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發現一世界「超級油田」讓美國都慌了

@ 2016-04-29

記者近日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獲悉,該校牽頭的產學研隊伍經過15年持續攻關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兩大油田公司探井成功率由不到40%提高到75%以上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眾所周知,油產品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能源,我們知道的沙特,杜拜等國家是產油大國,土豪雲集!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油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必然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採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也讓我們的能源儲備空前充足。就以原油來說,東北的大慶油田初次抽出這黑色的金子無疑對我過的發展加了一把十足的油!

最近的一個特大好消息就是在中華大地又發現了世界級大型油田!!!

隨著時間的推移,礦產探索的進展逐步加大,目前在鄂爾多斯,塔里木和渤海灣盆地連續發現了8個億噸級的大油田,並且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塔里木是迄今油氣儲量最大的油田。可喜可賀,國內的原油產品不再需要完全依賴於進口生產。

中國油田分布

新增原油的產量探明已有39.47億噸,天然氣有2.3萬億立方米!並且在煤炭這一塊的查明資源儲量達1886億噸!鈾礦也是儲量豐沛,足以形成我國鈾礦的開發利用的新格局!

中國油田分布

現在礦產儲量的基地群也有突破性的探發進展,中國的礦產資源漸漸在國際排名中上升。此次中國發現了大油田,對能源出口國又是「當頭一棒」!此前中 東、俄羅斯、美國等一致把目光投向中國,期望在這裡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國給出的答案或許讓他們失望了。中國雖然是第一大能源進口國,但是也不可能全 部消化掉目前市場能多出的原油。

我認為,中國此次發現世界級大型油田無疑是影響各大產油國振興油價的攔路虎,中國是第一大能源進口國,此次髮型超級油田油價必將下降,各大產油國為振興油價齊聚4.17多哈會議。但我認為會議結果不會理想。

近年來普京在車臣戰爭、喬治亞戰爭和烏克蘭內戰中強悍的表現,和展露出排美的強硬外交風格,讓美國突然發現,靠著賣軍火和石油的老毛子回來了,並且又在中東站穩了腳跟,為了挽回在烏克蘭危機中的敗局,於是美國祭出頁岩氣能源。並借烏克蘭危機發起新一輪的對俄制裁。

2014年10月21日,法國道達爾石油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全球執行長馬哲睿的私人飛機在莫斯科一座機場起飛時撞上掃雪車墜毀,機上乘員包括馬哲 睿在內全部死亡。馬哲睿一直反對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俄羅斯,道達爾公司是西方國家中與俄羅斯合作最多的能源公司之一,上月發表聲明說,不會停止在西伯利亞天 然氣開採。又犧牲一位。。。不管美國承不承認,這黑鍋也是背定了。

中國對俄羅斯雪中送炭

2014年10月13日俄央行60億美元拯救盧布計劃失敗,這個時候中國及時「雪中送炭」: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簽訂不到十天,價值已貶近20%。

表面看是中國虧大了,但在關鍵時刻中國的力挺,不僅挽救了俄羅斯,更能攜手俄羅斯共同抗衡美國,其意義絕不能從數字角度去計算,可以看做是經濟上的 抗美援俄。更何況俄羅斯為了拓展外匯渠道,將大批先進的高尖端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和軍事裝備,以及低價的石油天然氣大量出售給「不差錢」的中國,中俄在全 球的話語權急劇增高。

六、沙特:聯俄抗美?

沙特:聯俄抗美

2014年下半年,由沙特鼓動OPEC掀起的石油增產,讓國際原油價格跌穿了50美元/桶,原油價格快速崩盤。這對原油價格需要維持在104美元/桶才能維持收支平衡的俄羅斯影響是致命的。沙特對此的解釋是阻止美國對頁岩氣的開發,60美元就是美帝頁岩氣的死穴。

從這張圖標中可以看見,在當前的油價下,美國的18個頁岩油產區中,只有4個產區的頁岩油公司還能勉強保持不虧損。美國近年再頁岩油上的投資已經超 過5000億美元,形成了完整的頁岩油產業鏈,而美國此輪經濟的復甦就是全賴於頁岩油所帶動的整個油氣產業鏈,油價的大幅下挫對頁岩油的產業鏈將有致命性 的打擊,換句話說也就是對美國的經濟復甦是至關重要的。沙特為什麼有底氣不減產,沙特人說的已經很明白了:美國也是石油的出口大國,美國不急我們當然也不 用著急的。

普京看的也很明白,多次在公開場合聲稱油價的下跌只是暫時的,世界經濟是無法承受油價下跌所帶來的危害的,當然普京所說的世界指的只是俄羅斯和美 國,普京很清楚俄羅斯和美國在油價上有著一致的利益。那麼剩下的就是美國能夠承受多長時間的油價下跌,搞垮俄羅斯和自己的經濟復甦對它而言孰輕孰重,這完 全取決於美國自身的戰略考量,油價只是它的一枚棋子而已。

使塔里木和準噶爾盆地探明油氣儲量以年33%速率快速增長,並為產生4800億元經濟效益作出重要貢獻。研究成果經邱中建、賈承造等7位院士在內的專家委員會鑑定為世界領先水平。

項目組首席科學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龐雄奇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國西部以塔里木盆地為代表的疊合盆地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含油氣盆地。

油田鑽井

油氣藏埋深90%以上處於4500米—7500米,其中碎屑岩含油氣層厚度大都不足20米;各類油氣藏普遍呈現出「位置遷移、規模改造、組分破壞、相態變異」等複雜油氣地質特徵。

研究團隊運用正演、反演等多種技術方法,揭示出複雜油氣藏中混源油氣65%以上來自深部寒武系、模擬出40%以上原始油氣資源儲量受到了破壞、發現剩餘油氣資源主要富集在複雜構造和複雜岩性地層兩類圈閉之中。

油田鑽井

建立了複雜油氣藏成因模式、提出了複雜油氣藏預測方法並研發了5套15項關鍵應用技術。新技術識別縫—洞復合油氣藏準確率提高了21個百分點,識別碎屑岩含油氣層厚度由原來的25米降低到現今5米以下,準確率超過85%。

龐雄奇告訴記者,項目組已申報了66項發明專利,研究成果還被成功應用於哈薩克和馬達加斯加等國家和地區的油氣藏勘探與預測評價,顯著提高了我國在油氣勘探技術方面的國際競爭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