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餐飲七大變化你可能會被淘汰

@ 2017-02-14

分享了六位新銳餐飲人關於2016餐飲趨勢的觀點,本篇將繼續分享另外七位餐飲大咖的預見,希望能給廣大餐飲人帶來些許啟示!

西貝莜麵村賈國龍——趨勢無法預測,但是信心和信念是永存的

神州餐飲江湖,誰與春秋?西貝領風騷!

不管是2010年西貝花天價(對於餐飲企業的那點薄利來說)啟用特勞特定位,舌尖上的中國黃饃饃、空心掛麵的西北特色美食挖掘,還是2013年的「中國美食走進聯合國」;西貝的每一個品牌運作的動作,都堪稱經典精準。

2014年,西貝啟動了好吃戰略,「閉著眼睛吃,道道都好吃」,小而美的店面,少而精的菜單,又一次讓業界嘩然,爭相學習。黃金十年發展目標,全國100個城市1500家店,200億人民幣營業額,500億人民幣市值。

喜家德創始人高總評價西貝,「西貝不是強,人家那是太強了」;企業成功三要素品牌、管理、模式,西貝都佔了。

我們看西北一哥賈國龍(西貝創始人)如何把脈2016餐飲:

2016年西貝將開70家店。西貝開遍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的願景也不曾消減。在繼續提升好吃戰略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組織結構,打造公司賽場機制,推動精益轉型,推出天然派戰略聯盟,為提高顧客體驗持續發力。

今年是西貝黃金十年的第二年,這十年西貝不是做「菜農」,而是做「果農」;「菜農」是當年播種當年收成,馬上變現;「果農」是種下種子,施肥澆水,修剪枝杈,小果子掉下來繼續埋在地里當養料。十年方得大成,又何必在意一時。

對於2016年的餐飲行業發展賈總認為:趨勢無法預測,但是信心和信念是永存的。餐飲的發展就像江河萬古流,河道的寬窄會變化,水勢的奔流會起落,支流的出現不可避免。但是3萬億的市場規模不會縮減,外出就餐的消費習慣不會改變;人們對於好吃和天然的追求永無止境。

喜家德高德福——單品會往多功能方向走

喜家德品牌,一直被業內稱為「隱形冠軍」;創始人高德福更是低調,很少在公眾場合路面。通過這一次對餐飲業近況分析,我們也看出喜家德高總對餐飲市場的深度了解與高見。下面是高總的分析:

2015年單品蓬勃發展最好的一年,基本上做得不錯的都定型了;2016年在單品餐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整合;單品和單選是兩個概念,單選是就一個功能,比如快餐解決吃飽的問題,休閒餐解決兩個問題,就是吃飽喝社交;單品也會往多功能方面走,誰能把握住這個應該是個很好的方向。

2016年水餃品類是大發展的一年。我們做了內部的調研;因為我們停止了加盟,國內模仿喜家德這樣類似的企業有上千家做得不錯,今年勢頭不減還會在抬高。2016年喜家德會往多功能方面轉化。

2016餐飲行業拼的是內部運營能力。餐飲業有幾個至關重要的三個維度,一是運營模式,二是系統化管理,三是品牌化管理。我認為模式也不是一個更好的競爭壁壘,有了品牌管理跟不上,品牌也會消失。唯有管理跟得上,解決了客戶的滿意,才能獲得更長久;從產品角度講,複雜程度越高越需要管理能力。水餃這個品類,模仿的會越來越多,但是管理更得上會越來越少;往後這個品類拼的就是管理能力。

到2016年底,還會出現一批新的站住的和站不住的品牌;依然是三個維度方面的著力。有的品牌是在經營模式上的創新,有的品牌已經成為品類代表,有的在管理上提高;現在已經有幾個品牌在發力,要代表什麼。

三個維度最難的是管理;2016不會有明顯的企業出來,管理不是一兩年就能出來的。今年參加西貝的年會,去了才知道西貝為什麼發展的好,是團隊強;團隊管理不是強,是太強;把產品、服務打磨的非常好,這也是西貝的最大的競爭力;西貝是唯一我看到的三個維度都具備的,有模式有管理有品牌!

2016年發展不好倒下的,極有可能是品牌沒有突圍,沒有形成品類代表、或者是管理跟不上、或者開得太快跟不上的,還有用人模式、吸引人才、留人才方面做得不好的。

喜家德2016年求穩,不求速度,在開店數量上還是兩位數;主要還是在內部梳理上;很有可能在2018年時,把內部管控、模式打磨差不多才求發展。

黃記煌黃耕——2016餐飲戰國時代到來

作為單品類創造者,黃記煌2004年開創以來,開店近600家至今已經覆蓋全國全部省會城市,以及中國境外6個國家。2015年更是收購香港以及韓國倆大餐飲連鎖品牌;也拉開了餐飲帝國的序幕。

下面是黃記煌創始人黃耕黃總的分析:

從企業來講,從發展初期還沒有達到一定規模和相當的沉澱,團隊的建設還沒有穩固時,單品的戰略定位是非常關鍵的;只有產品聚焦、品類聚焦,深耕細作,堅持自己的初心才能有機會勝出,否則會越走越難。

餐飲是個不斷變革的行業,要繼承也要不斷創新。黃記煌的燜鍋講究「小燜鍋、大輝煌」,單品也要變化和創新;要根據客戶需求結合市場、結合原材料做更多的變化,做更好的營銷。

2015年北京餐飲開店數量最多,據說增加了6.8萬家門店,估計還有沒註冊的。隨著更多的人群進入,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更多活力和競爭力;也給行業造成了更大的衝擊。餐飲行業看是簡單,其實其中有很大奧妙。餐飲是個誠信的行業,包括對客戶、對員工、對原材料品質的誠信;在經營中不能堅持誠信,會走向失敗。

2016餐飲戰國時代的到來,前所未有的亂像,機遇與挑戰並從,無論新老餐飲人都要面對這個挑戰;不僅是顧客就餐選著難,關鍵餐飲是已經到了一個飽和點。希望餐飲人都要齊心協力,本著一個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去增磚添瓦的想法高度去思考,做企業;行業亂的話,單個企業也不能獨善其身。

低價競爭、低品質、噱頭式的競爭都不長遠;企業不斷做大,也帶來了更多新的課題,面對新的課題也要不斷解決和應對。

2016年黃記煌也逐漸走向了資本化運作,單一品牌走向了多品牌運作;也是黃記煌的轉折年,希望黃記煌能適應這個發展,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希望餐飲人2016年都能攜手走得更好!

外婆家吳國平——2016將是餐飲轉折年

作為快時尚餐飲代表,外婆家的客戶消費體驗模式,一度成為商超餐飲引流的必備品牌;更成為傳統餐飲業升級的表率。2016年初,外婆家「宴西湖」品牌的開創,又將給餐飲行業帶來怎樣的發展思路呢?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這樣分析2016年的餐飲:我認為2016年,將是餐飲業的轉折年。從形式到內容的轉折,從引客到留客的轉折,從口水到數據的轉折,從線上到線下的轉折,從會場到門店的轉折。

中國餐飲已經進入門店升級期!餐飲人要慢下來,要練內功,要補的課很多。

目前情況下我們也在觀望,2016年外婆家會繼續開35家店,但是在2017年估計要壓縮。

華天集團副總賈飛躍——2016餐飲回歸本質,面臨新的變革

餐飲人對華天集團的了解估計要從慶豐包子、護國寺小吃開始。這個國企背景的餐飲集團旗下20多個老字號餐飲品牌,在2013年餐飲寒冬業績斐然,2015年更是實現銷售、利潤均超過10%,納稅近2億元的成績。不得不贊一個!!!

這一業績也讓網際網路思維做餐飲的我們重新審視餐飲經營之本。

作為餐飲中華老字號代表,華天集團旗下的老字號,經歷了幾代人的不斷改進提升,可謂爐火純青經久不衰。有廣泛的大眾基礎,同時也具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老字號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底蘊,在當今主力消費群體講究品牌、品味的消費認知下,老字號更是凸顯其寶貴的文化財富。

2016年,華天集團將穩步推進品牌建設;繼續擴大連鎖經營模式。慶豐包子除了國內穩步拓展外,還將嘗試通過電子商務開拓市場,也將考慮在國外拓店。

新開創的輕快餐和休閒快餐品牌在取得良好的開局後,將爭取開新店。正餐老字號同和居、同春園等店將提升老字號文化內涵,繼續打磨產品和提高用戶體驗。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到來,華天集團在堅守和鞏固顧客至上理念的基礎上,將建設信息化企業和學習型企業,繼續推進老字號的傳承和變革;是老字號金子招牌越擦越亮,將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

對於2016年餐飲行業的趨勢,賈總認為:2016年餐飲業在回歸本質的同時,也同樣面臨著新的行業變革。

一是,基礎服務將成為餐廳吸引消費者的主導因素;消費者更加註重口味、環境、服務,這也是構成餐飲業的基本要素。

二是,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餐飲業面臨的風險壓力不斷增大;對餐飲企業加強食品安全體系建設,確保從農田到餐桌的安全風險控制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三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企業品牌營銷模式提出的挑戰。口碑評價、消費體驗分享、社交媒體宣傳、顧客互動參與度成為影響企業品牌傳播的重要因素。同時移動互聯的效率提升,也為個性化、定製化服務、延伸性服務提供了新的手段。

四是,外賣餐飲的火熱,眾籌餐飲的興起,也給商超餐飲、社區餐飲提出了發展的新課題;都值得高度關注。

金百萬鄧超——餐飲實體店空間很擠,線上空間處在風口期

2010年前的餐飲市場,金百萬就是家常菜的代名詞。直到2012年的客戶營銷的爆屏,金百萬在餐飲寒冬轉型中依然鶴立。直到2015年,金百萬又一大舉措「U味兒平台」的發布,金百萬再一次站在了餐飲變革的浪潮中。

金百萬創始人鄧超,這位跨界餐飲大咖對餐飲行業發展也獨到高矚。

作為社區餐飲代表,鄧總有話說:社區餐飲越來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消費者解決剛需基本上在社區;便捷便宜是社區發展的方向。社區餐飲有比較穩定的屬性,並且隨著餐飲O2O的模式的發展,會越來越有機會。

綜合看2016年,餐飲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餐飲業的實體店空間依然很擠,實體市場依然慘淡!線上空間處在風口期。

線下大量的創業者闖入;門店經營面臨更大的挑戰。商業綜合體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未來倒閉的企業會增多,商超餐飲首當其衝。

線上消費比例快速增加,餐飲市場正從實體空間向虛擬空間轉移;線上餐飲市場的風口期存在巨大宏利。

2016年,金百萬的發展方向依然是線上。金百萬2015年線上業績8000萬,2016年目標是2億元。成為線上餐飲第一品牌是金百萬未來的目標。

北京宴楊秀龍——依然看好中高端餐飲市場

2015年,北京宴的中國服務被國家正式列為國家級服務標準,將在全行業進行推廣。北京宴作為餐飲業的代表讓餐飲人揚眉吐氣!北京宴創始人楊秀龍,帶領北京宴從2013年的低谷期成功轉型為宴會私人訂製專家,創造的行業奇蹟足以讓餐飲人深思。下面是楊總對2016中高端餐飲趨勢的分析:

依然看好中高端餐飲市場!即使在最困難的國八條出來時,都堅持看好這塊;所以北京宴堅定的提出「從高端走向高端」;企業說到底是要夯實自己的基礎,拿出市場認可的、適合市場的產品。就像汽車品牌奧拓與奧迪,奧拓便宜越來越少,奧迪很貴滿馬路都是。

更何況現社會在發展,大眾的消費水平在升級;習大大的目標未來十年要老百姓收入翻番;大眾收入水平提高後,肯定要享受,餐飲是首選;這個趨勢是不可更改的。什麼是好,過去的好是土豪式的沒吃過的沒見過的就是好;現在的好是綜合式的體驗。

北京宴堅持走高端消費,並不是走高價位;價位是市場行為不是企業行為,到底定什麼價位市場說了算;我們包間不收包間費,吃一碗麵也歡迎;不管顧客花多少錢,顧客的體驗都是超值的。

餐飲業發展越來越趨於理性;過去靠噱頭、話題博眼球某種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最終還是要回歸餐飲本質。這樣的營銷牌已經出盡了,未來再靠話題去做企業,很難在想以前那樣得到關注;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在去提高體驗,這個應該全行業都適用。

真正靜下心來盯著市場變圍著顧客轉的企業,都沒問題。楊總三年前就提出的「不管高端中端低端盯著市場變,不管洋餐中餐便餐都圍著顧客轉」堅持下來是對的。所以呼籲廣大企業,靜下心來面向顧客,用心研究產品;只要產品給顧客帶來價值的提升,即使現在有些困難,未來也會轉好的;如果產品不能給顧客帶來價值提升,儘管現在紅火,未來也是不長久的。

顧客在市場裡是拿著鈔票當選票,用自己的雙腳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投票的過程;這個是完全放開的市場經濟,最公平的市場,一定要贏得顧客的青睞。但是市場會越來越成熟,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市場要產生巨變必須具備兩個顯著的要素,一個是人才的聚集,一個是資本的聚集;現在這兩個要素具備,海歸、碩跨界高才比比皆是,資本、基金也都湧入餐飲行業,餐飲行業的巨變就在眼前。

北京宴2014年比2013年增長50%,2015年比2014年增長24%,2016年1月份比2015年同期又增長25%。未來2016年北京宴要繼續夯實基礎,北京宴三個門店加一個老北京店;北京宴中國服務的理念是最先進的,讓中國服務在北京宴落地生根發芽;用我們的產品真正讓顧客體會到中國服務是什麼樣的體驗。另外要把中國服務的理念推廣到餐飲之外的其他行業,引起其他行業對餐飲業的尊重,同時也助力中國經濟改革。

小編寄語:

看到餐飲業當下的情況,小編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

2015年,喜的是傳統老字號品牌、中高端餐飲品牌業績回歸,以及單品品類小而美連鎖企業的持續火爆;憂的是概念餐廳、智能化升級、信息化建設、資本化道路的坎坷與慌亂,二三線城市商超餐飲的過剩開發,以及高素質人群跨界闖入餐飲之後帶來的餐飲模式創新;擺在餐飲面前的挑戰與變革是前所未有的。

一面是餐飲企業需要跳出餐飲,客觀的看清消費者的消費趨勢變化;另一面是餐飲企業必須回歸餐飲本質,圍繞用戶體驗用匠心精神認真打磨品牌。做企業就像馬拉松,在正確的方向上持之以恆才能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