璮璮一轉眼五歲了,在去年暑假升上了幼兒園的大班「糖霜餅乾班」(Marängen)。有別於小班和中班的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糖霜餅乾班」開始讓孩子輪流擔任Ansvar Barn(責任寶寶),擔任的孩子配戴上寫有「我今天可以承擔責任(jag kan ansvar idag)」的責任胸針。
璮璮每次擔任Ansvar Barn那天都會特別開心,他是個非常熱愛為大家服務的孩子,當放學要拆掉Ansvar Barn的胸針時,他總會很驕傲地挺一下胸說道:「媽媽,拍一下照。」就我最初的理解,這項工作性質有點類似於亞洲中小學的值日生,但每回看見他那驕傲又得意的小臉,我還是會忍不住想了解小傢伙在學校究竟做了啥重要的工作。
責任心永遠與知識、自理能力、夥伴並重
璮璮帶著我去歸還責任胸針時,順帶要我看一下他們的教室布置。
兩枚責任胸針懸掛在教室角落裡,一面孩子們可以夠得著的牆上。老師以四季照片配合十二月份及每一個有孩子生日及代表植物的小紙卡,圈起這兩枚胸針。
我的孩子在二月出生,代表他的植物是Timyan,中文學名為百里香,學校老師和我解釋過這是種歐式料理常見的香料,看著牆上照片我不免好奇地問璮璮:「你知道Timyan嗎?」他回答說:「那是一種草,綠綠的,可以吃,Nadia老師拿給我嘗過,有一種奇怪的味道,可我不喜歡,我覺得那味道很噁心。」說完,他調皮地做個噁心的鬼臉,和我一起笑了起來。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展區,其實同時展示了許多幼兒園老師想傳遞給孩子們的訊息,包括:四季的景象,數字1-12,1-12月份的瑞典語單字,同伴們的名字、生日,以及他們所代表的不同植物。除了Timyan,其他孩子各自代表了太陽花、草莓、小紅莓等植物,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已經對圖片上的植物,進行過類似「看聞問切」的仔細觀察了。
老師會每天輪流安排不同孩子到這裡拿責任胸針,別在身上,成為當天服務大家的「小幫手」,到放學回家時取下放回原處。透過這樣間接的方式,孩子得到四季變化、各式植物、數字、語文等知識教育,但同時也記住了班上每一個夥伴的生日;在這裡,每一處都是學習的角落,卻少了特定的教科書、整齊的桌椅,一定得專心、安靜排排坐的規定。
透過這樣一個又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孩子們從這個玩到那個,自主選擇,並在玩樂中無形獲取到他們想要理解的知識。有幾次我過去接璮璮,會發現偶爾他在地上玩拼字母,有時他在和班上有特殊障礙的孩子一起上手語課,有時在外頭玩泥巴、奔跑。你總看到他在玩,但其實他在玩樂中學習。
除了玩樂和學習,這裡的所有小朋友都必須協助老師完成班級清潔工作。在快放學回家時,老師便會開始讓孩子收拾整理角落,隨著一個一個家長來接走孩子,慢慢將剩餘的孩子縮小集中到未整理完成的固定空間,如此一來,不僅減輕了老師的龐大工作量,還讓孩子具備了共同分擔責任的意識。
擔任Ansvar barn那天,孩子還會有特殊的任務得完成。但都是兩人一組輪流來,沒有誰比較優秀誰便可以擔任比較多次,或者誰想做便可以一直做這樣的特例,孩子被教導必須輪流分擔責任,重視團體合作精神在瑞典人心中永遠勝過個人式英雄主義。
Ansvar barn的最重要工作在於幫全班孩子取回中餐,並幫忙布置全班小朋友的餐桌。吃飯時間到了,教室里本來用來做手工藝畫畫的桌子,便會搖身一變成為孩子吃飯的餐桌。兩位Ansvar barn必須推著小推車到廚房阿姨那拿取食物,並推回來發放給大家。
這過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我便問璮璮:「東西不會太燙或者廚房很危險嗎?」他一臉豪氣地告訴我:「不會啦,我們大家都做得很好,而且我們會注意不去摸危險、燙的東西。」
相信孩子,逐步放手,有一天他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一歲多時送去幼兒園的,在家時我們已訓練他基本自己吃飯的行為能力,剛入學時,老師也會在自理能力上加強訓練,讓他們嘗試自己用餐具吃飯、穿衣服、穿鞋,套上全套的冬天的連身外套,雖然過程非常辛苦,孩子一開始也會因為不熟練動作緩慢,發生耍賴不肯自己做或者哭鬧等行為,但老師會耐住性子地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去做,並鼓勵他們先自己嘗試,真的沒辦法才伸出援手。
訓練孩子自主獨立,一直是瑞典幼兒教育最基本的教養。對於不同年紀的孩子,老師會賦予他們不同責任。例如,小女兒在最小的幼幼班,給予孩子的責任便是輪流拿垃圾桶、幫忙東西歸位等工作,學期中老師也會舉辦幾次烹飪課程,訓練孩子握刀切小黃瓜、用杆麵糰做餅乾,一直訓練到五歲的大班,才開始有Ansvar barn的出現。
因為在幼兒園璮璮無法每天都擔任Ansvar Barn,因此回家時他便想出一招——他和妹妹一起擔任家裡的小小值日生,幫忙放餐具,幫忙端端盤子,幫忙洗洗菜。雖然這兩個小小孩忙進忙出難免影響我做事的節奏,但責任感卻在他們小小的心裡發了芽。
他們已經知道該如何操作洗衣機和洗碗機,他們知道回家得衣物歸放原位,他們開始學習煎蛋,他們知道如何用吸塵器吸地板……雖然家裡偶爾依然玩具散落一地,但我至少無慮這兩個孩子未來自己出去過生活。
瑞典很多人都認為,知識只是人生命中的一部份,終其一生人都可以因為自己渴望理解某件事情而學習,但生活責任卻微小而瑣碎地占據了人生活的大半,責任感的養成何其重要啊!隨著孩子成長能力的逐漸增加,父母要一步步放手讓孩子自己打理自己,有一天當孩子長大成人成為父親母親後,才有可能從容不迫地肩負起更多更重的人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