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存錢、再養錢!4個用錢好觀念,打造百萬身價

@ 2017-04-19

從月薪25K開始就沒有放棄理財, 出社會將近7年的蕭尹婕, 現在成為百萬身價的小富婆。

大學念傳播, 蕭尹婕畢業後理所當然的進入電視台, 從執行製作開始做起。

不過, 從南投北上工作的她,

不僅需要在外租屋, 三餐還得自理。

月薪25, 000元已經很難在臺北生活, 蕭尹婕卻每月還能存下5, 000元。

1. 剛出社會, 每月就存5千

蕭尹婕認為, 薪水少有薪水少的過活方式。

為了省房租, 她與朋友合租一間在臺北市大同區的舊公寓, 每月租金和其他雜費大約8, 000元, 是固定的開銷。

「因為剛出社會還不懂得理財, 所以就先以存錢為主。 」

之後, 她每月會先將5, 000元存下來, 並控制其他消費在10, 000元以內, 利用記帳瞭解自己的消費流向。

社會新鮮人理財並非一定要獲利, 「更多的目的, 是培養儲蓄和理財的習慣, 先累積資金,

把經驗賺足, 再想著賺大錢。 」省錢、存錢之後, 才是「投資」。

對於節省支出, 蕭尹婕也樂在其中。

2. 挖寶式消費, 不買沒打折商品

「我喜歡找『寶』的感覺, 很有成就感, 」蕭尹婕笑著表示, 她絕對不買沒有打折的商品, 就算打了9折~85折, 她也買不下手。

所以她總是在百貨公司的花車挑折扣降到只有原價2、3成的衣服, 同樣的牌子, 往往也能找到質感還不錯的過季品。

蕭尹婕曾經買過一件OL牌子的洋裝, 穿上後, 同一天有4個人大力稱讚, 但蕭尹婕自豪地說:「只花了我499元!」

因為需要更多錢可存, 以及身上還有50萬元的學貸, 讓蕭尹婕決定轉戰收入較佳的保險業。

不過前兩個月的收入, 平均只有1萬元, 幸好靠著之前4個月存下的2萬元存款, 勉強過日。

3. 薪水成長,

投資也要跟著增加

隨著薪水逐漸增加到原本的3倍, 她投入投資帳戶的錢, 也跟著增加到每月17, 000元。 這17, 000元中, 她會投資6, 000元在投資型保單、5, 000元在年金險, 投資區域以印度、拉丁美洲、中國等新興市場為主。

兩者雖然都是投資, 但目的不同。

前者以低成本獲得高保障為主;後者則是為了日後退休做準備。 6年多下來, 兩個帳戶已經累積超過100萬元資產。

4. 投資自己, 多利用「好債」寬限期

至於學貸, 她反而不急著還。

「學貸最高利率時只有3%, 目前也才1. 6%左右, 我寧願先把錢拿來投資, 只還最低額度。 」

蕭尹婕接觸金融保險業後,

瞭解到「好債」、「壞債」的差別。

學貸、房貸都是好債,可選擇利用寬限期將資金分配,做更好的運用,也不會讓自己為了要還錢,失去生活品質。

另外,出國旅遊未必要動用現金存款。

蕭尹婕購買一張美元保單,保單每年還本約400美元,就當成她出國玩樂的部份基金,相對的也賺到保障。

她還會分配約年薪30%的比例作為學習基金,讓自己理財知識更加充足,對客戶銷售保單時更加專業,用正向循環帶來更多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