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其實不必挨餓!】這樣吃不但越吃越瘦,還營養均衡!減肥一族快學起來吧~

@ 2016-04-29

103

SHARES

FacebookWhatsAppMore

一日三餐已經是我們非常習慣的飲食方式了,但是,朋友圈廣泛流傳的「過午不食」說法正在悄悄撼動著這個飲食規律。傳言中的這種飲食方法科學嗎?遵守「過午不食」,真的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嗎?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你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有關過午不食,真相其實是:人長時間出於空腹狀態時,調節體重的兩種激素含量將大幅度偏離正常值:能夠增長食慾、刺激飢餓感、加速胃排空及胃酸分泌的腦腸肽會急速增加;能夠減少食慾、抑制脂肪細胞合成的瘦素則大幅減少,這種情況下人更容易發胖。

其實,過午不食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對於現代人來理解,是吃完早飯、午飯,晚飯就不吃了。不吃晚餐導致的營養素缺乏會給身體帶來這麼多影響…所以吃好晚餐很重要!來看看這幾個關於吃好晚餐的建議吧!

1. 填補早、午餐缺失的食物種類

儘量彌補在早、午餐中空缺的食物種類,比如穀類中的粗糧,有沒有足夠的綠葉蔬菜,有沒有足夠的水果及奶製品。很多上班族習慣早上吃麵包、喝牛奶,中午吃盒飯,那回想一天吃到的食物種類,去彌補食物種類空缺,可以從穀類(粗細搭配)、蔬菜(綠葉蔬菜為主)、水果(200~400g)、奶類、豆類及其製品、魚禽蛋和瘦肉角度。

2. 烹調方式以涼拌、蒸煮、清炒為主

比如說一天中奶製品攝入不足,可以用酸奶拌一個蔬菜水果沙拉,再加一小碗的雜糧豆粥;或者是蒸一份地瓜,涼拌一份蔬菜(西葫蘆、蘿蔔、金針菰絲)都是不錯的選擇。

3. 進餐時間

進餐時間易安排在晚上睡覺前3至4小時,不要太晚進餐。建議6至7點之間。進餐講究細嚼慢咽,如果是減肥控制食量,可以吃到5至7分飽,這時沒有飢餓感,即使有食慾,也停下來。

4. 餐後運動

進餐結束以後可以做適量的運動,建議時間在1至1.5小時以後,可以做一些家務、健身操或者跑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