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拋棄的民族:掙扎在生死邊緣 同胞相殘

@ 2016-04-24

掙扎在生死邊緣的羅興亞族是主要生活在緬甸的少數民族,被緬甸人稱為賓格力人,不承認他們是緬甸國民,而是來自孟加拉的移民者。羅興亞人在緬甸不能合法工作、接受教育、擁有產業等,極為貧窮,備受歧視與打壓。

2016年4月18日,第100屆普利茲獎公布,新聞類「公共服務獎」由美聯社記者耗時一年,以班吉納村為對象,揭露東南亞漁獵大量使用奴工的「血汗海鮮」報道獲得。同樣生活在緬甸、同樣容易被騙、同樣掙扎在生死邊緣的還有羅興亞人。羅興亞族是主要生活在緬甸的少數民族,被緬甸人稱為賓格力人,不承認他們是緬甸國民,而是來自孟加拉的移民者。圖為2012年6月16日,宗教衝突徹底摧毀了這個羅興亞女孩的家。衝突中2500多處民宅被毀。

緬甸人幾乎都是佛教徒,羅興亞族人則全是穆斯林,因此立場宗教差異鮮明,這是緬甸人不歡迎羅興亞人的原因之一。根據非正式統計,羅興亞人雖然是少數民族,但是人數近百萬人,他們很多都是住在緬甸與孟加拉的邊境。圖為2012年6月13日,為躲避宗教迫害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在偷渡到孟加拉國時被孟過邊防攔截。

緬甸政府在1982年頒布了新的《緬甸公民法》,明確地拒絕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公民,將他們列為孟加拉人。問題是,孟加拉政府也不承認羅興亞人是該國的公民,因此羅興亞人成為「沒有國籍的偷渡客」,遭到逮捕與驅逐。圖為2014年4月1日,緬甸若開邦,緬甸警察進村協助進行人口普查,普查結果不承認羅興亞人的公民地位。

緬甸移民和人口部副部長吳覺覺溫於2013年2月20日舉行的人民院會議上說,在緬甸100多個民族中,沒有羅興亞族。緬甸羅興亞人在沒有獲得政府的允許下,不能結婚與生育多過兩名孩子。據了解,不只是宗教與種族身份鮮明,主要的原因是羅興亞人有意獨立自立國家,一些激進派羅興亞人成立武裝部隊對抗緬甸政府,影響當地社會的安寧。圖為2012年10月27日,緬甸武裝警察參與強拆緬甸西部羅興亞人居民點。

也有評論指出,當年英國殖民緬甸時期,緬甸的若開族和緬族共同反殖民,但是羅興亞人卻傾向英國殖民政府,目的是希望英國允許羅興亞人成立伊斯蘭自治政府。在緬甸獨立後,羅興亞人被秋後算帳,緬甸人認定羅興亞人搞分裂主義,製造宗教紛爭。緬甸當局拯救一艘載有200名羅興亞人的船隻。

羅興亞人在緬甸不能合法工作、接受教育、擁有產業等,極為貧窮,備受歧視與打壓。2012年的種族衝突事件進一步加劇緬甸人與羅興亞人的仇恨,為了逃避迫害甚至殺害,大量羅興亞人逃離緬甸。圖為2009年2月3日,在泰國打黑工的羅興亞人收到僱主虐打。

大部分羅興亞人居住的若開邦是一個靠海的地區,與若開邦比較接近的國家是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在生活條件的考量下,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成為羅興亞人遷移的目標。圖為2009年1月7日,偷渡去印尼的羅興亞人在海上遇險獲救。

據報導,羅興亞難民船曾抵達馬來西亞水域,但是馬政府在提供糧食與燃油給他們後,將他們送回公海。圖為2015年5月,飄在海上的羅興亞人。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部分羅興亞人也開始干起了出賣同胞的勾當。羅興亞人本身成為人蛇集團代理,將同族人賣到國外當苦工。有許多羅興亞人在背後操縱人口販賣活動,已是公開的秘密。:「我感到羞恥和傷心,因為羅興亞人本身成為人蛇集團主要代理。」一名自稱為哈山的消息人士說。圖為2016年3月15日,販賣羅興亞人的蛇頭被捕受審。

「他們竟能對同族人如此殘酷,全是為了錢。」「就是他們負責處理來自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出境,在偷渡之前,乘船前往馬泰邊境森林區的轉站營。」「人蛇集團提供的木船,相信是從孟加拉的德納夫出發,該地點與緬甸的蒙都市毗鄰。」哈山透露。圖為2015年5月,在孟加拉國被捕的偷渡者,他們將面臨法庭的審批。

哈山透露,若偷渡者沒付錢,人蛇集團將對他們作出殘酷行為。他說:「沒向人蛇集團付錢的羅興亞人將被囚禁及毆打,直到他們的家人付錢為止,然後才偷渡出國。」圖為2015年5月2日,泰國警方在泰國南部一個偏遠林地里,發現了50多具移民的遺骸,隨之被發現的是一個人口販賣的集中營。這裡被埋葬的就是來自緬甸的羅興亞人。他們被人販子帶到泰國與馬來西亞交界的地方。據稱那裡是人販子的一個據點,人販子把他們困在這裡之後拋棄了他們。

這裡曾是人販子往馬來西亞偷運人口的據點。人販子把他們關進竹籠裡面,直到把他們送到馬來西亞獲得全額的人口販賣款。這些死難者大多是被餓死或者病死的,他們被困在這裡等待贖金幫他們偷渡到馬來西亞。被發現的屍體已經高度腐爛。

當這些人販子面對威脅時,迅速逃跑並拋棄了這些被困在籠子裡的人。死去的人已經高度腐爛,唯一的倖存者被送往附近醫院治療。據稱,當地約200名士兵、警察和救援隊員要花費約1個小時才能在地形複雜的林地里穿行到人販的據點。據當地警方稱,那一次人販子可能一共困住了約300人。

當地救援隊在發現屍體後把他們運走。

埋葬遇難的羅興亞穆斯林。

尤其是佛教徒居多的緬甸,長期迫害信仰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為求自保,許多羅興亞人設法籌錢,付給人蛇集團,逃往海外,形成東南亞自越戰以來最大移民潮。圖為2012年6月10日,緬甸實兌,羅興亞人與佛教徒發生衝突,大量民宅被燒毀。

羅興亞人長期受緬甸迫害,儘管在船上飽受煎熬,還是要冒著餓死、渴死的危險,逃離緬甸。但是,由於各國近幾年積極打擊跨海人蛇集團,因此人口販子時常將移民棄於海上,導致他們無法返國,其他國家也不願意伸出援手,移民者儼然成為飄在海上的孤兒。圖為2012年6月19日,試圖偷渡的羅興亞人在邊境處的河邊滯留,河上是官方邊防巡邏的船隻。

來自緬甸若開邦的19歲羅興亞少女莎拉姆表示,幾天前,船長接到電話後便乘著快艇,揚長而去,離去之際還破壞船的引擎。她說:「假如我知道渡海如此可怕,我寧願死在緬甸。」莎拉姆啜泣訴說:「船上沒有糧食沒有水,大夥情緒暴躁、爭鬥不休,孟加拉國人認為船長是羅興亞人,所以拿棍棒和刀子攻擊我們,我的哥哥在鬥毆中喪命,屍體被丟入海中。」圖為漂流海上、淪為難民的羅興亞人。

印度尼西亞當局曾在鄰近海域打擊人口販子,但是人道救援組織指出,打擊舉動促使人口販運集團放棄船隻,並留下移民者自生自滅。另一名19歲倖存者伊斯拉姆也說,由於船長棄船,數十人死於飢餓或鬥毆。他表示,一名男子至村裡問有沒有人要搭船至馬來西亞,殊不知擠上又窄又熱的船之後,船長暴力以待,並要求每人再繳一筆錢。伊斯拉姆說:「我們要求喝水時,船長便用纜繩鞭打我們,完全無力招架。」圖為2015年5月,在海上漂流的羅興亞人獲救,分配食物和水。

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僅2013至2015年,就要超過12萬名羅興亞人搭船離開緬甸、逃往其它國家。但周遭國家卻選擇漠視,深怕大批貧窮、未受教育的移民者蜂擁而入,不願意對他們伸出援手,移民進退兩難。圖為2011年8月19日,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從事最原始的海上捕魚。

羅興亞人定居緬甸已經好幾世代,人口約130萬,但仍被視為來自孟加拉國的非法移民。緬甸官方聲明曾指出,因為羅興亞人拒絕承認自己是緬甸公民,因此緬甸政府不會允許這些非法移民回國。緬甸新聞部長耶塔曾說:「大部分人口販運受害者都說他們來自緬甸,但除非可以辨認身份,否則無法確認難民來自緬甸。」圖為2010年3月7日,災難民營勉強求生的羅興亞人母子。

據說,一艘在印尼岸外漂流的偷渡船在靠岸前就曾發生血腥毆鬥,船上的羅興亞人和孟加拉人以刀斧、鐵棍互相攻擊,造成至少100人死在海上。出事的偷渡船當時已被船員遺棄,船上數百人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最終因糧水問題而大打出手。

偷渡到馬來西亞的羅興亞人表示,他們常集合整村積蓄,換取一個青年離鄉的機會。然而,偷渡集團收取的船費,從7年前200萬緬元(約11200元人民幣)漲至現在的1800萬緬元(約10萬人民幣幣),給不出船費還會遭毒打。2015年5月15日,剛剛通過偷渡抵達印尼的羅興亞人。

在非法難民營中,偷渡客每日只有一餐,每周只能到河流中洗澡一次,會在那裡渡過長達3至6個月時期。中介人如果收不到中介費,就會毒打男性偷渡客,女性偷渡客則會面對被輪姦的下場。圖為2014年4月24日,流離失所的羅興亞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2013年5月15日,流離失所的羅興亞人躲在一處破敗的清真寺中。

2015年5月,偷渡到印尼亞齊的羅興亞人。

2015年5月15日,在印尼亞齊獲救的羅興亞難民,身體狀況堪憂。

2015年5月19日,抵達印尼的羅興亞難民參加吃餅比賽。

2015年5月,難民營中,一名男子拿著失蹤兒子的照片。他的兒子被騙走綁架,並要求支付贖金。

2015年6月4日,難民營中沒有供水,下雨時羅興亞人接雨水飲用。


相关文章