要。

應著重強調的是引起寶貝鼻出血的原因很多,需從病因著手。如果寶貝是各種鼻炎引起的鼻出血要先治療鼻炎;外傷或鼻異物引起的鼻出血就要首先處理外傷,取出異物;如果寶貝是全血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如猩紅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血液病,包括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則要針對這些疾病及早檢查和治療。

寶貝鼻出血應急處理法

寶貝突然流鼻血怎麼辦?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千萬別過於慌張而亂了手腳,這只會讓寶貝更害怕。幼兒流鼻血發生的位置大多在兩側鼻中隔前部,通過按壓、填塞與冰敷等適當護理,10分鐘內通常可以止血。

●簡單的方法是將出血的鼻孔塞上經消毒的棉花球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雙側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壓迫患側鼻翼5~10分鐘,進行壓迫止血。此時應儘量使寶貝安靜,避免哭鬧。

●最好讓寶貝取坐位,頭稍向前傾,儘量將從鼻咽腔咽到口腔的血吐出,這樣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將鼻血咽進胃裡,刺激胃部引起腹痛及嘔吐。

●如果出血量較大,有面色蒼白、出虛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狀時,應採用半臥位,同時儘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TIPS:寶貝流鼻血,爸爸媽媽謹記忌驚慌

父母首先一定要鎮定,引導寶貝做緩慢而深長的呼吸,以充分放鬆。

忌仰臥

因為仰臥時血會從咽後壁流入寶貝食道及胃,不久就會從胃再嘔出,這就掩蓋了鼻出血的真相。要讓寶貝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指導寶貝把流入口的血液儘量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後刺激胃腸道引起噁心、嘔吐或寶貝誤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忌用紙卷、棉花亂塞

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不潔凈的填塞物反而會引起炎症。

須緊壓鼻翼

父母要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節緊緊壓住寶貝的雙側鼻翼,一般都可以止血。另外可用冷毛巾敷在寶貝的額頭以助止血。

鼻出血停止也要去醫院檢查

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的誘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