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大部分的媽媽把孩子的教育問題看得非常重要。人人都喊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在懷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更有甚者是從備孕開始,就吃各種營養品,就盼著以後生出的寶寶健康、聰明又可愛。真的是孩子的各種PK從媽媽懷孕前就開始了。教育孩子對每個媽媽來說是一輩子的事業,並且好像永遠不能退休,雖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媽媽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過程或許有所不同,卻不難發現真正優秀的媽媽一般都具備以下某幾種或全部的特點:
一、孩子是因你而來,但並不是你的私有財產
孩子是因你而來
不是為你而來
他不是你的私有財產
他生來就肩負有
自己的社會使命
他是屬於全社會的
短短的六句話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卻很深邃,這是家庭教育的「道」,當你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涵義時,你會發現其中「愛」、「放手」、「分清責任」、「信任」、「尊重」、「正向信念」都包含其中。
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呢?其實是因為家長們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從內心中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們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志、家長的目標努力上進,這是多麼大的不尊重呢?所以我常常用一句「危言聳聽」的話來警醒家長「很多家長根本不愛孩子,他們愛的是自己,因為他們想讓孩子做到的事情都是自己內心想要的」,這就是打著愛的名義實現自己的目標,這哪是愛,這分明是交換。
二、非常有趣又有點孩子氣的媽媽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你才知道他們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樣。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一點孩子氣的媽媽總是會格外受孩子們喜歡。
我的觀點就是陪伴孩子不是站在孩子的身邊就叫陪伴,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和孩子在遊戲中共同平等的對話,記得侄女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班的小朋友每次都希望我去接她,因為每次我去接她回來的路上都會和他們一起蹦蹦跳跳的做遊戲,扮演各種角色,讓每個參與的孩子都玩的非常開心投入,甚至和他們一起玩「過家家」,分別扮演他們的孩子。遊戲結束了他們總是追著喊我清清媽媽,其他小朋友的家長有時還開玩笑說,如果有這樣一個媽媽,他們都願意做我的孩子。他們也覺得這樣非常好,但是自己就是放不下架子和面子,沒有辦法像我一樣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三、愛笑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不會太差
經常對孩子擺臭臉大吼大叫發脾氣的媽媽們請注意啦,經常對孩子微笑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在韓國的一檔節目中,欄目組邀請幾對媽媽和寶寶做了一組「視崖實驗」,讓小寶寶和媽媽處在「懸崖」的兩邊,媽媽用溫暖的微笑,讓寶寶戰勝了對「懸崖」和「火海」的恐懼,成功通過視覺懸崖。把爸爸媽媽感動得一塌糊塗。
媽媽和寶寶被隔離在懸崖兩端,相對而望,無論寶寶做出什麼反應,媽媽都面無表情,寶寶在懸崖邊猶豫了會兒,爬回去了。第二輪,媽媽和寶寶仍然被隔離在懸崖兩端,但媽媽一直保持微笑,寶寶爬到懸崖邊時稍有猶豫,但看到媽媽的笑臉,最後還是鼓起勇氣爬了過去,而且在懸崖下增加了火海效果的情況下,寶寶仍然爬了過去。其它組的寶寶也是同樣的情況。
在沒有呵斥和指責的情況下,媽媽們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面無表情地和寶寶對視,就能讓寶寶哭,而一個微笑就能讓寶寶克服恐懼越過懸崖,這就是媽媽微笑的力量。媽媽們紛紛表示,以後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言行。
因此,也就會有「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常常責難;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常常吵架」的後果了。當媽媽臉上呈現暴躁、生氣的表情,出現急躁、易怒的行為時,也會傳導給孩子,使他做出相應的反應。父母的笑容,意味著孩子成長的安全感,意味著家庭的可靠性,所以,爸爸媽媽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請多多微笑。
四、誠信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一個朋友,答應孩子如果今天能在8點前做完作業,就可以讓孩子看20分鐘的電視,孩子確實在8點之前完成了所有的作業,朋友也讓她的孩子看電視了,但是從時間上打折扣了,並不是原來答應好的20分鐘,而是私自改成了10分鐘,理由就是看完20分鐘的電視,孩子再洗澡,洗漱,睡覺的時間就超過9點了。後來孩子不同意,她就強制把電視關了,讓孩子趕緊洗澡去。儘管最後孩子確實悻悻的去洗澡了,但從孩子的表情上看是千萬個不願意。這樣的事情存在於很多父母的教育中,大家可能都沒有把這當回事。儘管最後孩子妥協了,但是已經打碎了孩子對你的信任,如果你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也只有這樣,你的孩子才會成長為一個誠信的人!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強求孩子呢?
五 、在愛的氛圍里長大的孩子才會更加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寵著,很多孩子都只會接受愛,不懂得給予。由於工作的關係清清見識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懂得如何關心他人,認為家長的關愛是理所應當,什麼事情都依賴家長,由家長代勞。母愛、親情的寬厚無私及其在幼兒成長中的決定性作用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被愛者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愛的海洋里,久而久之因麻木不仁而忘了對家人及社會的責任,終將成為令家人失望、被社會拋棄的人。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既能在充滿愛的氛圍中成長,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愛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這樣,健全人格的形成才有可能。讓愛伴隨幼兒成長,他們定將因愛而感動,為愛而行動!
如果父母沒有得到來自孩子的愛,而僅僅給予孩子大量的愛,那麼這種愛是單一的。愛是一種能力,學會愛能讓孩子更加堅強和善良,但是孩子並非天生就懂得如何去愛,他們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示範。清清認為在生活中,父母應該相互尊重,彼此接納,很好溝通,用健康的方式表達愛意。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寶寶,會更加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誠意和友情,更善於和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愛。在生活中,父母可以讓孩子分擔家庭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感謝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充滿力量的,感覺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人物,並為此不斷努力。
六、每個孩子各有各的優點,請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
這個問題好像普遍存在,做的再優秀的父母或多或少明里暗裡都會比較。很多家長都知道這樣做非常不好,但是這應該是人的天性吧?
即使很難但並不代表就一定做不到,不管別人如何炫耀自己的孩子,你如果心裡不舒服,就悄悄的在心裡酸酸得了,微笑著聽聽就好。如果連你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別人會相信他嗎?那你的孩子得多倒霉啊?別人不信任就算了,連自己的媽媽都不信,你還讓他怎麼相信自己還有優點和長處呢?人人都說孩子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你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和優勢,不要總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去作比較。儘管你的孩子不是你眼中的天才,但也要相信他不比別的孩子差就足夠了。
七、善於傾聽和溝通,這是做一個好媽媽具備的最起碼的素質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尤其是我國一些傳統封家庭,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傾聽孩子心裡話的習慣。只有家長學會如何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他需要什麼,從而給孩子針對性的關心以及幫助,這樣會讓親子間的溝通變得更加的容易。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耐心的傾聽孩子,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親子的溝通,同時還有利於促進親子間的感情。 同時家長還要注意,如果孩子在向你訴說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什麼好玩的事情時,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不耐煩的打斷孩子的話。你應該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訴說,並且使用「嗯」、「噢」、「是嗎」、「後來呢」等詞語來表示你在認真的傾聽,這樣孩子才能繼續說下去。
及時的發現孩子的異常以及所需是親子間溝通的關鍵,很多家長在傾聽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孩子的語氣的變化以及一些異常情況,從而給溝通帶來不良的影響。清清提醒家長,在學會傾聽的時候家長還要注意善於思考,注重在談話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比如發現孩子能夠獨立地講述簡短的故事時,家長應該給與適當的獎賞,這樣孩子才能能夠對自己更有自信。 而當孩子第一次能堅持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時,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做的不是指責,而是應該給與一定的稱讚。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必須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不要一味的說教、指責,對於以前的事情不能反覆的重提,因為孩子都不喜歡囉嗦的家長。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經常會採取批評的教育方式,而對原因卻不聞不問。雖然說批評是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如果頻繁使用或者是使用不當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同時還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靈性。有研究表明,犯錯誤的孩子最擔心失去父母的愛,因此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最好是從談話開始,千萬不要妄自下定論。
掌握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法對於親子間的關係而言非常的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關閉心靈的窗戶,從此拒絕與家長進行溝通,這個時候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就難上加難了。
正在為人母的媽媽們,看看這影響孩子一生的七點中,你占了幾條?如果四條以上說明還是有藥可救,如果是全部,那祝賀你,你的孩子未來一定成大器,如果一條不占,那清清告訴你,你必須去反思自己了,如果還不知道改正的話,那清清只能說一句,呵呵,以後你自己去承擔你自己種下的果實,是好是壞,是苦是甜其中滋味自己悄悄的品嘗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